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8年高職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專業技能考試說明
一、編寫說明
根據云南省招生考試院《云南省 2018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本、專科招收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畢業生試行辦法》。由云南財經大學編寫《云南省2018年高職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專業技能考試說明》。
高職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招收旅游管理類、經濟管理類中職應(往)屆畢業生。本說明適用于參加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高職本科招生考試的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畢業生。
二、考試形式、范圍、題型、分值及時間
(一)考試形式
考試采用筆試+面試方式進行。筆試采用機考或紙質試卷(答題卡作答)的形式,首選機考,紙質試卷(答題卡作答)備用。筆試結束后,根據筆試成績從高至低按招生名額的1:2進入面試。
(二)筆試范圍、題型及分值
筆試范圍為管理學原理、經濟學基礎、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專業基礎知識,試卷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判斷題三種;筆試總分150分。
(三)面試題型及分值
面試主要測試學生人文素養、公民素質與科學思維,創新想象發展潛質,口頭表達能力,禮儀素養,技能(特長)展示;面試采用口頭回答問題、現場展示的方式進行;面試總分150分。
(四)考試時間:筆試時間,120分鐘;面試時間,每人10分鐘。
三、筆試題型
題型 | 題量 | 分值 | 所占比例 |
單項選擇題 | 60 | 60 | 40% |
多項選擇題 | 25 | 50 | 33% |
判斷題 | 20 | 40 | 27% |
四、考試內容
內容 | 分值 | 所占比例 |
旅游管理 | 50 | 33% |
酒店管理 | 40 | 27% |
管理學原理 | 40 | 27% |
經濟學基礎 | 20 | 13% |
五、筆試題難易度
內容 | 分值 | 所占比例 |
容易 | 65 | 44% |
中等 | 35 | 23% |
較難 | 50 | 33% |
六、面試考核內容
項目 | 分 值 | 所占比例 |
人文素養公民素質與科學思維 | 50 | 34% |
創新想象與發展潛質 | 40 | 27% |
口頭表達能力 | 20 | 13% |
禮儀素養 | 20 | 13% |
技能(特長)展示 | 20 | 13% |
七、考核知識要點
根據云南省招生考試院《云南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本、專科招收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畢業生試行辦法》編寫本大綱。高職本科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專業招收旅游管理類、經濟管理類的中職應(往)屆畢業生。本大綱適用于中職專業為旅游管理類、經濟管理類、高職本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專業的中職畢業生進行專業技能測試。考核知識點如下:
第一部分 筆試知識考核要點
一、 旅游管理知識考核要點
(一) 旅游活動的歷史發展
1.旅游的起源與古代旅游的發展
2.近代旅游和旅游業的開端
3.現代旅游的興起
4.國家旅游業的歷史發展
(二) 認識旅游活動
1.旅游活動的界定
2.旅游活動的類型
3.現代旅游活動的特點
4.旅游活動狀況的基本測量指標
(三)旅游者
1.旅游者的界定
2.決定個人旅游需求的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
3.旅游者的類型及需求特點
4.旅游者的形成條件
(四)旅游資源
1.旅游資源的類型
2.旅游資源的評價與開發
3.旅游資源的保護
(五)旅游產品
1.旅游產品的概念
2.旅游產品的構成
3.旅游產品的類型與特征
4.旅游產品的開發
(六) 旅游業
1.旅游業的概念
2.旅游業在促進旅游活動發展中的作用
3.旅游業的性質與特點
4.旅游業的構成
(七)旅游業中的主要經營部門
1.旅行社行業
2.飯店與住宿業
3.旅游交通
4.旅游景點
5.旅游娛樂
6.旅游購物
(八) 旅游市場
1.旅游市場的概念
2.旅游市場細分
3.全球國際旅游市場基本狀況
4.我國的入境旅游市場
5.我國的國內旅游市場
6.我國居民的出境旅游
(九) 政府調控與旅游組織
1.政府對旅游發展的干預
2.國家旅游組織
3.我國旅游業中的非營利組織
4.國際旅游組織
(十)旅游政策法規
1.旅游政策與法規概述
2.解讀《旅游法》
3.旅行社法規和導游人員法規
4.旅游者合法權益保護法規
(十一)旅游的影響
1.旅游的經濟影響
2.旅游促進經濟發展的理論依據
3.旅游的社會文化影響
4.旅游的環境影響
(十二)旅游可持續發展
1.旅游可持續發展的背景
2.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容
3.旅游可持續發展與生態旅游
4.旅游發展新趨勢(全域旅游、智慧旅游、低碳旅游和文明旅游)
參考文獻:
1.李天元 旅游學概論 (第七版),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年9月
2.程道品、劉麗萍 旅游學概論 (第二版)(21世紀高職高專精品教材·旅游類),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2年8月
3.鄧愛民、孟秋莉 旅游學概論 (十三五規劃教材),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年4月
二、酒店管理知識考核要點
(一)酒店業發展概況
1.世界酒店業發展概況
2.中國酒店業的發展概況
3.酒店集團與酒店品牌
4.酒店發展趨勢與多元化業態
(二)酒店的基本類型、等級及經營模式
1.酒店的不同類型劃分及其代表性酒店
2.國外酒店等級劃分
3.我國的酒店等級制度
4.酒店的主要經營模式
(三)現代酒店的功能、要求與布局
1.酒店的基本功能與要求
2.酒店的布局
(四)酒店管理的基礎理論
1.科學管理理論
2.行為科學理論
3.現代管理理論
(五)酒店管理職能與組織結構
1.酒店管理職能
2.酒店組織機構的構成
3.酒店組織機構類型
4.酒店的主要職能部門業務、功能
(六)酒店文化管理
1.酒店企業文化的類型和功能
2.酒店企業文化建設
3.國際酒店跨文化管理
(七)酒店服務與管理
1.前廳服務與管理
2.客房服務與管理
3.餐飲服務與管理(含中餐、西餐、酒水知識、酒吧經營與管理)
(八)酒店服務質量管理
1.酒店服務質量管理方法
2.酒店賓客關系管理
(九)酒店人力資源管理
1.招聘管理
2.培訓管理
3.績效管理
4.薪酬設計
(十)酒店財務管理
1.酒店財務管理的概念、組織與目標
2.酒店成本費用管理
3.酒店收入與利潤管理
4.酒店財務分析
(十一)酒店物資管理
1.酒店物資管理內容
2.酒店物資管理模式
3.酒店物資采購、驗收、倉儲
(十二)酒店設備管理
1.酒店設備分類
2.酒店設備維護、保養、使用管理
(十三)酒店營銷管理
1.酒店市場營銷策略
2.酒店市場競爭戰略
3.酒店新型營銷理念
(十四)酒店公共關系管理
1.酒店公共關系管理的內容與方法
2.酒店形象設計與塑造
3.酒店危機管理
(十五)酒店信息管理
1.酒店信息的概念、屬性、作用
2.酒店管理信息系統
3.“互聯網+”背景下的酒店業
(十六)酒店收益管理
1.收益管理在酒店的應用
2.酒店收益管理發展現狀及前景展望
(十七)酒店安全與衛生管理
1.酒店安全管理的意義、特點、方法
2.酒店公共區域、餐飲、客房衛生管理
(十八)酒店從業人員行為規范
1.酒店從業人員儀容、儀表、儀態
2.酒店從業人員禮節、禮貌
參考書:
1.劉偉.酒店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2.鄭向敏.酒店管理(第三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3.馬繼剛.酒店管理.中國旅游出版社,2016.
三、管理學原理知識考核要點
(一)概論
1.管理的概念、分類和作用
2.管理的性質與職能
3.管理主體——管理者
4.管理者的素質及能力要求
(二)管理學的基本理論
1.管理學的產生及發展
2.中國管理理論
3.西方管理理論
4.現代與當代管理理論
(三)管理的原理與方法
1.管理的原理
2.管理的方法
(四)管理實施的要素
1.管理者
2.管理對象
3.管理環境
4.組織文化
(五)計劃職能
1.計劃概述
2.計劃的程序與方法
3.戰略管理
4.目標管理
5.計劃的工具與技術
(六)組織職能
1.組織概述
2.組織結構設計
3.管理組織形式的選擇
4.團隊組織
(七)領導職能
1.領導概述
2.激勵
3.溝通
( 八)控制職能
1.控制概述
2.控制的類型
3.控制的方法
4.控制的過程
(九)管理創新
1.創新概述
2.管理創新
參考書:
1.趙蕾、劉濤、胡輝、王琳、張勇管理學原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年08月
2.于珊 管理學原理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
3.由建勛 管理學基礎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5年7月
四、經濟學基礎知識考核要點
(一)引論
1.什么是西方經濟學
2.現代西方經濟學的由來和演變
3.西方經濟學企圖解決的兩個問題
4.對西方經濟學應持有的態度
5.為什么要學習西方經濟學
(二)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1.微觀經濟學的特點
2.需求曲線
3.供給曲線
4.供求曲線的共同作用
5.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
6.運用供求曲線的事例
(三)效用論
1.無差異曲線
2.預算線
3.消費者均衡
4.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四)生產論
1.短期生產:一種可變生產要素的生產函數
2.長期生產:最優生產要素組合的選擇
(五)成本論
1.成本的概念
2.短期成本曲線
3.長期成本曲線
(六)完全競爭市場
1.完全競爭廠商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2.利潤最大化的均衡條件
3.完全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和短期供給曲線
4.完全競爭廠商和行業的長期均衡
(七)不完全競爭的市場
1.壟斷
2.壟斷競爭
3.寡頭
4.不同市場的比較
(八)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1.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2.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3.從廠商的需求曲線到市場的需求曲線
4.對供給方面的概述
5.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率的決定
6.土地的供給曲線和地租的決定
7.資本的供給曲線和利息的決定
8.洛倫茲曲線和基尼系數
(九)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
1.一般均衡
2.經濟效率
3.交換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4.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5.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條件
6.完全競爭和帕累托最優狀態
7.社會福利函數
(十)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1.壟斷
2.外部影響
3.公共物品
4.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
(十一) 國民收入核算
1.宏觀經濟學的特點
2.國內生產總值
3.核算國民收入的兩種方法
4.從國內生產總值到個人可支配收入
5.國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6.名義GDP和實際GDP
(十二)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
1.均衡產出
2.凱恩斯的消費理論
3.關于消費函數的其他理論
4.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
5.乘數論
6.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
7.三部門經濟中各種乘數
8.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十三) 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
1.投資的決定
2.IS曲線
3.利率的決定
4.LM曲線
5.IS-LM分析
6.凱恩斯的基本理論框架
(十四)宏觀經濟政策
1.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以及經濟政策影響
2.財政政策及其效果
3.貨幣政策及其效果
4.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十五)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
1.總需求曲線
2.古典總供給曲線
3.凱恩斯總供給曲線
4.常規總供給曲線
5.總需求和總供給模型對現實的解釋
(十六) 失業與通貨膨脹
1.失業的描述
2.失業的經濟學解釋
3.失業的影響與奧肯定律
4.通貨膨脹的描述
5.通貨膨脹的原因
6.通貨膨脹的經濟效應
7.失業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十七)國際經濟的基本知識
1.國際貿易理論的發展概述
2.貿易保護的影響和理由
3.有關傾銷的基本知識
4.匯率和匯率制度
5.國際金融體系的演變
6.政府調節國際經濟往來的措施
(十八) 經濟增長和經濟周期
1.國民收入長期增長趨勢和波動
2.世界各國的經濟增長
3.經濟增長的四個輪子
4.新古典增長模型
5.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
6.經濟周期的含義與特征
7.經濟周期理論簡述
參考文獻:
1.高鴻業 經濟學基礎 (21世紀經濟學系列教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6年8月
2.華桂宏 經濟學基礎(第2版)(21世紀高職高專規劃教材·財經類專業基礎課系列)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6年6月
第二部分 面試考核項目
(一)人文素養、公民素質與科學思維
1.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認識與理解
2.對職業道德與職業精神的認識
3.對時事政治的關注情況
4.邏輯思維能力
5.發散思維和創新思維能力
(二)創新想象發展潛質
1.專業了解程度
2.專業熱愛程度
3.職業生涯規劃
(三)口頭表達能力
1.發音
2.語調
3.表情
4.流暢度
(四)禮儀素養
1.儀表、著裝
2.禮貌、禮節
3.走姿、站姿、坐姿
(五)技能(特長)展示
1.有無技能(特長)
2.展示效果
3.技能(特長)與專業學習的關系
職業技能考核面試評分表 | ||||
考生抽簽號: 測評專家簽字: | ||||
考核項目 | 分值 | 評分等級 | 評分標準 | 得分 |
人文素養 公民素質 科學思維 | 50 | 優秀(50—41) | 理解準確,回答全面、系統,結合實際 |
|
良好(40—31) | 理解準確,回答全面、系統,未結合實際 | |||
中等(30—21) | 理解準確,回答不夠全面、系統,未結合實際 | |||
一般(20—0) | 理解基本準確,回答不夠全面、系統,未結合實際 | |||
創新想象 發展潛質 | 40 | 優秀(40—31) | 了解專業,熱愛專業,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回答問題富有創造性的見解和認識 |
|
良好(30—21) | 了解專業,熱愛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欠明確,回答問題有創造性的見解和認識 | |||
中等(20—11) | 對專業欠了解,熱愛專業,職業生涯規劃欠明確,回答問題有一定創造性的見解和認識 | |||
一般(10—0) | 對專業欠了解,對專業熱愛程度不高,職業生涯規劃欠明確或無職業生涯規劃,回答問題無創造性的見解和認識 | |||
口頭表達能力 | 20 | 優秀(20—19) | 語音語調準確,表情自然,語言流暢 |
|
良好(18—17) | 語音語調準確,表情自然,語言欠流暢 | |||
中等(16—15) | 語音語調不夠準確,表情不夠自然,語言欠流暢 | |||
一般(14—0) | 語音語調不夠準確,表情不夠自然,語言欠流暢 | |||
禮儀素養 | 20 | 優秀(20—19) | 儀表端莊,著裝得體,禮貌、禮節規范,走姿、站姿、坐姿標準 |
|
良好(18—17) | 儀表端莊,著裝得體,禮貌、禮節規范,走姿、站姿、坐姿欠標準 | |||
中等(16—15) | 儀表端莊,著裝得體,禮貌、禮節欠規范,走姿、站姿、坐姿欠標準 | |||
一般(14—0) | 儀表端莊,著裝欠得體,禮貌、禮節欠規范,走姿、站姿、坐姿欠標準 | |||
技能(特長)展示 | 20 | 優秀(20—19) | 有技能(特長),展示效果好,技能(特長)與專業關系密切 |
|
良好(18—17) | 有技能(特長),展示效果一般,技能(特長)與專業關系密切 | |||
中等(16—15) | 有技能(特長),展示效果一般,技能(特長)與專業關系不密切 | |||
一般(14—0) | 有技能(特長),展示效果差,技能(特長)與專業關系不密切 | |||
總分 |
| |||
考場秘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