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法學院(廣西師范學院2017年普通本專科專業介紹)
政法學院
一、政法學院概況
政法學院設置歷史學(師范)、社會工作、法學3個全日制本科專業,開辦社會學一級學科、宗教學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2個,社會工作碩士、法律碩士、學科教學(歷史)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碩士點3個。其中,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是廣西高校唯一的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被列為廣西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學位點。政法學院學科專業秉承“明德辯法,慎思篤行”的院訓,為地方基礎教育、社會治理與法治社會建設培養了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專業介紹
(一)歷史學專業(本科四年,授歷史學學士學位,師范專業)
歷史學專業于2007年招收首批本科生,2014年設立專業碩士學位點。近十年來,累計為各級各類學校、政府機關、社會機構等培養和輸送優秀畢業生300多人,其中多數已成為各地骨干教師,也不乏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者或政府機關干部。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歷史學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研究方法,具備歷史教育教學技能、基礎教育改革新的課程理念和現代歷史教育技術,適應基礎教育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能兼備的歷史學應用型人才。
1. 就業方向
畢業生主要在中等學校擔任歷史課教師,或者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社會團體從事宣傳、文檔編校及旅游文化開發與管理等工作。
3.專業特色
堅持“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原則,畢業生歷史學基礎知識扎實,人文素養較高,知識貫通性強。同時,畢業生掌握中學歷史教學的基本技能,知識運用性較強。本專業以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為抓手,統籌推進本科專業綜合改革,進一步優化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學“三位一體”的協同教師培養機制,推進卓越教師培養課程體系改革,拓展卓越教師培養實習實踐平臺,深化卓越教師培養國際協作交流,推進應用型人才培養試點工作。通過與南寧市第二中學、南寧市第三中學、南寧市第三十七中學、南寧市第十八中學、南寧市沛鴻中學等學校合作,開發歷史學科基地課程,培養新型教育引領人才。
(二)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四年,授法學學士學位,非師范專業)
本專業2000年開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設立專業學位碩士點,同時擁有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1個,包括民族社會學、中國社會思想與社會結構、社區管理與發展三個研究方向。擁有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1個,包括社區管理與發展、社會工作理論和方法、社會工作實務三個研究方向。其中,社會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是廣西新增博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支撐學科。十余年來,累計為各級政府機關、社會機構、各類學校等培養優秀畢業生600多人,其中多數已成為各單位的骨干,也不乏各級各類學校的管理者或政府機關干部。
1.培養目標
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樹立社會工作價值觀,掌握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較高的社會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司法、公安、計劃生育部門,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就業方向
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司法、公安、計劃生育部門,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
3.專業特色
以社會服務項目為驅動,促進廣西社會工作專業化、本土化發展,有效將理論學習和實務能力的提升緊密結合起來;強化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學校社會工作專業實訓室資源,提升學生實踐能力;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建立區內外重點教學實踐基地和聯合培養基地,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
(三)法學專業(本科四年,授法學學士學位,非師范專業)
1.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符合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具備系統的法學專業基礎知識和扎實的實務技能,具有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獨立人格、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
2.就業方向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行政機關、立法機關、仲裁機構、法律服務機構以及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從事法律實務和法律教育工作。
3.專業特色
本專業除開設法理學、中國法制史、憲法學、刑法學、民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刑事訴訟法、民事訴訟法、經濟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國際法等法學主干課程外,還設置了司法實務、教育法學、旅游法學及鄉村基層社會治理等不同主修方向;除了夯實基礎理論知識之外,還著重提高運用法律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設置民事案例演習、刑事案例演習和行政案例演習等實踐課程,運用真實案件提高學生今后從事法官、檢察官、律師等不同法律職業所要掌握的專業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