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統計與數學學院(2018版)
學院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計劃統計系,經過學科不斷優化和調整,2007年組建了統計與數學學院。目前,學院設下3個系(統計系、經濟統計系、數學系),有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班和7個本科專業、1個博士點,5個碩士點,其中統計學學科為省級優秀特色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專業,2016年被成功列入云南省高校一流學科高峰B類建設項目。學院建有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門,校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1個。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64人。其中教授16人(首席教授1人,特聘教授5人),副教授24人;博士28人,碩士27人。團隊中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中國數量經濟學會杰出學者獎1人,教育部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霍英東基金會高等院校優秀青年教師一等獎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云南省“云嶺學者”1人,云南省“先進工作者”1人,云南省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4人,后備人才2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云南省有突出貢獻社科專家1人,云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云南省高等學校名師工作室1個,云南省教育功勛獎獲得者1人,云南省教育系統“職業道德標兵”1人,云南省高校優秀共產黨員1人,云南省省委聯系專家1人,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師1人,博士生導師10人。
經過多年的建設,統計學科形成了統計模型診斷, 經濟統計, 數據挖掘, 統計估計理論四個研究方向。數學學科有非線性分析的理論與應用、代數圖論、計算數學中的偏微分方程數值計算與數值模擬、微分方程定性理論研究四個研究方向。其中統計模型診斷和統計估計理論方向主要著力于統計學方法和理論的研究,經濟統計和數據挖掘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均取得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成果。數學學科在非線性分析的理論與應用、代數、計算數學和應用數學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有影響的研究成果。2007年以來,學院教師在著名國際統計學和數學期刊及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590余篇,其中SCI、SSCI、EI、MR、CSSCI檢索158篇;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著作40部;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77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項,國家社科基金6項,教育部基金項目7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39項,云南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
以育人為主線,提升育人質量。結合學院學科特點和優勢,組織教師團隊指導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競賽、“挑戰杯”課外科技競賽、大學生創新創業等科技競賽,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加強學風建設和誠信廉潔教育,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營造優良學風。創新校園文化建設,做到文化育人。以“做好事做善事做志愿者”主題實踐活動為依托,增強學生的公民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招生專業
一、統計學專業(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為云南省重點專業,強調“厚基礎、寬口徑、重應用”的辦學方向,注重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的提高,即統計學專業理論基礎和應用能力并重。學習并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有扎實的數學和計算機基礎。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體和心理素質。
2.具有扎實的數學和計算機基礎,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
3.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應用,具有厚實的統計學理論功底和良好的統計學思維素養。
4.具有運用統計方法和計算機分析數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了解統計學理論與方法的發展動態及其應用前景,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6.掌握信息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7.具有進一步職業發展的能力。
8.具有較強的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統計學素養,具備扎實的數學和計算機基礎,系統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并能熟練地運用計算機和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能在金融保險、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從事統計數據分析等研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院所、教育部門從事統計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金融時間序列分析、多元統計分析、應用回歸分析、統計計算、統計機器學習、抽樣調查理論與方法、數值分析、數學建模、隨機過程等。
就業及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銀行、保險、證券、市場調查及咨詢公司、互聯網行業等。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7.78%。
二、經濟統計學專業(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
專業特色:該專業既要求學生掌握統計學理論與方法,也要求學生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能用統計方法分析客觀現實中的經濟規律。通過知識、能力、素質三方面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學生具有廣博的人文素養、厚實的專業基礎、過硬的基本技能、高尚的人格情操。具體專業培養要求如下:
1.具有扎實的文化基礎和專業知識。要求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熱愛祖國,遵紀守法;關心國家的改革開放事業,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與知識;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知識面寬,對國內外本專業領域的新成果及其發展動態有一定了解;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受到比較嚴格的統計思維和邏輯思維訓練。
2.具有較強的綜合知識運用能力和動手能力。要求掌握統計學的基本方法,具有采集數據、處理數據和分析數據的基本能力;具有綜合運用經濟學、統計學等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初步能力;掌握主要的統計分析軟件應用,有較強的統計計算能力。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統計與經濟學素養,系統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現代統計方法,以及現代市場經濟理論,能使用計算機熟練運用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與開發,能在企事業單位和經濟、金融和管理部門從事統計調查、統計信息管理、數量分析、市場研究、質量控制以及高新技術產品開發、研究、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民間統計機構如各類統計調查公司、統計信息咨詢中心、統計師事務所、統計研究所等從事相關應用與研究,亦或在科研教育部門從事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微(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導論、國民經濟核算、多元統計分析、金融時間序列分析、統計計算、抽樣調查理論與方法、統計機器學習、統計實務、企業經濟統計、非參數統計、模型與決策、宏觀經濟統計分析等。
就業及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銀行、保險、證券、市場調查及咨詢公司、互聯網行業等。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100%。
三、應用統計學專業(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辦學方向,注重學生實際應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側重統計學工具靈活應用于金融領域的能力培養。要求系統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有堅實的數學和金融學基礎以及扎實的計算機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體和心理素質。
2.具有堅實的數學和金融學基礎,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
3.掌握統計學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應用,具有良好的統計學思維素養;
4.具有運用統計方法和計算機分析金融數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
5.了解金融統計、統計學理論與方法的發展動態及其應用前景,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6.掌握信息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工作能力;
7.具有進一步學習的能力;
8.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堅實的統計學、數學和金融學基礎,系統掌握統計學基本理論和方法,并能靈活運用統計學工具、使用計算機和統計軟件進行金融數據分析與挖掘,能在金融保險、企事業單位及政府相關部門創造性地從事金融統計、統計分析相關工作,或在科研院所、教育部門從事金融統計、統計研究和教學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核心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金融學、金融時間序列分析、金融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應用回歸分析、統計計算、統計機器學習、數值分析、數學建模、金融工程、隨機過程、博弈論基礎等。
就業及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銀行、保險、證券、市場調查及咨詢公司、互聯網行業等。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為97.87%。
四、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適應大數據時代形勢發展的需要,側重大數據處理和分析所需的理論基礎和應用能力培養,強調“理論與實踐并重”的辦學方向。從數據收集、存儲、管理和分析各個環節系統掌握數據科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有堅實的統計學、數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文化、道德、身體和心理素質;
2.具有堅實的統計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技術基礎,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
3.掌握數據分析,尤其是大數據分析所涉及的基本理論、方法、技能,具有良好的數據科學思維素養;
4.了解和熟悉數據收集、存儲、管理各個環節相關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特別是掌握信息檢索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實際信息獲取能力;
5.至少對一個在數據處理方面有較強需求的業界領域,有初步的了解;
6.具有運用數據科學理論和大數據技術分析各類數據、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能夠準確有效地展示和詮釋數據處理結果,形成有價值的結論,擁有實際數據處理的經驗;
7.了解數據科學理論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動態及其應用前景,具有初步的科學研究能力;
8.具有在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領域進一步學習的能力;
9.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交流溝通、環境適應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培養目標:根據大數據的特點,培養具備扎實的統計學、數學、計算機基礎,系統掌握統計學和數學基本理論與方法,熟練掌握大數據處理所需的計算機技術知識,能熟練地利用計算平臺和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尤其是針對大數據的數據分析與數據挖掘,兼通數據收集、存儲和管理環節相關技術,適應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大數據處理復合型人才。畢業生可進一步深造,可在信息技術行業、金融保險行業、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等行業和單位從事數據科學與決策的研發、應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院所、教育部門從事數據科學和大數據技術研究和教學工作。
核心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云計算、高級數據庫系統、數據倉庫技術、大數據技術原理與實踐、分布式統計計算、大規模統計機器學習、多元統計分析、應用回歸分析、金融時間序列分析、數值分析、數學建模等。
就業及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銀行、保險、證券、市場調查及咨詢公司、互聯網行業等。2017年開始招生,暫無畢業生。
五、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具有基礎性強、應用面寬等特點。學生不僅掌握較系統扎實的數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還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辨證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依托學校辦學特色和優勢,使學生掌握經濟學基本知識,并具備能用數學方法分析和解決經濟學問題的初步能力。
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愛國、誠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保護世界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適應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2.接受系統的數學思維訓練,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較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具備數學研究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
3.了解數學的歷史概況和廣泛應用,以及當代數學新進展;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4.具備熟練應用計算機,包括程序設計語言、工具的基本技能等,具有較強的算法設計、算法分析與編程能力;
5.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了解金融數學科學發展的歷史概況以及當代金融學、數學、統計學的某些新發展和應用前景;了解證券的風險控制和統計計算方法,掌握金融、保險中的數學理論和模型方法。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學與文化素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程序設計、數據分析方法和經濟學基本知識,具有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術分析解決經濟學問題的初步能力,能夠適應數學與科技發展需求進行知識更新的復合型、創新型人才。能夠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或在數學及經濟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等工作的人才。
核心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隨機過程、離散數學、數學建模、數值分析、偏微分方程數值解、運籌學、計量經濟學、金融數學、金融時間系列分析、金融風險管理、金融大數據應用等課程。
就業及發展:數學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科技、教育、經濟金融、信息行業、行政管理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等。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94.12%。
六、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具有基礎性強、應用面寬等特點。學生不僅掌握較系統扎實的數學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專業知識,還具備較強的數學思維能力、辨證意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適應大數據時代形勢發展的需要,信息與計算科學與新興的“互聯網+”相融合,并與大數據分析挖掘與處理、移動開發與架構、軟件開發、云計算等前沿技術相結合,培養適應新形勢,具有最新思維和技能的復合型人才。
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愛國、誠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保護世界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適應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2.接受系統的數學思維訓練,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較扎實的數學基礎和較強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具備數學研究或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能力;
3.了解數學的歷史概況和廣泛應用,以及當代數學新進展;掌握資料查詢、文獻檢索以及運用現代技術獲取相關信息的基本方法;
4.具備熟練應用計算機,包括程序設計語言、工具的基本技能等,具有較強的算法設計、算法分析與編程能力;
5.受到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了解數據挖掘與大數據技術與應用的新發展,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技術跟蹤與創新能力。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學與文化素養,掌握數學科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能,能夠運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技術解決實際問題,能夠適應數學與科技發展需求進行知識更新,掌握程序設計及數據分析方法,側重于數據挖掘與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畢業生能在科技、教育、信息產業、各類管理部門從事研究、教學、應用開發和管理工作,并為繼續攻讀碩士學位打下基礎。
核心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解析幾何、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隨機過程、離散數學、數學建模、數值分析、偏微分方程數值解、運籌學、數據分析、數據科學導引、數據采集、大數據應用導論、大數據分析的算法、云計算與大數據平臺、金融大數據應用等課程。
就業及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金融機構、科研院所、市場調查及咨詢公司、互聯網行業和IT行業等。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100%。
七、金融數學專業
專業特色:本專業既要求學生掌握較扎實的數學和統計學的理論與方法,也要求學生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充分了解金融理論和實踐發展現狀,熟悉金融活動的基本流程,并能用數學、統計學和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
1.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愛國、誠信、友善、守法;具有高度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科學、文化素養;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掌握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保護世界的基本思想與方法;具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積極的人生態度;能夠適應科學和社會的發展;
2.具有比較扎實的數學和金融學基礎,受到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初步掌握金融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
3.了解金融數學科學發展的歷史概況以及當代金融學、數學、統計學的某些新發展和應用前景;了解股票、期權、其他衍生證券的定價理論、證券的風險控制和統計計算方法,掌握金融、保險中的數學理論和模型方法;
4.具備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能夠把握金融發展趨勢,學以致用,創造性地解決實際金融問題;具有專業敏感性,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際競爭中敢于創新,善于創新;
5.能夠在金融實踐活動中靈活所掌握的專業知識;能夠對各種國內外的金融信息加以甄別、整理和加工,從而為政府、企業、金融機構等部門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對策建議。能夠運用專業知識和現代經濟學研究方法分析解決實際題,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
培養目標:培養熱愛祖國、維護社會主義制度;遵紀守法、具備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合作精神;具備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系統掌握扎實的經濟學、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識,熟悉公司財務、金融市場與證券投資、銀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具備從事金融領域工作的能力,能夠運用金融工具和數量分析方法解決金融務實問題;能夠滿足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用人的一般要求。學生畢業后可以在銀行、保險、證券、信托等金融部門從事財務、理財、分析管理、證券投資等工作,也可以在教育、科研等部門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或繼續攻讀碩士學位。
核心課程:數學分析、高等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常微分方程、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財政學、金融學、隨機過程、證券投資學、金融風險管理、金融經濟學。
就業及發展:行政事業單位、銀行、保險、證券、信托、教育單位、科研院所等。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98.25%。
▲校友風采
楊韜,統計與數學學院統計學專業2008屆畢業生。曾任云南財經大學學生會主席,當選云南省第十二次團員代表大會團員代表。曾獲“高教社”標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云南省二等獎、“紅塔杯”第二屆云南省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銀獎、全國優秀學生干部、云南省優秀共青團員、云南省優秀學生干部等獎勵和榮譽稱號。2007年5月,被選為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主辦的“首期中國大學生骨干培養學校”學員,受到了王兆國、陳至立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2008年9月—2010年3月在云南財經大學校長辦公室工作;2010年3月—2011年9月在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工作;2011年9月至今在云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工作,現任云南省農村信用社團委副書記。
感悟:大學四年,財大以及學院各位老師前沿的學術視野、扎實的理論的功底、豐富的教學經驗、親切的師德師范,不僅深深感染著我的學習生活,更不斷激勵著我砥礪前行,為我走向社會、進步成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大學的學習是全方位,既有專業知識的學習,也有社會交往能力的學習。就讀期間,有幸親歷了母校方興未艾的校園建設,有幸見證了母校的成功更名和本科教學水平評估獲優的歷史性時刻。
王燦,統計與數學學院統計學2010屆畢業生。曾任學院學生會副主席,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畢業后供職于中國民生銀行昆明分行,現任民生銀行昆明分行高新支行副行長。
感悟:大學四年,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綜合能力的提升都非常重要。專業知識學習體現了一個人學習和吸收新知識的能力,保持學習的熱情,掌握學習的方法論,是工作中快速成長的不二法門。綜合能力的提升對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工作相對書本知識的學習而言對我們的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等要求更高,在校時參加學生活動所獲得的經驗對我而言大有裨益。
肖恰克,統計與數學學院統計學2015屆畢業生。曾獲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云南省一等獎,CCTV希望之星英語風采大賽云南省冠軍、全國二等獎等。2015年11月至今供職于浙江泰隆商業銀行總行國際業務部。
感悟:一萬人心中有一萬個哈姆雷特,我的大學生活稱不上完美,因為評價標準不同;但是我的大學稱得上精彩,因為我在云財體驗到了與高中截然不同的學習生活。學習是一個很寬泛的詞語,學習課本上的新知識,是一個大學生最重要的事,就像是許多個零前面的那個“1”;而學習課堂外的知識,就像是“1”身后的一個個“0”,學到的東西越多,擁有的資本也就越多。四年間,我有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高光時刻,也有過爬得越高摔得越疼的慘痛經歷。幸運的是,這一切都是屬于個人的寶貴財富,許多學生時代看起來并無意義之事卻在工作之后給了我莫大的幫助。
曹羽,統計與數學學院統計學2017屆畢業生。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校內綜合獎學金。2017年9月考入上海財經大學攻讀應用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商務統計)專業碩士學位。
感悟:不止一次的慶幸進入到統計學這個專業領域,大學四年的學習使我們得以在日后激烈的就業競爭中能手握一份令人心安的專業技能。都說未來是人工智能的時代,是數據科學的時代,而數據科學又是統計學和計算機的結合。統計作為一門萬金油專業,畢業時除了其他很多專業可以選擇的職位外,還有對口的商業數據分析、產品運營數據分析,或者往更深層次的數據挖掘、機器學習以及算法發展。推薦算法、大數據精準營銷、用戶畫像算法都有統計的基石在里面,而社會的需求會最終決定這個專業的方向和發展。
毛博,統計與數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5屆畢業生。曾獲“高教杯”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云南省二等獎、“挑戰杯”創業計劃設計競賽校級金獎、校“紅河獎學金”風采獎等獎勵。2015年9月考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攻讀資產評估專業碩士學位。
感悟:在云財度過的四年學習時光,使我有機會不斷面臨各種困難的挑戰,使我有機會與各種優秀的人為伍。本科階段無論是專業課程的學習還是學生工作的歷練,都使我收獲頗豐。
呂蒙,統計與數學學院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2011屆畢業生。2014年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理學碩士,同年考入中國農業大學理學院攻讀管理學博士學位,期間公派到美國密西西比州立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參加聯合培養項目。
感悟:畢業至今可以一直在高校繼續深造得益于當年入學時的正確選擇。大學四年看起來很長,但實則匆匆。這最美好的年華,在這青蔥校園,因為選擇了信計專業,使我更能堅持我所選擇的道路也為我在中國農業大學數學系研究生以及博士生期間順利從事數據挖掘的科研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前言無語道不盡感激,愿母校的明天更輝煌。
吳玉香,統計與數學學院金融數學專業2017屆畢業生。曾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內綜合一等獎學金、本科生學業優秀獎學金等,2017年9月考入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攻讀金融專業碩士學位。
感悟:從目前研究生階段的課程學習和實習經歷來看,當前金融行業越來越側重量化分析,對數學建模、數據處理、編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理論分析在金融研究中的重要性正在逐漸降低。我很慶幸自己在本科階段選擇了金融數學這個專業,本科時打下的數學基礎以及對MATLAB、SPSS等工具的掌握讓我在研究生的學習和工作中受益匪淺。
應艷,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班2014屆畢業生。曾獲“高教杯”全國數學建模大賽云南省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三等獎、國家獎學金、云南省大學生年度人物、云南省優秀畢業生等獎勵和榮譽稱號。2014年9月就讀于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商業分析與戰略管理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感悟:總的來說基地班的學習辛苦但是快樂,同時基地班在課外活動、學科競賽等方面組織的非常好,學校、老師方面都是全力支持的。這些競賽使我們有機會能夠學以致用并且這些經驗對以后的出國,考研,求職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張圓苑,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班2016屆畢業生。曾獲國家獎學金、省政府獎學金、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C類“特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二等獎”、全國大學生統計建模大賽“優秀獎”、省級三好學生、省級優秀志愿者、“第十屆云南省高校大學生年度人物入圍獎”榮譽。個人先進事跡刊載于《人民日報》2017年2月22日第14版。2016月9月進入香港城市大學攻讀碩士學位。
感悟:云財的校園美麗而富有韻味,一年四季各成一景。校園活動也豐富多彩、各式各樣,我通過親身參與使自己不斷進步、挑戰未知的可能。作為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班的一員,在四年學習里,我不僅享受著全校最優質的教學資源,而且擁有更多地參與全國競賽、創新創業和對外交流的機會。課程的設置靈活而富有趣味,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課堂與講座相輔相成。通過四年的學習,我培養了豐富的經濟學理論和數學功底,同時掌握了較強的英語溝通能力和寫作素養。
李福秧,統計與數學學院統計學專業2018屆畢業生。曾獲國家勵志獎學金,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eritorious Winner(一等獎),參加第七屆MathorCup大學生數學建模挑戰賽三等獎等。已錄取為北京工業大學應用數理學院統計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感悟:統計學向來被視為一門嚴謹的學科,依據邏輯思維和客觀事實,利用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判斷。目前的統計學可廣泛應用于經濟學、經營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教育學、醫學、生物學和工程學等大部分學術領域。在學好專業理論和專業軟件的同時,可以大膽去嘗試專業相關的競賽,在比賽中明確自我定位,樹立自信,進一步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
趙薈林,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統計學專業2018屆畢業生。曾獲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西南賽區一等獎,課余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已考取本校碩士研究生。
感悟:本科期間學習到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也學習了統計學的算法軟件等。就專業的發展前景來看,統計學的大數據方面現在發展非常好,對數量運用統計軟件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
楊妍妍,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統計學專業2015級在校生。曾多次獲得校內綜合一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獎學金。
感悟:我選擇的經濟統計專業就業方向廣,可以面向金融、統計、經濟、會計這四個方面。可選擇的職業主要有會計、教師、銀行等金融機構職員以及統計分析和高水平研究工作的基礎性人員。經濟統計專業最大的優勢就是將經濟理論與統計方法相結合,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數學與統計學理論基礎,良好的經濟學素養,因此專業本身更具實用性,能將統計方法應用于實際經濟研究領域。
馬璇,統計與數學學院應用統計學專業2015級在校生。曾獲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二等獎,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省級一等獎,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內綜合一等獎學金、學業優秀獎學金。
感悟:2015年9月,懷著夢想我來到了云財,剛入學的那段時光于我而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輕松、美好,在調整好狀態突破學習的瓶頸期后,我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愈發濃厚。課外我參加了一些學術競賽,比如挑戰杯、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等,每一項競賽都讓我收獲滿滿,也一直在激勵我克服困難,努力成就更優秀的自己。我很慶幸選擇了統計學專業,更慶幸自己處于大數據時代,讓我可以運用所學到的專業知識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為社會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曾智娜,統計與數學學院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2017級在校生。數據專業首屆本科學生,專業思想穩固,學習成績優秀,自學Python,MockingBot等軟件。課余積極投身實踐性活動,社交和動手能力均有所提高。
感悟:大數據通過優化算法,分析數據,達到優化決策和預測未來趨勢的目的,在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軟件操作和英語能力都有較快的提升。大數據專業有著光明的前景,我們應該抓住時代的機遇,將本專業所長發揮到極致,為美麗中國社會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王新月,統計與數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2015級在校生。曾多次獲得校內綜合一等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獎學金。
感悟:正如新晉圖靈獎得主Leslie Lamport表示人類發展的能把事情描述得清晰、準確的最好語言是數學。數學是一門優美的語言,數學大氣與細膩都是值得人為之付出的。數學專業是最基礎的,在日常生活中,從天氣預報到股票漲落,到處充斥著數學的描述的分析方法。當你從數學系畢業的時候你會具有扎實的數學基礎,受到比較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初步掌握數學科學的思想方法;具有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建立數學模型的初步能力,具有編寫簡單應用程序的能力。由于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聯系緊密,以它為依托的相近專業可供選擇的比較多,重新擇業發行也容易得多,有利于將來更好的就業。所以數學系的前景還是很好的。
陸偉楨,統計與數學學院金融數學專業2015級在校生。曾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國家二等獎,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國家三等獎,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大賽國家三等獎,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二等獎。多次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校內綜合一等獎學金、學業優秀獎學金、優秀學生干部獎學金。曾獲省級三好學生稱號。
感悟:2015年9月,我進入金融數學專業就讀,從數學分析到高等代數,從金融學到投資學,從隨機過程到時間序列,精巧而緊湊的課程設置使我能夠廣泛地涉獵金融領域的方方面面,拓寬了視野。而數學類的課程更加深了我對金融實務工具的理解 ,而不是單純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可以說,通過本專業將近三年的學習,我弄清楚了金融工具的運作原理,并能夠熟練運用數學的方法量化地思考和解決金融問題,獲得了很大的成長。
姜嘉沁,統計與數學學院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班2016級在校生。曾獲省政府獎學金和省級三好學生稱號。
感悟:作為經濟學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班的一名學生,兩年來的學習首先是打牢了數學基礎,為后續經濟方面的學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習生活是忙碌充實的,始終遵循自己的規劃在摸索中前行。
實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