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警察職業學院警犬技術專業2016年定向招生簡介
學院名稱:甘肅警察職業學院
辦學類型:全日制公辦普通高等學校
辦學層次:專科(高職)
主管機構:甘肅省公安廳
學院地址: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大沙坪左家灣169號
專業名稱:警犬技術
招生計劃:200名
錄取批次:高職(專科)批(N 段)
一、招生對象
定向培養警犬技術專業的招生對象須為參加201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的省內全日制應屆男性高中畢業生,符合公安院校招生和公安機關錄用人民警察的政治條件和身體條件(具體標準可查詢<甘肅警察職業學院2016年招生章程>),熱愛公安工作,有志于獻身公安事業,自愿報考警犬技術專業、畢業后到基層公安機關工作,在定向單位警犬技術崗位服務8年以上。
考生年齡不超過22周歲(1994年9月1日后出生),未婚,外語語種為英語。
二、志愿填報
報考我院警犬技術定向專業的考生需在甘肅省高等學校招生辦公室網站(http://www.ganseea.cn)第一次填報志愿時(6月25日20:00至27日20:00)進行網上填報志愿。考生按照生源地填報所在生源市(州)定向志愿,不能跨市(州)填報。
三、面試報名、政治審查、面試體檢和體能測試
報考警犬技術專業定向招錄培養的考生,根據省教育考試院提供的報考名單(原則上按計劃數的1:3提供),由我院通知考生登錄甘肅警察職業學院招生就業信息網(http://www.gsjyzs.cn)進行考生面試報名并政審。登錄進入報名系統,進行網上注冊,設置個人密碼,如實填寫個人信息并打印《甘肅警察職業學院考生面試登記表》、《考生承諾書》、《政審介紹信》和《甘肅警察職業學院考生政審表》。并攜帶打印好的《政審介紹信》和《甘肅警察職業學院考生政審表》到在所在市縣(市、區)畢業中學(或鄉、街道辦、社區)、轄區派出所和所在市縣(市、區)公安局進行政治審查。
政審合格的考生于2016年7月16日-18日攜帶準考證、高考成績單、身份證、《甘肅警察職業學院考生面試登記表》、《考生承諾書》和《甘肅警察職業學院考生政審表》根據通知到蘭州指定地點進行面試體檢、體能測試。
四、錄取
報考警犬技術專業定向培養的考生,省教育考試院根據面試、體能測試、政審合格考生名單,按照考生總分從高到低排序,以各市(州)定向培養計劃數進行投檔。達到我省高職(專科)參照分數線的定向培養警犬技術專業考生數量不足時,學院在征求報考非定向公安專業且面試體檢、體能測試、政審合格上線考生本人意見后調劑和補充。定向培養警犬技術專業只錄取男生。
五、教育培養
定向培養警犬技術專業學生報到入學時,與甘肅警察職業學院、省公安廳政治部和定向單位簽訂定向培養協議書,接受培養。學院根據職業能力需要和職業特點,按照應用型、實戰型人才需求,制定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生在校期間的管理辦法,按照教學計劃,安排專業師資和專門的教學訓練場所實施教育培養。在校期間,嚴格按學院在校普通學生進行管理。
六、學生管理和待遇
1、學生入學后,統一著人民警察服裝,實行警務化管理。學生可享受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和學院獎學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可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2、根據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學生學完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經考試考核合格者準予畢業,發給高等學校專科層次畢業證書。
七、考錄分配
定向培養警犬技術專業的合格畢業生,由省公安廳、省公務員局組織進行定向招錄筆試、面試、體能測試、體檢和政審考察,按照當年畢業生總人數5%末位淘汰,確定擬錄用名單。經省公安廳審核,由省公務員局審批下發錄用公務員(公安機關人民警察)通知,占用當地公安機關政法專項編制,按生源地到定向市(州)、縣(市、區)公安機關從事警犬技術工作。違約不到定向單位工作的被錄用人員,不得聘用或錄用到其他機關事業單位,并將違約情況記入考生誠信檔案。
未能如期正常畢業的警犬技術專業學生不得參加定向招錄筆試、面試,自主擇業。
八、收費標準
按甘肅省物價局甘價費﹝1999﹞179號和甘價費﹝2003﹞271號文件規定的標準,學費每生每年4500元,住宿費每生每年按省發改委批準的4人間和6人間標準收取。警服費按財政部、公安部規定的標準收取。
學院招生就業信息網:http://www.gsjyzs.cn
學院招生辦電話:(0931) 5154059 5154266
5154057 5154058
5154056 5154051
5154050
傳真:0931—5154057 郵編:730046
甘肅警察職業學院2016年警犬技術專業定向培養招生計劃數 | |||||||||||
市(州) | 計劃總數 | 縣(市、區) | 計劃數 | 市(州) | 計劃總數 | 縣(市、區) | 計劃數 | ||||
小計 | 文史 | 理工 | 小計 | 文史 | 理工 | ||||||
蘭州市 | 25 | 15 | 10 | 蘭州市 | 5 | 天水市 | 17 | 10 | 7 | 天水市 | 2 |
蘭州新區 | 3 | 秦州區 | 4 | ||||||||
永登縣 | 3 | 甘谷縣 | 2 | ||||||||
榆中縣 | 3 | 張家川縣 | 1 | ||||||||
紅古區 | 3 | 武山縣 | 1 | ||||||||
皋蘭縣 | 3 | 秦安縣 | 2 | ||||||||
西固區 | 5 | 麥積區 | 3 | ||||||||
酒泉市 | 16 | 10 | 6 | 酒泉市 | 4 | 清水縣 | 2 | ||||
肅州區 | 4 | 隴南市 | 17 | 10 | 7 | 隴南市 | 2 | ||||
敦煌市 | 3 | 武都區 | 3 | ||||||||
玉門市 | 1 | 徽縣 | 1 | ||||||||
瓜州縣 | 1 | 宕昌縣 | 1 | ||||||||
肅北縣 | 1 | 西和縣 | 1 | ||||||||
阿克塞 | 1 | 兩當縣 | 1 | ||||||||
金塔縣 | 1 | 文縣 | 2 | ||||||||
張掖市 | 14 | 8 | 6 | 張掖市 | 2 | 成縣 | 2 | ||||
甘州區 | 4 | 康縣 | 2 | ||||||||
山丹縣 | 1 | 禮縣 | 2 | ||||||||
高臺縣 | 2 | 平涼市 | 13 | 8 | 5 | 平涼市 | 2 | ||||
肅南縣 | 1 | 崆峒區 | 3 | ||||||||
民樂縣 | 2 | 涇川縣 | 2 | ||||||||
臨澤縣 | 2 | 莊浪縣 | 1 | ||||||||
金昌市 | 4 | 2 | 2 | 金昌市 | 2 | 崇信縣 | 1 | ||||
金川區 | 1 | 華亭縣 | 1 | ||||||||
永昌縣 | 1 | 靜寧縣 | 2 | ||||||||
白銀市 | 14 | 8 | 6 | 白銀市 | 2 | 靈臺縣 | 1 | ||||
白銀區 | 4 | 慶陽市 | 20 | 12 | 8 | 慶陽市 | 3 | ||||
靖遠縣 | 2 | 西峰區 | 3 | ||||||||
平川區 | 2 | 慶城縣 | 2 | ||||||||
會寧縣 | 2 | 鎮遠縣 | 2 | ||||||||
景泰縣 | 2 | 正寧縣 | 2 | ||||||||
定西市 | 18 | 11 | 7 | 定西市 | 2 | 合水縣 | 2 | ||||
安定區 | 4 | 環縣 | 2 | ||||||||
通渭縣 | 2 | 華池縣 | 2 | ||||||||
臨洮縣 | 2 | 寧縣 | 2 | ||||||||
隴西縣 | 2 | 臨夏州 | 15 | 9 | 6 | 臨夏州 | 3 | ||||
漳縣 | 2 | 永靖縣 | 2 | ||||||||
渭源縣 | 2 | 廣河縣 | 1 | ||||||||
岷縣 | 2 | 和政縣 | 1 | ||||||||
甘南州 | 13 | 8 | 5 | 甘南州 | 2 | 東鄉縣 | 2 | ||||
合作市 | 3 | 積石山縣 | 1 | ||||||||
夏河縣 | 2 | 臨夏縣 | 1 | ||||||||
臨潭縣 | 1 | 臨夏市 | 2 | ||||||||
卓尼縣 | 1 | 康樂縣 | 2 | ||||||||
舟曲縣 | 1 | 武威市 | 11 | 7 | 4 | 武威市 | 2 | ||||
迭部縣 | 1 | 涼州區 | 4 | ||||||||
碌曲縣 | 1 | 天祝縣 | 2 | ||||||||
瑪曲縣 | 1 | 民勤縣 | 1 | ||||||||
嘉峪關市 | 3 | 2 | 1 | 嘉峪關市 | 3 | 古浪縣 | 2 | ||||
定向培養計劃總數 | 200(文史120名,理工8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