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民族大學2016年學院及專業介紹(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
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設有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數字媒體技術和數字媒體藝術四個本科專業;擁有教育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已經在教育學原理、教育技術學、課程與教學論、職業技術教育學、教育心理學等方向招收和培養學術型碩士研究生。教育學一級學科為甘肅省重點培育學科,建成民族文化數字化傳承與創作教育部視頻公開課,擁有民族語言文化與教育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甘肅省數字傳媒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應用心理學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中央高校青年教師創新團隊、甘南州碌曲縣學科建設田野調研基地等學科發展平臺。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4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職稱26人,博士、碩士及以上學歷教師42人。學院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已經建成教育技術學、應用心理學、數字媒體藝術3個專業實驗室。實驗室面積1300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近千余臺(件)。已建成的實踐基地為學生教育實習、社會調查、影視動畫創作、教育軟件開發、影視專題片攝制、影視后期特效制作等實踐教學提供保障。由學生自己創意、組織、實施的大學生DV影像嘉年華、大學生心理文化月等特色項目均連續舉辦了九屆,贏得了校內外的關注。學生作品在全國廣告藝術大賽、甘肅省“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大賽、甘肅省專業動畫短片比賽等活動中多次獲獎。
咨詢電話:0931-4512102
教育技術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質﹑扎實的教育技術學科知識和較強的應用能力,能在各級各類學校﹑企業事業單位以及各級電教館等機構從事教學系統與教學資源的設計﹑開發﹑應用﹑管理﹑評價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復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C語言程序設計、多媒體技術與應用、數據庫技術基礎、教育技術學導論、影視節目剪輯、教學系統設計、網頁設計、電視節目制作與編導、網絡編程技術、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學習科學與技術、信息技術教學法、教育技術學研究方法、攝影藝術、電視攝像藝術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應用心理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心理學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溝通技能和創業技能,能在教育培訓、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心理教育與咨詢、醫療衛生、公檢法、軍事等領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心理咨詢、專業人才測評、人力資源開發和管理、社會服務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普通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計學、社會心理學、心理測量學、教育心理學、生理心理學、心理學史、人格心理學、管理心理學、心理學研究方法、認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心理咨詢與治療、犯罪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測評、經濟心理學、營銷心理學、SPSS應用、生涯心理輔導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理學學士
數字媒體技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具備數字媒體創意和開發能力的專門人才。通過專業培養使學生具備交互式多媒體產品開發、虛擬現實系統開發與設計、影視后期創作、UI設計、數字媒體設計與制作等基本技能。
主要課程:數字媒體技術導論、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高級語言程序設計、虛擬現實應用、虛擬現實制作與開發、美術基礎、攝影藝術、電視攝像藝術、二維動畫制作技術、三維動畫制作技術、數據庫原理與應用、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影視后期合成、數字音頻創作、網頁設計、增強現實技術導論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信息與通信領域的基礎理論與方法,具備數字媒體制作、傳輸與處理的專業知識技能,并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字通信技術領域、傳統的廣播、電視、電影領域,以及電腦動畫、虛擬現實等新一代的數字傳播媒體領域、專業設計機構、教育機構、研究單位從事數字媒體方面的設計、教學、研究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藝術設計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數字信號處理技術、數字圖像處理、網頁設計、多媒體信息處理與傳播、動畫原理與網絡游戲設計、視頻特技與非線性編輯、虛擬現實、藝術設計概論、設計美學等。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藝術學學士
體育學院
體育學院現設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本科專業,擁有民族傳統體育學碩士專業,民族傳統體育為國家民委重點學科。現有在校本科生511人,研究生23人。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5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 人;有國際級裁判1人、亞洲級裁判1人、國家級裁判6人、運動健將2人。近年來,學院教師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30余篇、在省級期刊上發表論文近400篇、出版專著30多部;承擔國家級課題1項,省部級課題13項,校級課題15項。田徑、武術、排球和體育保健課為校級精品課程。
學院設有籃足、綜合球類、田徑、體操武術、理論、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民族傳統體育等七個教研室;配備國家體育總局亞高原重點實驗室——西北民族大學分實驗室、運動解剖生理、體育保健實驗室和兩個大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室。擁有各類具有國內領先水準的體育場館和運動設施,能充分滿足教學、訓練競賽和課外活動的需要;已數次成功承辦了全國及甘肅省的不同級別體育賽事。同時,榆中校區已被甘肅省體育局授予“甘肅省亞高原訓練基地”、被大學生體育協會田徑協會授予大學生田徑高原訓練基地。
近年來,校運動隊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屢創佳績。2014年參加在慶陽舉辦的甘肅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共獲得4個一等獎、17個二等獎、11個三等獎;2015年學校派出了290多人的代表團隊參加了甘肅省第三屆大學生運動會,獲得3金7銀14銅,團體總分第七,并獲得“校長杯”暨學校體育工作優秀校領導獎。學院還參與承辦多項全國及甘肅省體育賽事, 2010年5月李寧全國大學生足球聯賽;2011年5月全省大專院校、中學生田徑錦標賽暨全國高原四省田徑對抗選拔賽;2012年5月“團結杯”委屬院校籃球比賽;2013年3月“特步杯”中國大學生足球聯賽(甘肅賽區);2013年7月“中國移動通信杯”第十三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等。學院數次被國家民委、國家體育總局、甘肅省民委、甘肅省體育局授予體育工作模范集體。
咨詢電話:0931-4512076 4512938
體育教育專業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現代教育與體育教育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適應多元化社會需求的發展趨勢,具有豐富的人文教育與科學教育知識以及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夠勝任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訓練和競賽工作,能夠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及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體育教育人才,并為教育碩士研究生教育提供優質生源。
主要課程:主要課程:教育學、教育心理學、學校體育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訓練學、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體育統計學、運動項目理論與實踐。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主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適應多元化社會需求的發展趨勢,具有良好的社會體育素養以及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既能從事社會體育康復與保健、健身咨詢、技術指導,又能在社會體育活動中有效的從事經營、策劃、組織與管理工作,還能適應中學體育衛生教育與教學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社會體育概論、體育俱樂部管理、體育管理導論、社區體育導論、體育經濟學、健康評價與運動處方、體質測量與評價、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統計學、體育科學研究方法、運動項目理論與實踐。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教育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