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學院簡介
經濟學院與金融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合署辦公,現有:經濟系、國貿系2個系,金融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所2個研究院、所。全院教職工6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9人。經濟學院擁有較強的老中青結合的教學和科研力量,既有知名的老一輩經濟學家,又有近年來嶄露頭角的中青年經濟學者,學術梯隊完整,教研經驗豐富,其整體實力在云南省經濟學界處于領先地位。目前,在校本科生927人,碩士研究生117人,博士研究生25人。
學院現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后流動站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國民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省級精品課程2門: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省級重點專業1個:經濟學;省級特色專業2個: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1門:國際經濟與貿易;省級精品教材1部: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
學院現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授予專業5個:國民經濟學、國際貿易、財政學、區域經濟學、金融學;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被學校列入博士點申報重點建設項目;應用經濟學碩士學位授予專業3個:國民經濟學、勞動經濟學、產業經濟學;理論經濟學碩士學位授予專業5個: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經濟史、經濟思想史、發展經濟學;學士學位授予專業4個: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商務、貿易經濟學。
學院培養的云南第一位應用經濟學博士生順利畢業,通過學位論文答辯。本科教學水平審核評估獲得專家好評。理論經濟學博士點授權已通過云南省初評報送國務院學位辦。應用經濟學博士點通過教育部評估。省級質量工程“卓越經濟人才”項目獲準立項,建成國貿實驗室。
陳昆亭教授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龔剛教授喜獲“云南省第二十一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論文)”一等獎,陳永飛教授被云南省教育廳授予“云南省師德標兵”稱號;袁志剛教授榮獲云南省“首屆高校教師教學大賽”二等獎。
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堅持開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7項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榮獲學校2016~2017學年大學生思想政治主題教育優秀成果一等獎,主題特色教育活動二等獎。做好學生創新創業就業工作,在第十五屆“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謝洋、梁牧、王湛晨等同學獲得全國三等獎,學院謝延慶同學的“共享智能平衡車”創業團隊,榮獲第二屆全國財經類高校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在學校舉辦的首屆大學生創業創新實戰決賽中,學院共有6個項目獲獎,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近三年學院就業率名列前茅分別為100%、98.54%、99.58%。學院話劇《藥方》榮獲學校“五四文藝”匯演一等獎。
學院高度重視畢業生就業工作,充分挖掘自身潛力,全員參與、真抓實干,切實做好學院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學校相關職能部門的關心和指導下,在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通過學生工作隊伍和專業任課教師共同努力,積極推動學院就業工作,2014年-2017年學院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分別為95.89%、96.85%、97 .36%、100%,畢業生就業率較高,就業質量較好。
▲招生專業
一、經濟學專業(云南省重點建設專業、云南省省級特色專業)
特色優勢:經濟學是諾貝爾獎在社會科學中唯一授予的學科,更被譽為“社會科學皇冠上那顆最為璀璨的明珠”。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類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掌握現代經濟學的基本方法,熟悉中國經濟運行與改革實踐,具有國有視野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經濟學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國際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說史、動態優化理論等。
就業及發展:主要就業行業和領域為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銀行,保險和證券等金融領域。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100%,其中“專業相關行業就業85.81%,升學深造10.75%,出國留學1.08%,西部志愿者1.07%,其他1.29%”。
二、貿易經濟專業
特色優勢: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經濟學、管理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與能力,熟悉國內外與商品流通有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慣例,掌握現代商品流通的方法、技術,能在企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及科研機構從事商務管理和運作及教學、科研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貿易經濟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消費經濟學、電子商務與網絡貿易、貿易政策、流通經濟學、服務經濟與服務貿易、供應鏈管理等。
就業及發展:政府機構、事業單位、科研單位、經濟貿易部門、跨國企業、自主創業。2016年開始招生,暫無畢業生。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云南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云南省省級特色專業)
特色優勢:本專業是研究國際貿易發生的原因、國際貿易政策、國際貿易實務、跨國投資以及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關系的一門學科。
培養目標:培養系統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國際經濟和國際貿易的基本理論及技能,了解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歷史、現狀和趨勢,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慣例和政策法規的復合型、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家雙語示范課程)、西方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商務環境、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合作、國際金融等。
就業及發展:主要就業行業和領域為涉外經濟貿易部門、外資企業、合資企業、金融機構、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及政府機構。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100%,其中“專業相關行業就業88.97%,升學深造8.11%,出國留學1.35%,其他1.57%”。
四、國際商務專業
特色優勢:本專業是是國家為適應二十一世紀國際貿易發展需要,增強國家競爭力而設立的學科。
培養目標:培養管熟悉通行的國際商務法規與慣例,具有跨文化人際溝通、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能從事商品與服務貿易業務,國際金融、國際經濟合作及國際企業管理等業務工作的復合應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國際金融(雙語)、國際貿易理論(雙語)、國際貿易實務(英/雙語)、國際市場營銷(雙語)、商務英語、國際商務函電(雙語)、國際商務談判(雙語)、國際商務環境(雙語)等。
就業及發展:主要就業行業和領域為跨國公司、外向型企業、外資企業、涉外經濟貿易部門、金融機構及政府機構。2017屆畢業生年終就業率100%,其中“專業相關行業就業90.57%,自主創業2.38%,其他7.05%”。
▲校友風采
梁牧,經濟學院經濟學專業2012屆畢業生、2018屆碩士研究生畢業生、同年考取云南財經大學應用經濟學博士生。學習期間曾獲國家獎學金、第九屆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校級銀獎、云南省三好學生、云南省優秀畢業生、校級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共青團員、優秀記者、紅云紅河獎學金、學業一等獎學金、學業三等獎學金、第十五屆“挑戰杯”中國銀行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國家三等獎、主持并完成校級課題一項。
感悟:龍脈腳下,盤龍江畔,云財的校園詩情畫意,課堂靈活有趣,課外活動也豐富多彩。通過大學的學習,不僅使我對經濟學有了初步的了解,積累了較為扎實的專業知識,同時也確定了自己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并閱讀了相關經典文獻,為以后的學習和科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經濟學院近六年的學習生活中,云財經濟,已不僅是一個親切的名字,更是一個溫暖的“家”,它見證了我的不斷成長,云財,云財經濟,我們不說再見!
晏子秋,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專業2018屆畢業生。曾任班級班長,學院學生會主席;曾被評為優秀學生干部;曾獲學校綜合獎學金。
感言:從小便堅信只有努力就一定有回報,所有不好的結果不是能力不夠,只是努力的還不夠。所以,她一直鍛煉自己獨立自強的品格,保持著熱情去對待每一天的生活。秉承著這個信念,在進入大學之后,一直積極參加各項活動,學習各類新知識,力求在各個方面鍛煉發展自身。在大學里,參加了學院的主持人大賽并獲得一等獎,之后多次擔任各類大型活動的主持人,如歌手大賽、辯論賽、化裝舞會等,進一步鍛煉了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同時,積極學習了茶藝的相關知識,考取了國家高級茶藝師。在體育方面,也帶領班級同學獲得籃球賽團體優秀獎,在校園心理情景劇比賽中自主完成編導拍攝和剪輯的工作,獲評“優秀工作者”,努力做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一直堅信學習才是大學生最重要的內容。在學習上,她努力刻苦,認真聽講,自主鉆研課本知識,三年綜合成績名列班級第三,多次獲得學校綜合獎學金。她也不僅僅局限在書本的學習內容,在課外自主學習了會計師證券和雅思英語等知識,力求從多方面充實自己。
一直擔任著班長一職,在學習上幫助大家營造良好氛圍的同時,生活上給予同學們很多的幫助,且多次開展班級活動,帶領全班同學積極主動的參與學校學院的各類活動,豐富大家的校園文化生活。曾擔任學院學生會主席一職,組織舉辦了學院“迎新晚會”、“歌手大賽”、“辯論賽”等各項活動,領導溝通學生會成員之間的合作交流,獲得“五四文藝匯演一等獎”、“運動會團體第四名”等多項優異成績。在工作上認真負責,主動承擔責任,多次獲得優秀學生干部的稱號,獲得老師與同學們的一致認可。
經濟學院課堂教學
實習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