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與寧夏大學部校共建的學院,也是寧夏高校中唯一的新聞傳播學院。目前學院按照新聞傳播學大類招生,在大類下設有新聞學(卓越新聞傳播人才)、廣告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三個專業方向。其中,新聞學專業為寧夏回族自治區重點建設本科專業并于2020年獲教育部批準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019年學院獲批自治區普通高校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班。此外,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已于2021年獲得教育部批準設立并將于2022年招生。目前學院還招收新聞與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從1983年創辦新聞學專業至今38年來,學院已為國家培養了2000余名新聞傳播人才,在西部地區積累了較高的知名度與美譽度。培養的學生大多數已經成為當前新聞宣傳系統的中堅力量,其中2名校友榮獲中國新聞界最高獎“長江新聞獎”,30余人次獲得中國新聞獎。
學院現有專職教師2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6人,在讀博士2人;碩士生導師12人;有新聞媒體從業經歷的教師6人;近年來先后有3名教師入選省部級人才工程。學院還以賀蘭山學者崗位引進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單波教授和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前任院長、著名學者杜駿飛教授;每年以“寧夏大學兼職教授”崗位聘請10名區內外傳媒業領軍人物和知名高校教授作為兼職教授來院授課。學院教師目前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省部級教學科研項目20余項,科研經費200多萬元。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和學校的支持下,學院先后投資800余萬元建設了較為完備的實驗平臺,設有綜合機房、攝影技術實驗室、融媒體實驗室、新聞演播室,現有實驗場地總面積560多平方米,能夠滿足平面媒體采編制作、廣播電視節目采編制作、新媒體及融合新聞采編制作、廣告創意與設計等新聞傳播實踐教學的需要。“寧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學實驗樓”正在建設中,建筑面積1.24萬平方米,其中規劃建設新聞傳播實驗室建筑面積4千余平方米,預計2021年10月可投入使用。
在部校共建機制下,學院不斷探索新型傳媒人才培養機制,修訂完成了人才培養方案,學科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新聞采訪與寫作課程》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學界業界互聘交流工作順利開展;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對外交流合作規模不斷擴大。與此同時,學院與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寧夏廣播電視臺、銀川新聞傳媒集團等30多家媒體和機構簽訂了合作共建實習實踐基地協議,保證了學生實習基地的穩定性和專業性。學院還先后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等國內頂尖新聞傳播教研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在研究生保送、學術研究、學生交流、師資培訓、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合作。
學院人才培養質量也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近年來,學院的就業率和升學率均保持在較高水平。每年都有畢業生進入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大學、重慶大學等雙一流高校的新聞傳播類專業深造。學院還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級各類學科競賽和專業比賽,并取得優異成績。
今后,學院將繼續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秉承“尚德、勤學、求是、創新”的校訓,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成長環境,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為培養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全面專業技能、優秀發展潛質的創新型新聞傳播人才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