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學2017年山西省招生錄取情況 2017-07-23 07:15:00 招生錄取情況。青海大學今年在山西省投放普通本科招生計劃40人,涵蓋機械類、植物生產類、臨床醫學等23個專業。7月20日實際錄取41人,完成招生計劃102.5%,錄取最高分525分,最低分490分,平均錄取分數499分,高出該省分控線18分。 生源情況。 圖1 近4年山西省錄取分數對比分析 圖2 近4年山西省錄取平均分超出分控線情況 圖3 近4年山西省招生計劃完成情況 從圖1看,山西省分控線呈逐年下降趨勢;從圖2看,錄取平均分超分控線呈上升趨勢,生源質量穩步提高;從圖3看,歷年均完成招生計劃,且生源數量比較充足。說明青海大學在該地區的認可度和聲譽度逐年遞增。 山西省產業發展定位。緊跟國際國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前景,立足省內現有產業發展基礎和技術創新能力,集中力量重點發展九大產業。 一、高端裝備制造業。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龍頭企業帶動作用,深度融合精密機械、電子信息等高新技術成果,培育壯大軌道交通裝備、高端重型機械裝備、智能煤機裝備、數字化紡機裝備產業,實現成套裝備的智能化、高端化和網絡化,加快推動“山西制造”向“山西智造”轉變,努力建設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 二、新能源產業。依托風能和太陽能的資源優勢和光伏、風電的產業基礎,加快完善產業鏈,推進風電、光伏產業規模化、集群化;利用電力大省的優勢,大力推進智能電網建設的發展;因地制宜開發生物質能、地熱能,力爭到2020年,風電、光伏、煤層氣發電裝機總容量分別達到1800萬千瓦、1200萬千瓦和700萬千瓦。 三、新材料產業。以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為依托,做大資源類深加工新材料產業規模,推進新興新材料產業化發展,發展新材料特色產業園區,研發一批市場前景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材料產品,加快推進新材料產業向高端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 四、節能環保產業。大力發展高效節能、先進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的新裝備和產品,積極發展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低碳技術,擴大資源綜合利用、廢舊消費品再利用和節能環保服務產業規模,培育一批年產值超億元的節能環保企業,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為我省重要的新興支柱產業。 五、生物產業。以重點企業、技術產品、醫藥園區、重點項目為載體,通過兼并重組、產業聯盟等方式,做大做強原料藥、中成藥、化學藥品制劑、生物藥品、衛生材料及醫藥用品制造,推動生物產業快速發展。 六、煤層氣產業。按照全省提出的“11265”煤層氣產業開發布局,大力構建“一核一圈多環”管網格局,加快下游市場利用步伐,全力推進煤層氣產業健康、安全、高效、可持續發展。 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充分發揮省內技術、人才優勢,集中力量重點突破,著力抓好工業化與信息化“兩化融合”,進一步提升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鼓勵和支持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推動相關產品產業化和示范應用,在做大產業規模的同時,加快促進產業向高端、融合應用方向發展。 八、新能源汽車。以電動汽車、甲醇汽車、燃氣汽車為重點,以產業帶市場、以市場促產業,構建創新能力強、產業化水平高、市場應用規模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格局。 九、現代煤化工產業。立足現有資源條件,以提高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為方向,充分發揮示范工程的重要作用,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高起點、高標準、科學有序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打造現代煤炭工業升級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