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學院(東華理工大學2021年專業介紹)
軟件學院
一、基本情況
軟件學院是為適應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以及軟件產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要,于2002年創辦的江西省第一批省級示范型軟件學院之一,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聯盟成員。學院現有軟件工程、軟件工程(中外合作)、網絡工程、物聯網工程、數字媒體技術等5個本科專業。其中軟件工程專業2011年獲批教育部批準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2013年獲批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擁有江西省放射性地學大數據技術工程實驗室科研平臺,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3400多人。
學院自建院以來,堅持“專業締造品質,軟件創造價值”的辦學理念,以“雙語為特色、軟件為優勢、創新為動力、改革求發展”為辦學宗旨,在教學體系、培養模式、國際合作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大膽的改革嘗試與探索,實現了從單一人才培養模式向多元化、層次化、個性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轉型,工程應用型軟件開發與服務人才培養模式已被省內外兄弟學院所認可與肯定。
二、師資隊伍
學院按國家示范型軟件學院師資結構要求進行專業師資配置,現有師資各類師資155人,含固定師資85人,國際師資30人,企業師資40人。期中,固定師資中具有博士和碩士80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骨干教師各1人。師資學源、職稱、專業結構合理,力量雄厚,能較好地滿足學院各專業人才培養要求。
三、人才培養
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院最重要的工作,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培養,充分發揮國內外合作高校、企業的人力和資源優勢,強化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規范學生的國際化軟件生產流程,增強學生在軟件分析、設計、實現及維護等方面的解決能力及在信息系統開發、嵌入式系統與軟件開發、電子商務應用軟件開發、軟件服務外包等領域的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學院各專業畢業生綜合素質良好,除繼續攻讀碩士學位外,IT信息技術領域從業比例高達70%,大部分同學在國內著名的IT企業就業。
四、專業介紹
1.軟件工程
師資情況:本專業具有一支數量穩定、學緣及年齡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目前,本專業校內外師資合計80人。其中,校內固定師資42人,外籍師資8人,企業師資30人。校內師資中,具有“江西省骨干教師”稱號2人,高級職稱教師20人,具有博士學歷教師25人。另外,本專業具有軟件行業背景的“雙師型”教師有63人。
專業特色:自2002年成立以來,軟件工程專業始終堅持建設江西、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辦學目的,在不斷擴大規模的同時,積極提升人才培養質量,逐步形成了校企深度融合辦學支撐“2.5+0.5+1”人才培養模式、長期穩定的外籍雙語師資助推雙語教學持續有效開展、專業教育和行業認證相結合拓展學生專業學習深度的辦學特色。
目前本專業設置了移動應用軟件開發、Java Web應用軟件開發、大數據應用軟件開發、Web前端應用開發等四個專業方向,很好的契合了IT市場對軟件人才的需求。其中專業學位課程為:大學英語(Ⅱ)、高等數學(Ⅰ)、C語言程序設計、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與算法、關系數據庫原理、軟件工程導論、軟件設計與體系結構等課程;移動應用軟件開發方向核心課程為:移動Web開發技術、移動開發基礎編程、分布式系統與云計算、移動開發高級編程、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移動互聯網游戲開發基礎等課程;Java Web應用軟件開發方向核心課程為:Java Web基礎編程、Web前端高級編程、Java Web高級編程、高級架構編程、分布式系統與云計算、分布式數據庫技術等課程;大數據應用軟件開發方向核心課程為:大數據基礎框架技術、分布式數據庫技術、Scala程序設計、Java web高級編程、數據可視化技術、數據挖掘與商務智能等課程;Web前端應用軟件開發方向核心課程為:Java Web基礎編程、Web前端高級編程、Web前端框架技術、Node.js程序設計、移動Web開發技術、移動互聯網應用開發等課程。
專業優勢:為了更好的適應IT行業對軟件人才的需求變化,本專業積極調整專業學習方向,目前本專業設置了移動應用軟件開發、Java Web應用軟件開發、大數據應用軟件開發、Web前端應用開發等四個專業方向,很好的契合了IT市場對軟件人才的需求。本專業還通過多層次、多環節的專業實踐、創新能力培訓及科學研究基本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動手能力和較好的創新意識,使得本專業培養的學生具備從事高質量應用軟件產品分析、設計、開發、測試以及編制軟件工程項目文檔等方面工作的能力,同時也可以為學生考研及出國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本專業具有各類專業實驗室40多個,且和30多家國內外知名IT企業合作,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就業實習實訓基地,為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另外,本專業于2013年獲批國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目前江西省僅有兩所高校的軟件工程專業獲批此項計劃。
就業前景:軟件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靈魂。“十二五”以來,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持續快速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引領作用日益增強。“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中也明確將進一步促進軟件和信息技術產業更快更好的發展。另外,根據多家信息咨詢公司的數據分析,近五年軟件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始終排名前三位。因此,軟件行業仍然是未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軟件人才的需求量仍然非常大,就業前景良好。
2.網絡工程
師資情況:本專業目前有一支具備較高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而且年齡、職稱和專業結構合理。現有校內專任教師15人,大多數老師具有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另有企業師資10余名,外籍師資數名。
專業特色:本專業培養具有愛國敬業精神和良好綜合素質、系統扎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較好創新精神和獲取新知識能力,適應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創新型網絡工程專業高級應用人才。目前本專業主要設置了網絡規劃與設計、網絡安全與管理、網絡軟件開發等三個專業方向。本專業的學生在本科四年通過對計算機、通信和網絡等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能夠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和通信網技術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能夠掌握各類網絡系統的組網、規劃、設計、評價的理論、方法與技術,能夠獲得計算機軟硬件和網絡與通信系統的設計、開發及應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實踐訓練,特別是能獲得較大型網絡工程開發的初步訓練,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網絡工程方面的實際問題,同時具備進一步學習網絡工程領域新理論、新技術的能力以及在網絡工程相關領域進行初步創新的能力。專業基礎主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計算機通信與網絡;專業核心主要課程:高級路由與交換技術、TCP/IP協議、網絡編程技術(C++)、計算機網絡安全、網絡服務器配置與管理;專業實踐主要課程:網絡交換與路由綜合實訓、計算機網絡安全課程設計、網絡規劃與實施綜合實訓。
專業優勢:近年來,結合網絡工程專業學科現狀,采取學校與名企深度合作進行人才培養、理論及實踐教學體系改革、建設專業素質過硬的應用型師資隊伍等一系列改革創新措施,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和完善,本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本專業畢業生專業基礎知識系統扎實、應用創新能力強的辦學優勢,深受用人單位好評。
就業前景:從目前我國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情況來看,國家和社會上的各行各業對網絡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網絡工程師具有廣闊的就業前景。本專業畢業生能夠在各級政府部門以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計算機網絡系統規劃與設計、計算機網絡管理、計算機網絡安全、網絡編程與應用軟件開發等工作。近年來畢業生的對口就業率達到95%以上,就業質量穩步上升,亦有一些有志深造的畢業生進入985/211高校攻讀相關專業碩士研究生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