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采取多種培養模式 滿足學生個性發展
厚德博學、經濟匡時,96年薪火相傳,上海財經大學堅持“德育為先、素質為本、能力為重”的育人原則,致力于培養具有財經特色的高層次創新人才,促進學生“知識、能力、人格”全面發展。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要,培養高質量的創新型人才,上海財經大學注重與國際接軌,實行多種培養模式,為學生提供多種機會、多種選擇。
一、實行學分制,滿足學生個性發展需求
上海財經大學實行學分制管理,經過十多年的實踐,現已經逐漸完善。根據學分制的規定,學生可以有四大選擇權。第一,學生可以根據學分制實行彈性學制。學校按四年學制制定彈性教學計劃,按彈性教學計劃學生一般在四年內完成學業畢業。凡提前完成學業,取得相應學分,符合畢業條件的學生可以提前一年畢業。學生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延長在校學習期限,最長可以延長兩年。第二,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教學計劃中把課程分為必修課和選修課,對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學生可以自主選擇課程。第三,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專業或專業方向。學生報考上海財經大學,可以自主填報專業或專業方向。某些學科專業,學生入學后,根據規定還可以選擇專業方向。大一結束后,學業優秀的學生可再次自主選擇專業。第四,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授課教師。上海財經大學學分制實行教師掛牌上課,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老師。目前,已經有約75%的課程實行了教師掛牌上課。
二、實行雙專業、雙學位制,培養復合型人才
上海財經大學在本科生中實行雙專業、雙學位制。學生除主修專業外,成績較好,學有余力,符合學校的有關規定,可以從第三學期起自主選修上海財經大學設置的第二專業。在學期間完成主專業和第二專業規定的學分,成績合格,學校發給主修專業畢業證書和第二專業證書;如果符合學位管理條例規定的條件,學校發給主修學位和第二學位證書。
三、加強校際合作,實行跨校選修和跨校輔修
上海財經大學與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等10所大學實行東北片高校聯合辦學,實行跨校選修和跨校輔修制。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自主選讀這些高校為聯合辦學開設的選修課和輔修專業。聯合辦學各校相互承認其選修課學分,如果學生完成并取得輔修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學分,由輔修專業開設學校頒發跨校輔修專業證書。
四、開展國際化教育,培養外向型人才
上海財經大學重視學生國際化教育。外教授課、雙語及全英語課程開設比例超過10%。海外合作院校已超過40所,遍布北美、歐洲、亞洲、大洋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美國佛羅里達大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等,為本科學生提供多種形式的海外學習機會,
五、開設特色課程,培養創新型人才
通過開設實驗課程、創業教育類課程等特色課程,培養具有實踐動手能力的創新型人才。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每個學生在校期間要完成一定的社會實踐學分,包括本科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千村調查”項目等。
六、創新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開展通識教育、商學平臺課程、大學英語和數學的分類教學改革,夯實學生的數理基礎、人文素養以及計算機和外語能力,打造大平臺、厚基礎和復合型的商學人才培養模式。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批判思維能力及創新思維能力為抓手,積極營造學生獨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創新的良好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歡迎廣大學子進入上海財經大學學習,期待財大校園相見!
上海財經大學教務處處長姚玲珍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