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20年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
概述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是一所具有鮮明國際化特色的廣東省屬重點大學,是華南地區國際化人才培養和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戰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的前身是廣州外國語學院和廣州對外貿易學院。廣州外國語學院于1964年11月設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國家教委(現教育部)直屬的36所大學之一。廣州對外貿易學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國家外經貿部(現商務部)直屬院校,為全國國際經濟與貿易學科的創始單位之一。1995年5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將兩校合并組建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08年10月,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劃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學校下轄25個教學單位和1個獨立學院。開設72個本科專業,分屬文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工學、理學、教育學、藝術學八大學科門類。學校1981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是中國恢復研究生制度后較早獲得碩士、博士授予權的單位之一。
學校面向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招生。學校所設置的專業切合社會的需求,畢業生深受社會歡迎,就業率名列前茅,2012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先進工作單位”。
目前,學校有4個藝術類專業: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音樂表演專業(含聲樂、鋼琴、音樂國際傳播三個方向)、舞蹈表演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含平面藝術設計、環境與展示設計、信息藝術設計三個方向)。
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設在新聞與傳播學院。學院由廣東省委宣傳部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共建,設有廣東省國際傳播青年人才培養基地。學院現有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專職外教4人,現有教師中博士及博士后31人、在讀博士6人,專業教師“雙師”特色顯著,擁有兩名全國播音員主持人最高獎“金話筒獎”得主。目前,學院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臺灣、香港等十余所國際知名大學建立了研究生、本科生合作培養和學術交流關系。學院擁有演播廳與功能完備的播音主持實驗室,專業依托學校雄厚的外語學科優勢,培養中英文“雙語”口語傳播人才。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自2007年招生以來,策劃并主辦了“廣東省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首屆教學與實踐研討會”“播音主持國際化人才教學與實踐高峰論壇”“廣外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匯報演出”等多項大型活動。學生多人次在全國、全省專業大賽中獲獎奪魁,先后六個年度摘得廣東省大學生主持人大賽專業組冠軍,被媒體譽為“廣外軍團”。畢業生分布于省內外主流媒體、上市公司及海外傳媒工作,多名畢業生進入全球知名高校攻讀碩士、博士學位,畢業生專業基礎扎實,外語能力強、具有鮮明的國際視野。
音樂表演(含聲樂、鋼琴、音樂國際傳播三個方向)、舞蹈表演、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含平面藝術設計、環境與展示設計、信息藝術設計三個方向)3個專業設在藝術學院。學院擁有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教學、科研力量雄厚。目前有專職教師36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4人;教師隊伍中有博士4人、在讀博士3人,還擁有穩定的外籍教師隊伍。專職教師中大部分畢業于國內著名藝術院校,部分從海外留學回國任教,具有豐富的教學和實踐經驗,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均有建樹:兩位教授進入中國建國70年“2019亞太空間設計領軍人物”行列;一位教師奪得由中國音樂家協會主辦2019年第十二屆中國金鐘獎(美聲);多人參加并獲得過國內外藝術創作展、藝術表演和學術研究等方面的大獎。教師團隊設計的方案在2019年廣東省第十屆大運會會標、會旗、會歌的全國性征集比賽中中標,并完成大運會整體VI系統設計工作。學院的學科建設發展日新月異,目前有省級“南粵古驛道藝術文化研究中心”,校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粵港澳大灣區歷史文化遺產活化與利用研究中心”,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文化建設,簽署戰略合作基地36個。2019年學院組織召開了“首屆中國歌劇發展論壇”與“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藝術教育創新發展論壇”兩個國際級研討會。學院擁有良好的教學環境,擁有建筑面積達2萬余平方米的藝術大樓,教學設施齊備,有小劇場,若干聲樂、鋼琴教師琴房,聲樂、鋼琴觀摩室,學生琴房,舞蹈排演廳,專業畫室,數碼藝術實驗室,專業攝影室等。在省內外建有藝術類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7個,畢業生就業率高,就業層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