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海洋大學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專業介紹
農學專業
所屬學科具有作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具有農學碩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作物遺傳育種為廣東省第七、八輪重點扶持學科,具有廣東省熱帶作物生產關鍵技術工程技術中心和廣東省作物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現代農業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企業、政府部門、教學和科研單位從事與農作物生產相關的經營、管理、教學、研發和推廣服務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農業生態學、生物統計學、農業生物技術、土壤肥料學、農業微生物學、植物保護學、作物育種學、種子學、作物栽培學、熱帶經濟作物栽培學、設施農業學、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推廣學等。
植物保護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熟悉無公害植物產品生產、開發理論和技術,具備從事大規模植物生產中病、蟲、草等有害生物防治、植物產品產后保護與產后處理和產品質量檢驗理論及技術,能在農業相關產業中從事組織生產、經營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推廣和行政管理的適應現代植物生產和植物產品開發的植物保護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生物化學、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學、普通遺傳學、植物生理學等。
林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森林生物技術、生態環境保護、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林業生態工程與森林碳匯、森林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能在林業、農業、環境、城鎮建設、檢疫等管理部門及高校、企業從事森林培育、森林經營管理、環境建設保護、檢驗檢疫等工作。
主要課程:樹木學、土壤學、氣象學、植物生理學、生態學、測樹學、遺傳學、林木育種學、森林培育學、森林昆蟲學、森林病理學、森林經理學、林業生態工程學。
工業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工程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又掌握現代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能熟練應用工業工程知識,對各類現代企業、各種服務機構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提高組織整體效益的,既懂技術又擅長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的人才。
主要課程:系統工程與運籌學、工程管理學、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工業信息系統集成、人因工程、工程經濟學、基礎工業工程、生產管理、生產系統建模與仿真、現代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工業產品開發與營銷、現代物流設施與規劃等。
工業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工業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工學基礎知識扎實、適應能力強、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教育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具有“能安心、能吃苦、能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二維設計基礎、三維設計基礎、快速表達、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型制作與工藝、造型材料與工藝、人機工程學、視覺傳達設計、產品形態設計、產品改良設計、產品開發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等。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接受土地調查與規劃、土地政策分析、土地利用規劃與工程、土地信息系統、房地產估價等基本技能訓練,具有測量、制圖、規劃、估價、計算機應用等實踐能力,能在國土、城建、農業、房地產以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調查、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測量學、土地資源學、土地管理學、土地經濟學、土地法學、地籍管理、遙感技術、土地調查與評價、地圖編繪、土地信息系統、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利用工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房地產估價等。
物聯網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掌握電子、射頻、測控、無線通信、傳感網、智能控制等技術原理,具備物聯網系統設計、“物-物”相連智慧管理、計算機應用等深度信息化方面的能力,能在各級行政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物聯網系統設計、構建、管理和維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程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數據庫應用,計算機網絡,單片機與接口技術,嵌入式系統應用,移動通信與移動計算,傳感器與自動檢測技術,物聯網工程,無線傳感網與Zigbee應用技術,RFID技術應用, C#實用開發技術, 物聯網安全,Web開發技術,云計算與大數據等。
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海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海洋油氣資源探測,海島資源,珊瑚礁與紅樹林資源開發與保護等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能在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復合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國家海洋局、海洋與漁業局、海事局等事業單位以及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等涉海高科技企業從事海洋資源探測、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海洋調查研究、海洋技術研發等工作。
主要課程:海洋科學導論、海洋資源與利用、海洋調查與監測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海洋沉積動力學、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海洋環境化學、珊瑚礁與紅樹林資源及其利用、海島和海岸帶開發與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修復、海洋工程水文氣象參數設計、海洋再生能源利用、GIS原理與應用、海域使用管理。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農業資源與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土地、環保、農資等部門或單位從事農業資源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地資源學、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農業環境學、農業氣象學、生態學、水土保持學、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等。
應用化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深厚應用化學基礎理論,并受到良好基礎和應用技能及相關工程技術的訓練,能從事應用化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生產技術與工藝和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并具備綜合素質高、實踐和創新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制圖、儀器分析、化工設備與工藝設計、化工產品分析、精細化學品化學、精細化工工藝學、石油化工概論、助劑化學與工藝學、海洋化學、海水分析化學、海洋資源與利用等。
所屬學科具有作物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具有農學碩士學位授予權,二級學科作物遺傳育種為廣東省第七、八輪重點扶持學科,具有廣東省熱帶作物生產關鍵技術工程技術中心和廣東省作物學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扎實的現代農業科學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企業、政府部門、教學和科研單位從事與農作物生產相關的經營、管理、教學、研發和推廣服務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生物化學、植物生理學、遺傳學、農業生態學、生物統計學、農業生物技術、土壤肥料學、農業微生物學、植物保護學、作物育種學、種子學、作物栽培學、熱帶經濟作物栽培學、設施農業學、農業經濟管理、農業推廣學等。
植物保護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熟悉無公害植物產品生產、開發理論和技術,具備從事大規模植物生產中病、蟲、草等有害生物防治、植物產品產后保護與產后處理和產品質量檢驗理論及技術,能在農業相關產業中從事組織生產、經營管理、技術研究、開發推廣和行政管理的適應現代植物生產和植物產品開發的植物保護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植物學、生物化學、普通植物病理學、普通昆蟲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學、植物化學保護學、普通遺傳學、植物生理學等。
林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森林生物技術、生態環境保護、森林培育、林木遺傳育種、森林資源經營管理、林業生態工程與森林碳匯、森林資源保護及開發利用等方面知識和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能在林業、農業、環境、城鎮建設、檢疫等管理部門及高校、企業從事森林培育、森林經營管理、環境建設保護、檢驗檢疫等工作。
主要課程:樹木學、土壤學、氣象學、植物生理學、生態學、測樹學、遺傳學、林木育種學、森林培育學、森林昆蟲學、森林病理學、森林經理學、林業生態工程學。
工業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工程技術和計算機技術基礎,又掌握現代管理科學與系統科學的理論和方法,能熟練應用工業工程知識,對各類現代企業、各種服務機構進行規劃、設計、評價和創新,提高組織整體效益的,既懂技術又擅長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的人才。
主要課程:系統工程與運籌學、工程管理學、機械制造技術基礎、工業信息系統集成、人因工程、工程經濟學、基礎工業工程、生產管理、生產系統建模與仿真、現代物流企業成本控制、工業產品開發與營銷、現代物流設施與規劃等。
工業設計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工業設計的基本理論和技能,工學基礎知識扎實、適應能力強、能在企業事業單位、專業設計部門、科研、教育單位從事工業產品創新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具有“能安心、能吃苦、能創業”精神的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二維設計基礎、三維設計基礎、快速表達、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計算機輔助工業設計、工程制圖、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制造技術基礎、模型制作與工藝、造型材料與工藝、人機工程學、視覺傳達設計、產品形態設計、產品改良設計、產品開發設計、家具設計、室內設計等。
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學、經濟學及資源學的基本理論,掌握土地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接受土地調查與規劃、土地政策分析、土地利用規劃與工程、土地信息系統、房地產估價等基本技能訓練,具有測量、制圖、規劃、估價、計算機應用等實踐能力,能在國土、城建、農業、房地產以及相關領域從事土地調查、土地利用規劃、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政策法規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測量學、土地資源學、土地管理學、土地經濟學、土地法學、地籍管理、遙感技術、土地調查與評價、地圖編繪、土地信息系統、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利用工程、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房地產估價等。
物聯網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掌握電子、射頻、測控、無線通信、傳感網、智能控制等技術原理,具備物聯網系統設計、“物-物”相連智慧管理、計算機應用等深度信息化方面的能力,能在各級行政管理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物聯網系統設計、構建、管理和維護的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程序設計基礎,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數據結構,操作系統,電路分析基礎,電子技術基礎,信號與系統,數據庫應用,計算機網絡,單片機與接口技術,嵌入式系統應用,移動通信與移動計算,傳感器與自動檢測技術,物聯網工程,無線傳感網與Zigbee應用技術,RFID技術應用, C#實用開發技術, 物聯網安全,Web開發技術,云計算與大數據等。
海洋資源與環境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海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地質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海洋資源與環境保護、海洋油氣資源探測,海島資源,珊瑚礁與紅樹林資源開發與保護等基本知識、理論和技能,能在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復合型人才。畢業生能夠在國家海洋局、海洋與漁業局、海事局等事業單位以及中海油、中石化、中石油等涉海高科技企業從事海洋資源探測、海洋環境監測與保護、海洋調查研究、海洋技術研發等工作。
主要課程:海洋科學導論、海洋資源與利用、海洋調查與監測技術、地理信息系統、海洋沉積動力學、海洋地球物理探測、海洋環境化學、珊瑚礁與紅樹林資源及其利用、海島和海岸帶開發與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修復、海洋工程水文氣象參數設計、海洋再生能源利用、GIS原理與應用、海域使用管理。
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農業資源與環境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土地、環保、農資等部門或單位從事農業資源管理及利用、農業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建設、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的教學、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級科技人才。
主要課程:土壤學、植物營養學、土地資源學、資源遙感與信息技術、農業環境學、農業氣象學、生態學、水土保持學、土壤與農業化學分析、環境監測、環境質量評價等。
應用化學專業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深厚應用化學基礎理論,并受到良好基礎和應用技能及相關工程技術的訓練,能從事應用化學及其相關領域的生產技術與工藝和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工作,并具備綜合素質高、實踐和創新能力強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化工原理、化工制圖、儀器分析、化工設備與工藝設計、化工產品分析、精細化學品化學、精細化工工藝學、石油化工概論、助劑化學與工藝學、海洋化學、海水分析化學、海洋資源與利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