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與旅游學院(鄭州師范學院2020年招生簡介)
地理與旅游學院
學院簡介
地理與旅游學院現有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2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1人,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市級獎勵4項,碩士生導師4人。學院下設4個系,另有實驗教學中心、實踐教學管理中心和地理環境仿真研究中心。全院教師教書育人,并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先后承擔省級教學改革項目十余項,榮獲“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世界地理》課程獲得首批“河南省一流本科課程”認定。近年來,在學科專業競賽中獲得SuperMap杯全國高校GIS大賽三維建模組一等獎、全國高校地理師范生教學技能大賽特等獎等多項榮譽。經過多年的發展,擁有完善的現代化教學設備和試驗設施,中外藏書近3萬冊,專業期刊20余種。
現有地理科學(師范類)、地理信息科學、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和旅游管理四個專業,建有鄭州市地理環境仿真重點實驗室、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實驗室、空間數據處理與應用實驗室,擁有地球科學實驗室(天文臺和天象館)、自然地理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氣象觀測站以及省內外多個實習基地。學院依托學科專業和技術優勢,凝聚科研團隊,注重科研成果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學轉化。近幾年,學院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省廳級項目32項;科研經費總額800多萬元;在各類刊物上發表論文百余篇,多次獲得省部級以上獎勵。
學院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不斷優化育人環境,以教育好、管理好、服務好廣大學生為理念;以黨建、團建促進院風、學風建設;嚴格學生管理,確保安全穩定,努力做好資困助學、評獎評優、就業創業指導等工作。依托學院建立了“天文愛好者協會”、“環境保護者協會”、“旅游愛好者協會”三個校級學生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 地理科學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現代地理科學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具備從事中學地理教育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地圖學、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氣象學與氣候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水文學、地貌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城市地理學、世界地理、中國地理、河南地理、地理信息系統、計量地理學、中學地理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等課程。
就業方向:中學地理教師,區域規劃、制圖、地理信息系統管理與應用等方面的工作。
(師范類,本科,學制四年,理學學士學位)
● 地理信息科學
培養目標:地理信息科學專業培養具備地理信息科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熟練掌握計算機、地圖制圖、遙感圖像處理、衛星導航定位、空間分析與建模等技術;能夠應用計算機編程語言或國內外地理信息系統軟件,實現地理信息的獲取、處理、管理、分析與應用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圖形學、測量學、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地理信息系統應用、遙感圖像處理、衛星導航定位原理與應用、地理空間分析建模等。
就業方向:能夠在基礎測繪、城市規劃建設、國土資源調查與管理、環境保護等相關企事業單位或部門,從事地理信息數據處理、系統開發、行業應用或管理等工作。
(非師范類,本科,學制四年,理學學士學位)
● 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
培養目標: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具有健全人格、理想信念、社會責任感,具有良好的科學與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掌握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領域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開展科學研究能力,學以致用,適應未來職業和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專業主干課程:資源科學概論、全球環境變化、環境化學與環境監測、環境科學概論、植物地理學、氣象與氣候學、地質學基礎、GIS理論與應用等。
就業方向:能夠在自然資源管理、再生資源利用、環境保護等企事業單位或政府部門從事自然地理過程、環境變化研究與資源管理、環境保護等的工作。
(非師范類,本科,學制四年,理學學士學位)
● 旅游管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采取“以能力培養為主線,加強基礎,強化應用,注重實踐”的“2+1”人才培養模式,突出學生的實際業務操作技能、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能力和英語口語溝通能力。通過學習與實踐,使學生系統掌握現代旅游企業經營與管理、旅游接待與服務有關的知識與技能,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管理能力、精通導游業務、適應我國旅游業和酒店業發展的專業人才。
專業主干課: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旅游學概論、旅游管理學、中國旅游地理、導游業務、旅游政策與法規、河南旅游基礎、酒店管理概論、酒店服務學、旅游心理學、餐務管理、酒店財務管理、前廳與客房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旅游英語口語、酒店營銷學。
就業方向: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咨詢公司、旅游規劃機構、主題公園的經營管理和企業管理等工作。
(非師范類,??疲瑢W制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