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藝術類專業招生簡章
專業介紹、報考條件、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
北京化工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 工程”和“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高校,肩負著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和基礎性、前瞻性科學研究以及原創性高新技術開發的使命,學科專業涵蓋理學、工學、經濟學、管理學、哲學、法學、文學、教育學、醫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目前,學校擁有藝術專業碩士授權點,產品設計和數字媒體藝術2個本科專業,本科畢業均授予藝術學學士學位。
一、專業介紹
產品設計專業隸屬于北京化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該專業立足于現代社會對于設計消費的快速增長,力求培養具有高設計水平和廣闊國際視野的優秀設計師。我校產品設計專業發展至今,已取得了許多成績。專業教師近年來編著高校教材45部,學術專著24部,發表學術論文累計254篇,參加國內外設計類、繪畫類等比賽獲得最高獎項、榮譽稱號20余個。本專業本科生、研究生現已發表學術論文60余篇,參與國內外設計比賽獲得獎項43個;該專業已與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簽訂“2+2”、“2+2+1”本科、碩士聯合培養項目以及“1+1+1”碩士聯合培養項目,與英國北安普頓大學簽訂“2+2”、“3+1”本科聯合培養項目以及“2+2+1”、“3+1+1”、“4+1”本科、碩士聯合培養項目,與韓國東西大學簽訂“2.5+1+0.5+2”本科、碩士聯合培養項目,與臺灣南臺科技大學簽訂校際交換項目。現已有36位學生赴英國、荷蘭、美國、德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地進行留學深造,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得到了很好的開闊和擴展。產品設計專業注重培養學生掌握產品設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使學生在產品造型藝術設計、商業環境藝術設計、平面廣告設計、人機工程、生產工藝等方面具有較為深厚的理論基礎和扎實的設計技能。學生畢業后主要在企事業的專業設計部門、學校、科研單位、專業設計公司等從事產品設計、廣告設計、環境設施設計、展示設計及其教學和科研工作。本專業現有四個培養方向:產品設計方向、展示展覽設計方向、視覺傳達設計方向、公共藝術設計方向。
數字媒體藝術專業隸屬于北京化工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系,具有較強的師資隊伍,博士學位的教師占80%以上,特色研究方向包括智能系統工程、軟件測試、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與信息服務、數字媒體計算、動畫制作、游戲開發、數字圖像處理等,在行業內具有鮮明的特色和知名度。在人才培養方面不僅強調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而且注重學生的科學研究、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多年來,學生在參加的各類大學生國際和國內學科競賽中屢獲突出成績。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英國、法國等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的教學和科研合作,實現了多種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如聯合培養、出國實習以及學生交換等。開設了多門由外國專家講授的國際化課程,學生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研討式教學的氛圍,學習學科基礎和前沿知識。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以及美術修養、既懂技術又懂藝術、能利用計算機新的媒體設計工具進行藝術作品的設計和創作的復合型應用設計人才。使學生能較好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技能,熟悉圖形圖像處理的基本算法,熟練掌握各種數字媒體制作軟件,具有較好的美術素養和扎實的編程能力,能應用新的數字媒體創作工具從事平面設計、網絡媒體制作、游戲、動畫制作、數碼視頻編輯以及動畫、游戲、虛擬現實等領域的應用研發。學生畢業后,可在政府相關部門、各類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從事動畫、傳媒廣告、網絡多媒體等的規劃、設計及開發等工作。本專業現有三個培養方向:網絡多媒體方向、游戲設計方向、動畫設計方向。
二、報考條件
1. 符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考試報名基本條件,身體健康,體檢標準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且無色盲色弱,外語語種為英語。
2. 根據生源地省(自治區、直轄市)級招辦要求,參加本省(自治區、直轄市)統一組織的藝術類專業考試并合格的考生。
三、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
專業名稱 (專業代碼) |
招生計劃 |
專業方向 |
科類 |
學制 |
招生地區 |
錄取批次 |
產品設計(130504) |
90 |
產品設計 |
文理兼收 |
四年 |
北京、山東、山西、吉林、遼寧、河北、河南、黑龍江、湖南、湖北、江蘇、安徽、四川、重慶、內蒙古、陜西 |
參加全國藝術類提前批次錄取 |
視覺傳達設計 |
||||||
公共藝術設計 |
||||||
展示展覽設計 |
||||||
數字媒體藝術(130508) |
30 |
網絡多媒體 |
||||
游戲設計 |
||||||
動畫設計 |
||||||
合計 |
120 |
|||||
備注 |
我校藝術類專業在招生地區的分省招生計劃將依據我校組織的藝術類專業考試成績和發放合格證書的生源分布比例確定。對專業測試合格生源不足4人的省份,原則上不做招生計劃,合格考生可填報志愿,若達到我校錄取標準,學校使用預留計劃擇優錄取,原則上不超過1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