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就業保障_宿遷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招生章程
六、就業保障
1、時代發展與國家戰略布局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行動綱領和發展藍圖作出要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大戰略部署,這為中國互聯網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未來三十年,中國互聯網發展大有可為,相關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光明。
隨著“互聯網+”的興起,政府和企業都需要更多的“互聯網+”型人才。學院根據“互聯網+”時代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開設與社會要求的人才標準相匹配的新興專業,研究、制定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努力培養“互聯網+”應用型人才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與創業競爭力。
2、“雙師型”師資隊伍
學院努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聘請企業擁有多年技術經驗的專家和管理人員為學生授課。將他們具備的扎實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以及結合從生產一線獲取的先進技術與管理經驗、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等,通過各種貼近現實的教學方法,模擬或再現職業情境,突出應用;通過專業授課、實訓、實習、特定的職業活動等方式,使學生掌握就業崗位所需的應用技術和職業技能。
3、創新的教育教學管理模式
學院在人才培養模式、教學管理改革、評價方式改革方面采取“單科精進接力”、“成就驅動教學法”、“綜合考試制度”以及“學生自主管理制度”,有效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保障教師的教學質量,從而為學生高水平、高薪資就業打下了堅實的知識基礎。
4、教師崗位績效考核制度
學院把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業情況作為對教師主要績效的考核內容,與教師的評級、獎懲、工資福利掛鉤,增強教師的責任意識、質量意識,切實保證教育質量符合就業標準。
5、產學融合的新型辦學模式
學院與企業深度合作,把產業發展需要的技術人才標準作為培養標準,通過課程標準化、模塊化、實戰化使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接受真實的操作技能培訓,積累專業技術經驗,提升職業素養,保證向企業輸送適用的人才。
學生畢業后,學院為每名畢業生提供一年“扶上馬,送一程”的就業服務與崗上支持,即根據畢業生專業能力制定就業分配預案,拓展多家備選企業、匹配相應就業崗位,并在筆試能力、面試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技術能力等方面做好培訓和就業指導工作。學生就業后,就業指導專家對畢業生還要進行一年的技術跟蹤服務,為學生穩定就業保駕護航。
6、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
學院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文化育人。學院把立德樹人作為德育工作的核心內容,追求“快樂、新生、奉獻”,把“潛力無限、感恩奉獻、正確歸因、內方外圓”的行為理念滲透到對學生思想品德、文化素質以及職業素養的教育過程中,讓學生在發展才智的同時,不斷健全自己的人格,成為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優秀職業人。
7、打造學生的三大實力
學院通過“教學完全標準化”使學生在真實的職業環境中,積累經驗,形成高效工作的硬實力;通過實施學生“完全自主管理”,文化育人,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管理,形成管理思想、引領團隊、達成目標的軟實力;通過“實訓完全標準化”,組織專家團隊,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與崗上支持,使學生具備突出自身亮點的就業巧實力。三大實力集于一身,讓學生憑能力高薪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