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2017年綜合評價(原推免)招生簡章 ...
一. 學院簡介
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創辦于2010年7月,是經甘肅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由金昌市人民政府和金川集團公司共同出資興建的全日制公立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學院“紫金家園眾創空間”被省科技廳等8個部門首批認定為“甘肅省省級眾創空間”,是全省高職院校僅有的2家眾創空間之一。依托優良的辦學條件,學院累計為社會培養高技能實用型人才2689名,積極面向社會和企業培訓學員和技術人員2100名,培訓自考專升本學生106名。2013年被市委、市政府列為金昌市“循環經濟人才培訓基地”和“人才特區建設試點單位”,2014年順利通過省教育廳首屆畢業生教育質量評估驗收,2015年被評為國家級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2016年被評為“金昌市創新創業孵化基地”。
【辦學條件】
學院位于甘肅省金昌職教城。職教城總占地面積715畝,總規劃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8.7億元。學院占地面積506畝,規劃建筑面積16萬平方米,概算總投資6.2億元。現已建成綜合樓、冶金教學樓、機電教學樓、圖書館、學子食苑、后勤服務樓、體育場以及2棟實訓樓、8棟學生公寓等基礎設施15.1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近18萬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5.5億元(其中金川集團公司投資6000萬元)。
【專業設置】
學院遵循“就業立校、特色強校、合作興學、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以市場為導向,立足金昌、輻射全省、面向全國,重點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技術人才。現設地礦與建筑工程系、冶金與材料工程系、化學工程系與機電工程系,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以采、選、冶專業為主,化工、機電、建筑、園林等門類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學院開設8個大類,共27個專業。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204名,其中:在編教職工169名(教授1人,副高以上職稱23名、中級職稱46名,博士后1名、碩士49名),外聘兼職教師35名,79名教師通過雙師認定,雙師素質教師占專任教師比例達80%,建成核心教學團隊7個。學院申報獲批立項科研項目共有58項(其中:國家級 1 項,省級28項,市級12項、院級13 項),申請國家專利3項,獲得資助經費58萬元,在SCI、國家核心等期刊發表論文155篇(其中:SCI1篇,國家核心期刊9篇,省級刊物145篇)。學院完成項目《等離子堆焊在高合金模具軋輥修復中的應用研究》榮獲第八屆全省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二等獎,并榮獲金昌市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一等獎;完成項目《面向行業需求,構建以物聯網研究活動為核心的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榮獲2015年甘肅省教學成果獎。
【實訓條件】
已建成校內實訓基地10個、校外實訓基地52個、專項實訓車間、實訓室共32個,計算機仿真實訓室4個,校內實訓工位1320個,裝配了總價值2037萬元的各類實訓設備,包括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單槽浮選機、高壓電選機、原子吸收光譜儀、紅外光譜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激光粒度儀、電力拖動及電氣控制實訓裝置等大、中型儀器設備460臺,在省內同類高校中處于領先水平。
【技能競賽】
學院現有在校生3318名,其中:資源環境與安全類561人、資源動力與材料類519人、土木建筑類749人、裝備制造類1088人、生物與化工類401人。學院共舉辦3屆涵蓋工程測量技術、選礦技術、煉鑄技術、數控車床加工等15個專業項目的學生專業技能大賽,參加比賽累計2800人次,表彰獎勵90人次。學院鼓勵師生參加各級職業技能大賽,師生參加國家和省級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優異成績。
【技能鑒定】
學院設有金昌市第八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對內為冶金學院和市理工中專在校學生考取職業資格證服務,對外面向社會開展職業技能鑒定培訓。目前可對化工、機械、電子等行業37個工種開展職業技能鑒定,能夠滿足學院16個專業的職業技能鑒定需求。
【實習就業】
學院堅持地企共建、院企融合的高等職業教育辦學模式,依托金昌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準的礦產開采、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行業優勢,與金川集團公司、蘭石集團、海爾集團公司、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紫金礦業有限公司、八冶建設集團公司等52家大中型企業簽訂了院企合作協議,建立了學生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創造了優越的實習實訓和就業條件,有力促進了產學研結合。與金川集團公司、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天業集團、內蒙古鄂爾多斯冶金集團、青海冷湖濱地鉀肥有限公司等14家企業簽訂了訂單培養協議,累計訂單培養學生1377名。2014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了99%;學院2015屆畢業生就業率94.71%,學院2016屆畢業生就業率為95.20%,位列全省高校前列。
學院如朝陽般冉冉升起,煥發著青春的朝氣,迸發著蓬勃的活力。學院必將以先進的教育理念、全新的管理模式、一流的設施設備、健
全的就業體系為廣大學子成才成長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為甘肅乃至
于全國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高技能實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