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專業介紹(東華理工大學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介紹)
七、專業介紹
1.0809H 計算機類(中外合作辦學,軟件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軟件工程專業技能學習和語言交流溝通能力培養并舉。一方面通過專業技能學習,學生具有必要的數學基礎和良好的軟件理論基礎知識,良好的軟件設計、編程與測試能力,具備一定的項目工程管理能力、交流與組織協調能力、競爭能力和創新潛能,基本能力達到軟件項目經理、系統架構設計師、系統分析師、高級程序員、軟件測試工程師、網絡與系統管理員、數據庫管理員以及軟件企業經營管理者等所應具備的知識水平。另一方面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通過雅思等多門英語課程的強化訓練達到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以增強學生在國際交流中的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培養學生通曉國際規則、具備愛國主義情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的實用型、工程型、復合型、創新性軟件工程技術人才。部分學生第四年可赴海外高校學習、部分學生進入高一層次的學位教育或進入專業相關領域就業。
主干課程:綜合英語[學位課]、高等數學[學位課]、面向對象程序設計[學位課]、數據結構與算法設計[學位課]、軟件工程[學位課]、關系數據庫原理及應用[學位課] JEE程序設計[學位課] ;英語(聽說讀寫);C語言程序設計、VB程序設計、JAVA程序設計、WEB程序設計、JSP程序設計、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通信與網絡、可視化建模與UML、軟件測試、軟件項目管理、Linux/Unix操作系統、VC++程序設計、公司合作的工程應用項目實訓等專業課程。
就業方向:本專業畢業生可以繼續攻讀軟件工程、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出國留學。同時適宜在以高新信息技術為主的IT企業、科研院所、各類學校、行政事業機關等從事諸如“IOS”、“安卓系統等軟件項目開發,信息系統設計,軟件項目的維護與管理,軟件教學與教育培訓以及相關教學、科研等工作,也為學生在“互聯網+”、IT領域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平臺中自主創新創業提供了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術支持。
2.0802H 機械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械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能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具備愛國主義情懷,德智體全面發展,獲得工程技術或科學研究基本訓練的應用型高級人才。學生應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創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良好的英語溝通能力和較高的綜合素質,必須掌握設計制造、生產管理、設備維護、質量控制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重點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讀、寫等各種能力,通過雅思等多門英語課程的強化訓練達到提高學生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以增強學生在國際交流中的語言溝通和表達能力。使學生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多類型的實用型、工程型、復合型、創新性機械工程技術人才。部分學生第四年可赴海外高校學習、部分學生進入高一層次的學位教育或進入專業相關領域就業。
主干課程:綜合英語[學位課]、高等數學[學位課]、機械制圖[學位課]、材料力學[學位課]、機械設計[學位課]、制造技術基礎[學位課]、液壓傳動與控制[學位課];英語(聽說讀寫);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工程材料及成型工藝、機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礎、現代測試技術、理論力學、數控技術及應用、現代測試技術、機械CAD/CAM、機械制造裝備、液壓傳動與控制、數控技術、流體力學、傳熱學、工程應用項目實訓等專業課程。
就業方向:學生掌握機電產品設計、工程圖繪制、產品制造、工藝裝備設計、生產自動化等基本能力。畢業后主要從事包含新能源機械在內的各行業機電產品的研究開發、設計制造、相關工藝裝備設計制造、機電一體化系統方面的安裝、調試、維護等技術工作,也可以繼續攻讀研究生,出國留學、從事技術研究和教學等工作,也為學生在機械待業自主創新創業提供了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術支持。
3.0807H 電子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強烈的愛國敬業精神、社會責任感、良好的交流與組織協調能力、競爭能力、創新潛能和英語交流能力,掌握扎實的數學物理和電子工程基礎理論知識,掌握電子信號獲取、處理、傳輸的基本方法,電子產品的基本設計和工程實踐應用開發等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專業實踐和創新能力,能電子產品、信息傳輸與處理設備、微機化儀器儀表等裝置的設計和應用開發、新能源供應領域和信息處理及技術管理等工作的應用型人才。部分學生第三年可赴海外高校學習、部分學生進入高一層次的學位教育或進入專業相關領域就業。
主干課程:綜合英語[學位課]、高等數學[學位課]、模擬電子技術基礎[學位課]、數字電子技術基礎[學位課]、高頻電子線路[學位課]、信號與系統[學位課]、單片機原理及應用[學位課];英語(聽說讀寫);電路分析、Keil & C語言程序設計、數字信號處理、自動控制原理、EDA設計與應用、嵌入式系統設計、固體電子學、電力系統、工程材料力學、電子信息工程管理、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電子系統設計、工程應用項目實訓等專業課程。
就業方向:能夠從事電子產品、信息傳輸與處理設備、微機化儀器儀表和核儀器儀表等裝置的設計和應用開發、新能源供應領域和核電站的信息處理及技術管理;還可以繼續攻讀研究生,出國留學、從事科研與教學等工作,也為學生在電子領域中自主創新創業提供了系統知識與專業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