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東華理工大學2021年專業介紹)
核科學與工程學院
一、基本情況
2001年,東華理工大學在核技術及應用學科建設基礎上,開設了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是我國核專業招生較早的高校之一。2005年學校成立了核工程技術學院,2016年為進一步推進人才培養綜合改革,突出特色,凝練方向,重新組建了核科學與工程學院。目前,學院設有核工程與核技術系、輻射防護與核安全系和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系三個教學系和核工程技術實驗實習中心,并設有核燃料與核化工研究所、粒子與核技術研究所、輻射防護與工程研究中心三個科研機構。核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東華理工大學集核學科專業于一體的特色品牌學院,也是我國核燃料循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學院開設了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三個本科專業。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通過了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特色專業,入選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獲批第二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是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江西省一流專業。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是江西省一流專業、入選江西省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計劃;輻射防護與核安全是國防緊缺專業。核科學與技術是一級學科示范性碩士點和江西省高水平學科,在核能科學與工程、核燃料循環與材料、核技術及應用、輻射防護及環境保護等四個二級學科方向招收和培養研究生,核科學與技術學科下的核技術及應用、核燃料循環與材料、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核安全與核應急技術、放射化學5個學科方向被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遴選為“十三五”國防特色學科。學院擁有教育部核技術應用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核工程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江西省核輻射探測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院教學科研實力雄厚,主持承擔了國家863計劃、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含重點項目)、國防基礎科研、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技術項目、高放廢物處置庫選址項目、江西省自然科學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撐計劃、核電技術服務等一系列重要科研項目。目前擁有“核能安全與輻射監測技術及儀器”、“核化學與核燃料技術”2個江西省優勢科技創新團隊,“核能與核技術創新教學”江西省教學科研團隊,首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作為主要成員參與了教育部核工程類教學指導委員會核工程類專業指導性規范的制定以及工程認證專業補充標準的制定。近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江西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等獎項10余項。
二、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員工67人,專任教師56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48人,在讀博士6人。師資結構合理,學科帶頭人引領核學科專業的建設與發展,中青年博士在核學科專業領域成績顯著。學院現有國務院政府津貼獲得者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教育部核工程類教指委委員1人,國防科技工業科學技術委員會核領域專業組成員1人,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專家1人,國際工程教育認證骨干專家1人,江西省科技協會常委1人,江西省贛鄱人才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4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井岡之星青年科學家2人,江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4人。
三、人才培養
學院按照核工程類專業國際工程教育認證的質量標準和要求,培養數理基礎扎實、具有國際視野的交流與溝通、多學科交叉滲透、能解決復雜工程技術問題的應用型創新型高素質核專業人才。除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和學校優秀學生獎學金外,學院還設有“核學科專業獎學金”激勵學子刻苦學習。近五年畢業生多人考取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雙一流”高校院所研究生繼續深造,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達90%以上。畢業生優秀的專業素養所形成的良好口碑,使他們成為核工業系統的技術與管理骨干。
四、專業介紹
1.核工程類(含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第一批次(重點)本科招生】
師資情況:專業現有專任教師3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6人,博士與在讀博士36人,擁有“贛鄱英才555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江西省高校教學名師1人。江西省井岡之星青年科學家培養對象2人,江西省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另聘請清華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蘭州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兼職教授多人,“核能安全與輻射監測技術及儀器創新團隊”入選江西省科技廳優勢科技創新團隊,同時入選首屆“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專業特色:東華理工大學核工程類專業在《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9-2020)》中的排名同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并列全國第3。其包含核工程與核技術、輻射防護與核安全2個專業方向,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是國家一流專業、國家特色專業、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江西省一流專業,2019年通過了國際工程教育認證,2020年獲批第二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輻射防護與核安全專業是國防緊缺專業,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優勢,與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共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資源。“工業CT虛擬仿真實驗項目”獲國家級首批虛擬仿真實驗“金課”,“核技術應用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資源開發與應用”入選教育部“2018年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核輻射測量原理”、“核能與工程技術概論”、“原子核物理”、“核電子學與核儀器”、“核反應堆安全”等專業課程為江西省精品視頻課程或一流課程。近年主持省教改項目10余項,其中省教改重點項目7項,專業教學改革成果獲江西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4 項,二等獎2項。專業教師主持科技部重大儀器專項、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
專業優勢:專業所在的核科學與技術學科是江西省示范性碩士點和高水平學科,“十三五”期間核科學與技術學科下的核技術及應用、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核安全與核應急技術等方向獲批國家國防科工局國防特色學科。專業共享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核技術應用工程研究中心等7個國家與省部級實驗室(中心),擁有江西省核工程技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心下轄10余個功能實驗室;擁有功能完善的專業實習就業基地20余個。
就業前景:核能將成為中國未來能源的綠色支柱與主流方向,核工程類專業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近年,考研錄取率超33%。畢業生多人考取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四川大學、蘭州大學、西南物理研究院、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985、211高校院所繼續讀研深造,學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很多畢業生已成為核工業系統的技術與管理骨干。
(1)082201 核工程與核技術
畢業生可在核電工程、國防軍工、醫療衛生、環保檢測、工礦企業、核儀器公司等單位從事研究、規劃、設計、施工、核電廠運行管理及設備制造、研發、技術咨詢等工作。畢業生近年多人考取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四川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蘭州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華北電力大學等985、211高校繼續讀研深造,學生的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
(2)082202 輻射防護與核安全
畢業生能在核電站、檢測機構、環境保護部門、核工業相關的工礦企業、研究院所、醫院放療部門、核儀器設備研發及制造企事業和高等學校等從事核電廠核安全評價與監督、輻射防護、核設施退役環境治理、輻射環境監測與評價、核儀器設計與技術開發和管理等工作。也可繼續深造,攻讀核科學與技術、能源動力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近年來,該專業的一次就業率在90%以上。
2.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第一批次(重點)本科招生】
核化工與核燃料專業是具有國防特色背景、適應清潔能源迫切需求的新增專業,是國家新興發展戰略產業所需專業,是國家和行業發展的緊缺專業。
師資隊伍:專業現有專任教師18人,碩士研究生導師12名,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1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7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1人;江西省青年井岡學者1人,有6人曾作為國家公派訪問學者在國外一流大學研修,4人曾在國內著名高校交流研修。
專業特色: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專業是適應清潔能源迫切需求、具有國防背景特色的專業;秉承以“化工”為血液,以“核”為心臟,以“工程實踐”為血管的專業特色,以“卓越工程師”計劃為推動力,圍繞核燃料轉化、濃縮、核燃料元件生產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與處置設置課程,培養具有堅實的化學、化工、核化工和核材料理論基礎、熟練的實驗與專業技能、具有良好工程基礎的專業人員,適應國家核燃料循環體系及化學化工領域經濟建設需要的國際人才。“核輻射測量原理”、“核能與工程技術概論”、“原子核物理”等專業課程為江西省精品視頻課程。
專業優勢:專業所在的核科學與技術學科是江西省示范性碩士點和高水平學科。“十三五”期間核科學與技術學科所屬的核燃料循環與材料、放射化學方向獲批國防特色學科,核化工與核燃料是江西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專業共享放射性地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等7個國家與省部級實驗室(中心),建有核工程技術江西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核燃料與核化工研究所,下轄10余個功能實驗室;擁有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國家核安保技術中心、中核天山鈾業有限公司等功能完善的產、學、研基地8個。專業緊盯核燃料循環全產業鏈中的前端和后端兩個環節,就鈾及伴生資源綜合開發、放射性環境治理、乏燃料后處理、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等多領域開展相關的基礎科學及應用科學研究,承擔并完成與“核”相關的含國家自然基金、核能開發、退役治理、國防基礎科研、中核自主研發項目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
就業前景: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專業畢業生既適應在核電站、核能研究院和設計院、核試驗基地及環保等相關領域工作,也可在民用材料、化學工程與工藝、資源環境科學與工程、能源工業、化學制藥等專業領域從事生產、規劃、設計、管理、教育和研究開發工作。近三年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高于90%。本科生考研年均報考超60%,錄取率超55%。畢業生在用人單位積累了良好的口碑,大部分成為了單位的技術與管理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