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學院(齊魯師范學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專業介紹)
體育學院
齊魯師范學院體育學院成立于1998年,經教育部批準同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始招生。體育學院現有3個本科專業和2個??茖I,本科專業分別為體育教育、舞蹈學(體育舞蹈、健美操方向)、休閑體育,??茖I分別為社會體育、體育運營與管理,在校生750余人。體育學院現有教師45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人,在讀博士3人,碩士學位教師35人。設有6個教研室分別是公共體育教研室、球類教研室、田徑教研室、體操與武術教研室、理論教研室、健美操與體育舞蹈教研室。
多年來體育學院已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一是堅持“立德樹人”的總目標,培養有社會服務意識的優秀體育人才。二是以教學促訓練,以訓練促比賽,實行教考分離,促進學生技能水平全面提高,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成長成才為最終目標”的教育教學理念。
體育學院2013年6月與山東體育學院簽訂聯合培養研究生協議;2015年體育學院被國家體育總局確定為“體育行業國家職業資格培訓基地”;2017年4月成立戶外教育研究所;2017年11月成立武術教育研究中心;與10余所中小學和多個企業合作共建了專業實習實踐基地。學院為山東省培養了大批體育人才,特別是中小學體育教師、體育運動教練員等,為發展山東體育教育事業起了積極作用。學生競賽成績優秀,多次在國際級、國家級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2017年代表中國大學生赴美國參加世界大學生啦啦操比賽。
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齊全,建有綜合體育館、戶外拓展基地、健身房、乒乓球室、田徑場、籃球場、健美操場地、藝術體操場地等,能夠滿足學生上課及課余訓練需要。
本科專業:體育教育(師范類)
培養目標:面向山東省基礎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教師職業道德與教育情懷、較扎實的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基礎,掌握中(?。W生身心發展規律,具備良好的學科素養、熟練的教育教學技能以及較強的綜合育人能力和一定的教育教學研究能力,能在中小學與體育領域從事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運動訓練和競賽、體育組織與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高級專業人才。
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核心課程:體育教學論、體育心理學、體育史、運動訓練學、籃球、排球、足球、田徑、體操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
就業方向:從事學校體育與健康的教學、訓練、競賽工作,并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學校體育管理工作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
本科專業:休閑體育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系統掌握休閑體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運動技能,能從事休閑體育教學、指導與服務;休閑體育產業市場開發、經營與管理;休閑體育產品策劃、設計與組織;休閑體育旅游等工作的應用型體育人才。
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核心課程:休閑體育經營與管理、體育社會學、體育管理學、體育科研方法、籃球、排球、足球、網球等。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教學見習、教育實習、畢業論文寫作等。
就業方向:休閑體育相關企業、政府或公益機構、休閑體育事業機構(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本科專業:舞蹈學(健美操方向)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基礎理論扎實,專業技能優異,富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系統掌握舞蹈學(健美操方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能在各級各類表演團體、學校、健身俱樂部等崗位從事體育與藝術表演、教學訓練、組織與編導、健身健康指導及創業經營開發等工作,適應區域經濟社會藝術與體育發展需求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體育舞蹈、健美操、啦啦操、藝術體操等
就業方向:社會文藝團體、企事業單位的工會、藝術研究及管理部門,高、中等專業學校等。
專科專業:社會體育(校企合作,武術方向)
培養目標: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掌握社會體育(武術方向)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及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從事武術運動的組織管理、訓練競賽、經營開發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武術、太極拳、散打、民族傳統體育、社會體育學、體育管理學、體育概論公共關系學、體育產業經濟學、體育休閑 、健美運動等。
就業方向:武術館校、體育培訓機構、傳統健身機構武術教練員、社會體育武術方向體育指導員、中小學體育武術教師、各級體校教學管理人員。
??茖I:體育運營與管理
培養目標: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掌握體育運營與管理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方法與技能,能在體育運營與管理領域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服務、組織管理、咨詢指導等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核心課程及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體育管理學、體育場地經營與管理 、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休閑體育概論、體育活動策劃與組織、體育保健學 、體育競賽學等。
就業方向:在職業和非職業體育俱樂部、體育經紀公司、專業體育場館,從事體育經營(經紀)管理以及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體育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