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中華職業學院(2018版)
云南財經大學中華職業學院成立于2011年6月,是云南財經大學根據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云發﹝2005﹞18號)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云南財經大學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區有關問題的復函》(云政辦秘六函﹝2009﹞54號)精神,按照《云南省教育廳關于云南財經大學建設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區有關問題的批復》(云教高﹝2011﹞42號)要求,與云南中華職業教育社合作舉辦的云南財經大學下屬的教學單位,主要承擔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改革試點任務。
學院設置了財務管理、會計學、工程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展經濟與管理、旅游管理、秘書學等9個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專業,共有本科學生8992人。畢業證、學位證由云南財經大學統一頒發。
云南財經大學中華職業學院成立于2011年6月,是云南財經大學根據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云發﹝2005﹞18號)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云南財經大學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區有關問題的復函》(云政辦秘六函﹝2009﹞54號)精神,按照《云南省教育廳關于云南財經大學建設高等職業教育改革實驗區有關問題的批復》(云教高﹝2011﹞42號)要求,與云南中華職業教育社合作舉辦的云南財經大學下屬的教學單位,主要承擔云南省高等職業教育本科改革試點任務。
學院設置了財務管理、會計學、工程管理、電子商務、市場營銷、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會展經濟與管理、旅游管理、秘書學等9個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專業,共有本科學生8992人。畢業證、學位證由云南財經大學統一頒發。
(-) 地位突出、優勢明顯
學院是云南省高職本科改革試點單位。學院充分依托學校經管類專業傳統優勢,在國務院、云南省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歷史機遇中,在創新辦學體制機制、享受政策傾斜、加大辦學投入等方面占有獨特優勢。
(二) 理念先進、特色鮮明
學院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幫助大學生職業化發展”為宗旨,確立了“把學院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高水平財經類本科職業院(系)”的發展目標,教育品牌“創新體制機制,匯聚社會資源;堅持特色發展,打造職業”的辦學思路,和“培養理論基礎實、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發展潛力大的應用型職業人才”的培養目標。經過7年的持續改革與建設,學院在辦學質量、規模和效益上優勢明顯,在教學體系構建方面特色鮮明,得到了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
(三) 三維一體、師資強大
建成三維一體“雙師型”師資隊伍。學校強大的師資隊伍負責學院的理論教學;學院建設的“教練型”實踐指導教師隊伍負責對學生實施“實戰化訓練”和面對面指導;來自企業的250余名職業導師實施專題教學傳經送寶。每一個學生能同時享受到三類老師的精心培育和專業指導。
(四) 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學院與企業聯合構建了各專業綜合實訓平臺、跨專業綜合實訓平臺,在國內同類院校中居于領先地位;與100余家企事業單位合作共建了48家“企業學院”,創立了“1位企業精英帶10名學生”的“現代學徒制”,以及“專家咨詢”、“企業訂單培養”等制度,實現了學生實習、實踐、就業一體化。
(五)國際合作、發展多元
學院成立有國際交流中心。與泰國華僑崇圣大學、泰國正大管理學院、泰國蘭實大學、曼谷商學院、新西蘭商學院、新西蘭林肯大學、英國利茲貝克特大學、美國盛澤維爾大學、臺灣屏東大學、臺灣昆山科技大學、臺灣修平科技大學、臺灣銘傳大學等國(境)外高校建立了學生游學、學分互換、雙學位攻讀、共建人才培養基地、教師學習交流等合作項目。成立了“云南財經大學、新西蘭商學院、臺灣修平科技大學聯合培養人才基地”。
(六)設施完善、環境優美
學院位于云南財經大學呈貢校區(昆明新城高新技術開發區產業基地高登街2502號),占地面積276.39畝。校區校園環境優美,設施設備完善。自有圖書館藏書20.39萬冊,期刊、報紙160余種,同時,圖書資源與云南財經大學校本部共享;建有室內學生活動中心、室外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等;教學用計算機920臺;多媒體教室座位7084個,每個專業均有對應的專業實訓室。
(七)機構完善、管理嚴格
學院設立了完善的管理與服務機構,始終堅持依法從嚴治校、立德樹人,實行老師擔任班主任制度、每周末晚點名制度、日常查課巡視制度和院領導值班等制度,教學、工作、生活秩序正規有序。
▲招生專業
一、財務管理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本專業是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建設專業,按照教學內容與崗位要求相對接,教學形式與能力培養相對接業的模式進行人才培養;本專業的企業認知、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見習、實習課程和財務管理實務、財務管理專項實訓、財務管理綜合實訓以及企業運營、創業模擬、經營對抗等綜合實訓課程特色鮮明;學生在省級、國家級專業大賽中成績優異。
培養目標:本培養了解管理學、財務管理、會計學等理論知識,掌握組織投資、籌資、運營資金管理及利潤分配等財務管理方法技術,能夠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會計和財務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包括管理學、戰略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創業學、公司治理、運營管理等,專業必修課包括財務會計、管理會計、成本會計、中級財務管理、財務信息系統、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財務報表分析、稅法、審計等。選修課程數占課程總數的25%,包括面向銀行、稅收、證券、投資等行業和服務學生考證、考研、考公務員、考事業單位的選修課群。
就業及發展:財務管理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達904人,平均就業率98.89%。就業去向主要有:到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從事會計核算、財務管理等工作;到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專業機構從事審計、資產評估、管理咨詢等工作;到銀行、投資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從事財務分析、投資分析、資本運作等工作。平均月薪5155元。
二、會計學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本專業2014年立項成為云南財經大學校級重點專業,2015年成為省教育廳“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建設項目”立項的重點專業;構建了企業運營沙盤、三維仿真運營行為模擬、創業綜合模擬、企業運營對抗模擬、企業運營管理見習、職業與專業認知見習、會計學專業崗位見習、會計學崗位實訓、會計綜合業務實訓、審計與財務分析實訓等特色鮮明的綜合實訓課程。
培養目標:基本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需要,具備人文素養、科學精神和誠信品質,掌握會計、管理、經濟、法律和計算機應用的知識,具有實踐能力和溝通技巧,能夠在工商企業、金融企業、政府機構、事業單位及其他相關部門勝任會計及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外向型和創新性專門人才。具體目標是培養面向地方經濟建設,系統了解管理學、經濟學相關理論知識,掌握會計、財務管理方法,具備分析和解決會計、財務問題的專業能力,能夠在各類企事業單位、證券和金融機構從事財務會計、財務管理與咨詢、財務分析、審計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基礎會計、中級財務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管理會計、審計學、公司財務、會計信息系統、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實務、初級財務會計、中級財務管理、成本會計、稅法、管理會計、財務報表分析、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等。
就業及發展:會計學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達1116人,平均就業率98.92%。就業去向主要有:各類公司、銀行領域、會計師事務所、國家稅務局以及國有企事業單位,平均月薪5350元。
三、電子商務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學院作為全國首批參與阿里巴巴“百城千校,百萬英才”項目的合作院校,近年來一直與阿里巴巴集團保持著較為深入的合作;學生參與 “雙創”熱情極高,在2016年阿里巴巴首屆全國校園達人賽中,本院學生團隊獲得了云南省第一名、中西部大區(12省市)第四名的成績;構建了企業運營沙盤、三維仿真運營行為模擬、創業綜合模擬、企業運營對抗模擬、企業運營管理見習、職業與專業認知見習、電子商務專業崗位見習、互聯網創業綜合實訓1、互聯網創業綜合實訓2、網絡營銷綜合實訓等特色鮮明的綜合實訓課程。
培養目標:電子商務專業培養具備現代管理和信息經濟理念,掌握信息技術和電子服務綜合技能,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良好的知識結構,具備互聯網創新創業素質,能適應現代社會商務運營、專業管理和技術服務需要的復合型、應用型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電子商務實務、網絡技術、電子商務安全、供應鏈與物流管理、網絡營銷、電子商務法律與法規、信息經濟、互聯網創業綜合實訓1(內貿方向)、互聯網創業綜合實訓2(跨境電商方向)、網絡營銷綜合實訓。
就業及發展:電子商務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384人,就業率達100%。就業去向主要有:在互聯網、貿易、新能源等行業從事網絡運作、網頁設計、網站建設和維護、企業商品和服務的營銷策劃等。平均月薪4985元。
四、工程管理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本專業校內實訓條件充足,專業的師資隊伍實踐經驗豐富,指導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多名優秀畢業生進入云南建投、云南交投、云南公投、中建四局等大型國有企業。本專業開設企業運營沙盤、三維仿真運營行為模擬、創業綜合模擬、企業經營對抗模擬、財會基本技能綜合實訓、工程管理專業認知見習、崗位見習、工程項目管理綜合實訓、BIM算量實訓、BIM計價實訓等特色課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工程制圖、工程預算、建筑建模技術等職業技能,具備工程項目管理的理論及方法,具有較強的實踐及宏觀思維能力,能在工程建設、工程咨詢領域從事工程招投標、工程造價、資料編制等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工程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價管理、工程制圖、工程力學、土木工程材料、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安全與環境保護、建筑結構、建設法規、房屋建筑學、建筑信息建模(BIM)技術應用。
就業及發展:工程管理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467人,平均就業率達95.11%。就業去向主要有:國有企業(房建工程和交通運輸工程)、市政工程、房地產開發以及房地經紀公司等部門為主。平均月薪在5531元。
五、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專業化和職業化特點突出,開設企業運營沙盤、三維仿真運營行為模擬、創業綜合模擬、企業經營對抗模擬和財務基本技能實訓課以及會展策劃、會展現場管理、會展項目管理等綜合實訓課,實踐課程不少于40%; 產教融合度高,行業崗位指向明確,就業適應范圍廣。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相關理論,熟悉旅游與會展組織管理的專業理論知識與方法,具備項目策劃、活動組織、運營管理、招展招商、宣傳推廣等實作能力,能夠在旅游與會展相關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從事與旅游會展業相關的經營、管理、策劃、營銷等工作的職業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旅游學概論、旅游接待業、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費者行為、會展概論、會展營銷、會展策劃與管理、市場調查和預測、會展現場管理、會議組織與管理、展示設計、會展文案、會展項目管理、節事活動策劃、獎勵旅游策劃等。
就業及發展:會展經濟與管理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達391人,平均就業率達99.23%。就業主要去向:政府機構、會展行業協會和會展專業組織從事會展調研、行業規劃;會展公司及會展服務公司從事會展策劃、公關、設計、制作及現場運營管理工作。月平均薪資5230元。
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本專業以“工程設計”為主線,突出“計算機網絡工程與互聯網應用系統開發技術”的應用能力的培養。培養社會急需的既懂計算機網絡的“硬件”技術,又懂計算機網絡的“軟件”技術的計算機軟、硬件工程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構建了融“教學做”的三位一體的職業與專業認知見習、計算機專業崗位見習、計算機網絡系統維護綜合實訓、網絡工程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訓、Web應用系統設計與實施綜合實訓等實踐類課程。學生歷年參加國家級、省級各類競賽累計獲得大獎30余項。
培養目標:本專業以培養學生高尚的人格和健全的心理為前提,以培養優秀的品質和綜合素質為基礎,以培養積極的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為重點,掌握數學與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系統地掌握計算機、網絡與信息系統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并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組建、管理及網絡系統開發等技術,具備網絡軟、硬件系統的設計及開發能力,能夠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網絡系統的規劃、設計、維護及互聯網應用系統開發等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主要課程:數據庫原理、操作系統、計算機網絡、數據結構、移動應用開發、面向對象程序設計、信息安全技術、微機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編譯原理、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等。
就業及發展: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390人,平均就業率達96.15%。就業去向主要有:國家機關以及各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軟件企業等單位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的維護,網絡工程及網絡管理。平均月薪4967元
七、旅游管理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專業化和職業化特點突出,開設企業運營沙盤、三維仿真運營行為模擬、創業綜合模擬、企業經營對抗模擬和財務基本技能實訓以及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企業項目等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實踐課程不少于40%; 產教融合度高,行業崗位指向明確,就業適應范圍廣。
培養目標: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相關理論,熟悉現代旅游管理理論知識與方法,具備項目策劃、活動組織、運營管理、營銷等實作能力,能夠在旅游相關企業和各級旅游行政管理單位從事與旅游管理與服務相關的經營、管理、策劃、營銷等工作的職業化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旅游學概論、旅游接待業、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費者行為、旅游經濟學、旅游資源學、旅行社經營管理、酒店服務管理、景區經營管理、旅游策劃、市場調查和預測、旅游項目管理、節事活動策劃、獎勵旅游策劃等。
就業及發展:旅游管理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達560人,平均就業率97.39%。就業去向主要有: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旅行社、旅游景區、旅游咨詢公司、商務企業的旅游經濟管理、企業管理和導游工作。平均月薪5350元。
八、秘書學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畢業學生同時具備報考公務員或勝任企事業單位文秘工作的素質能力;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建有豐富的實踐基地;強化實踐教學,突出能力培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了解文學、秘書學、管理學及相關理論知識,掌握機關辦事、辦會、辦文的基本方法及現代技術,具備較強的提供服務、辦理事務、參與政務能力,能在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辦公室從事文秘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中國文化概論、文學欣賞、行政管理、企業管理、秘書學、組織與溝通、領導與決策、秘書寫作實訓、秘書行政能力實訓、秘書禮儀與形體訓練、新媒體應用、口頭表達、決策支持綜合訓練、辦公室技能綜合實訓等。
就業及發展:原漢語言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236人,平均就業率達97.52%。就業去向主要有: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等部門從事教師、總經理助理、文秘、方案策劃人員等職業。平均月薪4885元。
九、市場營銷專業(高等職業教育普通本科)
特色優勢:本專業形成了獨具職業本科特色的實踐課程體系,秉承學院的“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和“做中學、學中做,團隊學、競賽學”的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多樣,倡導學生“不僅學習知識,更要實踐智慧”,強調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系統掌握管理學、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等基本理論知識和市場營銷專業相關技能,具備綜合運用相關知識,發現、分析、解決營銷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市場調查、市場開拓、營銷策劃的方法,具備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能夠在企事業單位從事市場調研、市場開發、營銷策劃、銷售管理等營銷業務及管理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本專業形成了獨具職業本科特色的實踐課程體系,秉承學院的“三·三制”人才培養模式和“做中學、學中做,團隊學、競賽學”的教學模式,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方法多樣,倡導學生“不僅學習知識,更要實踐智慧”,強調以就業為導向,突出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
就業及發展:市場營銷專業2015-2017屆畢業生人數達546人,平均就業率達99.64%。就業去向主要有:在工商、外貿、金融、保險、證券、旅游及房地產等企事業單位從事企業營銷管理、客戶資源管理、網絡營銷管理、市場調查和咨詢等工作,平均月薪5355元。
▲校友風采
朱永龍,中華在職業學院漢語言專業2017屆畢業生。昆明擺渡人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法人 。
創業感言:進入大學后,我喜歡到處兜兜轉轉,追尋未知的領域——從家教,到跆拳道教練;擺過地攤,貼過膜;賣過電腦,也拉過贊助。后來,偶然中帶著必然,我進入了校園市場活動,從開始單純喜歡而選擇做各個社交娛樂公司的校園大使,到省份負責人、區域負責人,到成立公司負責策劃聯合全國高校做相關娛樂和營銷活動,我們要創造一個全國校園生活圈子——擺渡人,此岸?彼岸!這條路,雖然苦,但是充實且幸福。不論結局如何,我們只想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去渡過自己的一生,無愧于大好青春年華!
王思雨 ,中華職業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6屆畢業生。楚雄技師學院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師。
就業感言: 成為教師是我童年時的夢想,而這個夢想卻在我歷經大學四年的洗禮后實現了。回想大學四年的艱辛與笑顏、忙碌與磨練,不經意間我們已長大成人,無論做人還是做事,都已學會了理性的態度與眼光、自信的神情與步伐,使得我充滿了信心去面對即將到來的挑戰。很慶幸,在經過激烈的角逐之后,我被楚雄技師學院錄取,成為了一名計算機教師。希望通過不斷鍛煉和積累,逐漸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敢于承擔的負責任的人,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中華職業學院與英國利茲都會大學簽署《云南財經大學與英國利茲都會大學共建教學實習項目協議書》
中華職業學院校內企業學院“艾維學院”成立
學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