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報考指南:如何了解一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宋婧博
如何了解一所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宋婧博
隨著各種移動終端的普及,如今獲取信息要比以前容易得太多。可是面對事關前程的高校有關信息,考生和家長不得不緊張起來,面對網絡上蕪雜的信息,必須獲得可靠的第一手信息,才能為考生提供有效的報考參考。
獲得高校相關信息途徑很多,高校、各級招生考試部門、中學、社會機構和媒體均會發布相關信息,但最真實可靠的信息還是高校主動發布的信息,本文主要從高校招生章程、高校官網和高校招生網站、高校招生辦公室和招生組等方面談談如何有效獲取關于高校的可靠信息。
·高校招生章程
高校的招生章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有關規定制訂,是高校招生工作的綱領性文件和依據。是高校向社會公布有關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經主管部門依據國家有關法律和招生政策規定核定后方能向社會公布,一經公布高校不能擅自更改。
招生章程主要內容包括:高校全稱、校址,層次(本科、專科),辦學類型(如普通或成人高校、公辦或民辦高校或獨立學院、高等專科學校或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等),招生計劃分配的原則和辦法,預留計劃數及使用原則,專業培養對外語的要求,身體健康狀況要求,錄取規則(如有無加試要求、對加分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及投檔成績相同考生的處理、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辦法等),學費標準,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及有關程序,頒發學歷證書的學校名稱及證書種類,聯系電話、網址,以及對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市)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科目要求、選考科目要求和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材料的使用辦法等。通過了解這些信息,就會對高校的層次和錄取政策等信息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對高校的報考準備工作也有了方向和規范。
下面我們以《中國政法大學2017年招生章程》中的部分章節為例,來看看如何通過章程了解一所高校。
章程第二章對學校全稱、招生代碼、辦學性質、辦學層次、辦學類型、學習形式、頒發證書、辦學地點和培養模式做了規定,我們能從中發現許多有用信息。從這一章我們可以知道中國政法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985’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和“2011計劃”項目重點建設高校,學校的層次一目了然。通過本章對培養模式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中國政法大學擁有雙專業雙學位培養模式、輔修專業培養模式、雙學位加碩士連讀培養模式等在基準培養模式之外的多種選擇,可以知道法學(法學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班)培養模式、法學(涉外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實驗班)培養模式、經濟學(成思危現代金融菁英班)培養模式、法學(虛擬建制實驗班)培養模式、國內國(境)外名校交流交換培養模式等多種獨具特色的培養模式,也知道了中國政法大學法學專業與其他學校不同的培養模式:學校根據學院的師資規模、學生規模,將法學專業的學生隨機分至民商經濟法學院、國際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學習,適用同一培養方案。法學專業學生報考研究生時,不受所在學院的限制,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不同的研究方向進一步深造。
章程的第五章對中國政法大學的招生錄取政策做了詳盡規定,這是考生報考一所學校是除了專業選擇之外最應該關注的內容。本章規定了學校的調檔比例、志愿征集規則、專業分配原則、同分考生比較原則、體檢要求、高考加分認定原則、語種及口語要求和部分省市的特殊政策規定。
章程的最后一部分,是對學費、獎助學金、轉專業辦法和咨詢方式、監督渠道的規定,這些對考生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規定。
考生和家長要盡早了解高校的招生章程,通過對比不同高校來掌握各個學校的招生政策。需要說明的是,除了通過閱讀章程,發現我們需要的信息,我們也要了解不能被學校錄取的限制因素,如體檢要求、單科成績要求等等,避免出現上線退檔(上線退檔是指考生的高考分數達到了所填報學校的投檔線,省招辦按照規定向學校投放考生電子檔案,學校審閱電子檔案后因某種原因認為不宜錄取,予以退檔的情況)。
除了統一的本科招生章程,高校還會發布若干種類型的招生簡章,如高校專項招生簡章、高水平藝術團招生簡章、高水平運動隊招生簡章、保送生招生簡章、藝術類招生簡章等。這類簡章中是學校對某一種招生類型的特殊規定,一般包含招生計劃、招生專業、報名條件、報名方式、測試形式與內容、錄取優惠政策以及咨詢與監督途徑等內容。考生報考上述招生類型之前,也需要認真閱讀招生簡章,而不應僅僅是聽信口耳相傳和社會機構的商業推送。
考生可以從多種渠道了解高校招生章程,最為精準的來源還是高校的招生網站。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了解高校的第二條重要途徑:是高校官網和高校招生網。
·高校招生網站和高校官網
高校招生網站是高校向社會發布招生信息的平臺,關于招生的所有相關內容一般都可以在高校的招生信息網站找到,這是考生獲取招生章程、學院與專業設置、招生計劃、各省錄取分數和排名資料、招生工作進度、公示信息、高校招生宣傳安排及聯系方式等與招生相關的信息的最便利、最可靠方式,還可以了解高校大事、校園生活、就業情況、校友風采和高校組織的面對高中生的活動。
高校官網是高校向社會發布高校信息、展示高校風采的重要窗口,也是考生和家長了解信息的重要信息來源。通過瀏覽高校網站,可以獲得高校招生網站之外的校史校情、師資與科研力量、本科與研究生人才培養和各個學院的具體信息等補充信息。對某個專業特別感興趣的考生,可以登陸相關學院瀏覽信息。
除此之外,高校和招生辦公室的微博、微信公眾號等,都是考生獲取第一手可靠信息的來源,應予以重視。
·高校招生辦公室和招生組
考生通過上述兩種方式,可以獲得關于高校的基本信息,通過聯系高校招生辦公室和招生組,則可以獲得更有針對性的指導,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招生咨詢。
聯系高校招生辦公室和招生組的方式有很多,包括當面咨詢(包括咨詢會和中學走訪)、電話咨詢、郵箱咨詢、網上咨詢平臺咨詢和微博、微信公眾號的留言咨詢等等,這些聯系需要考生到高校招生網站查看獲取。
招生組是部分高校派駐到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宣傳組織,規模大小不等。招生組一般會深入本省的各中學,參加本省的各種咨詢會,為招生辦公室提供本省的具體情況,提出分數預測建議。由于站在招生咨詢的前線、直接面對考生,招生組為考生提供的指導顯得更加便捷、個性化。
需要說明的是,聯系高校招生辦公室和招生組之前,建議考生對學校和感興趣專業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帶著問題咨詢,可能會獲得更好的咨詢效果,幫助考生提升報考水平。
·其他渠道
除了有針對性地研究一所高校,一些有影響力的門戶網站和媒體所發布的信息也可以參考。
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是發布最新高考招生政策、發布經上級主管部門審核通過的高校招生章程、公示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學生名單的全國統一平臺,值得每一位考生關注。陽光高考信息平臺每年會組織統一的網上咨詢,這是考生難得的咨詢機會,應積極加以利用。
部分有影響力的門戶網站和媒體會組織招辦主任訪談類的活動,或文字專訪或錄制視頻,考生可有選擇地收看。
各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下屬的各種招生考試類的雜志、報刊,考生接觸較多,也是獲得高校信息的來源。這些雜志、報刊有時會按照專題整理相關的高校、專業,是考生橫向比較各個學校、了解某一專業(類)的好機會。
·寫在最后:自主報考、科學報考、理性報考
以上簡單地介紹了幾種重要的、可靠地了解一所大學的途徑。面對高考志愿填報這種大事,還是要講究信息的權威性,要參考正規發布、來源明確的信息。
在招生宣傳工作實際中,我們發現,無論是在現場咨詢還是電話咨詢,家長“代勞”的情況較為普遍。作為關系自身發展的大事,我們給考生提出自主報考、科學報考、理性報考的建議。
自主報考:在高考志愿填報的過程中,不少考生服從家長的安排。家長的苦心值得每一位考生尊重,但時間緊張不是考生不主動的理由。其實,在高考結束后到分數公布前,是研究志愿報考的黃金時段,考生完全有時間自己來研究高校。有時,家長和考生的出發點并不一致,專業選擇時,考生要主動研究,結合家長建議作出選擇。
科學報考:網絡信息紛繁蕪雜,考生不要一味依賴網上流傳的各種報考攻略和所謂的“總結帖”,還是要主動地、有目標地研究高考平行志愿的投檔規則和高校發布的信息,為自己打造獨家的“報考攻略”。我們曾見某網絡“紅帖”弄混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工程大學,簡直誤人子弟。
理性報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考生進入大學后平穩發展的基礎。考生要根據個人興趣、專業學習難度、專業發展前景、學校層次與區位、錄取分數等因素,作出理性判斷,而不僅僅是盲目跟風報考。更不可圖省事,將志愿胡亂填寫一通,只能貽誤自身。
最后有兩句話送給考生:“有志者、事竟成”,“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祝愿各位考生夢想成真,早日考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