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選拔推薦學生參加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歆苗計劃”新生訓練營的通知
關于選拔推薦學生參加北京外國語大學
2016年“歆苗計劃”新生訓練營的通知
北外學字[2015]42號
各外國語學校:
為更好地培養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我校于2012年開始組織舉辦“歆苗計劃”新生訓練營,效果突出,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認可。2016年,我校將繼續組織舉辦該訓練營,現將選拔推薦參訓學生的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歆苗計劃”簡介
北京外國語大學“歆苗計劃”是以培養綜合素質高、組織領導能力強、實踐能力強、思維與視野開闊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采取集中培訓和長期養成教育相結合的模式,以課堂學習和工作實踐為主要內容的高層次綜合培養計劃。“歆苗計劃”每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完成本科保送生錄取工作后啟動,在全國范圍內選拔優秀學生。入選的學生將在專業課程學習外,按照“歆苗計劃”培養規劃,定期參加集中培訓,大三年級再次選拔參加“歆苗計劃”海外領導力訓練營和骨干訓練營,完成各項實踐、實習活動。學校將努力為入選的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學習資源,更好的實踐實習指導和更多的國際交流學習機會。
二、主要培養措施
(一)提前報到,定期集中培訓
參訓學生于8月28日(周日)下午到校報到、辦理入住,組成“歆苗計劃”新生訓練營,于8月29日開始參加第一階段的集中培訓,并參與學校迎接新生的各項籌備工作。集中培訓旨在幫助學生拓展思維,開闊視野,盡快適應大學生活,科學規劃自我發展目標,以講座和班集體建設活動為主要形式,將邀請北京外國語大學知名教授學者,社會知名人士專門為學生作主題報告。本科四年期間,將根據學生所處學習階段定期舉行類似的集中培訓。
(二)注重長期養成,全過程優質輔導
“歆苗計劃”新生注重長期養成式教育,讓學生通過實踐鍛煉、交流考察、輔導幫助等方式,獲得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的提升。從新生入校開始直至本科畢業,四年間學校將傾力為其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更好的學習氛圍,配套優秀輔導老師,進行“潤物細無聲”的個性化、全過程、全方位輔導。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加強通識教育,拓寬學生視野。通過名師講座、讀書會等方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強化愛國主義教育。提供赴國內外知名高校交流學習的機會;
二是注重實踐與學習相統一。充分利用北京外國語大學現有的“歆語工程”、北京多語言服務中心、大學生創業中心等平臺,讓學生參與各項實踐活動;
三是配備優秀成長導師。學校將選派一批學生工作經驗豐富、具有職業生涯規劃輔導、團體輔導等專業知識背景、工作能力突出、綜合素質較高的教師擔任新生導師,在整個四年期間指導學生參與各類學習、實踐活動,為學生提供因材施教的成長輔導。
(三)嚴格要求悉心培養,搭建廣闊成長平臺
- 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實行退出制
新生將從課堂表現、實踐實習表現、參與集體活動情況等方面對參訓學生進行定期考評,原則上每學年考評一次,考評成績不合格者將退出“歆苗計劃”。
2.搭建廣闊成長平臺
新生訓練營是學校高層次學生干部的培養基地和重要來源,學校將搭建平臺,讓新生訓練營學員更多地參與學校層面的大學生管理、教育、服務工作;推薦加入校學生會及其他校級學生社團,鍛煉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和領導力;對在培訓中表現突出,連年考評成績優秀者,學校優先推薦免試保送攻讀碩士研究生。
三、新生訓練營學生的選拔和推薦
(一)校內選拔
各學校在本校已獲得2016年保送就讀北京外國語大學本科資格的學生中進行選拔,可推薦學校及名額數量詳見附件1,選拔參考標準如下:
- 學生本人認同“歆苗計劃”培養目標,自愿報名參加;
- 綜合素質過硬,有較強的組織能力,擔任學校主要學生干部;
- 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優先推薦。
(二)推薦報名
經過校內選拔確定推薦人選后,各中學組織推薦學生填寫“歆苗計劃”報名表,學生本人簽字,加蓋學校公章,于6月23日前將紙質版報名表郵寄至報名聯系人地址,并發送電子版報名表至聯系郵箱。經北京外國語大學進一步篩選后,確認入選“歆苗計劃”的學生名單,并通知學生。(通知電子版詳見北京外國語大學招生辦網站:http://zhaosheng.bfsu.edu.cn/,更多信息可關注“北外WE圈”微信公眾平臺)。
四、聯系方式
聯系人:潘思堯 梁碧韜
聯系電話:010-88816750
聯系地址:北京市西三環北路2號北京外國語大學東院學生中心樓403辦公室
聯系郵箱:sxzz@bfsu.edu.cn
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工作部(處)
二〇一六年六月八日
附件1:各學校推薦名額分配表
附件2:北京外國語大學2016年歆苗計劃”新生訓練營報名表.doc
附件1:
各外國語學校推薦名額分配表
學校名稱 | 名額數量 | 學校名稱 | 名額數量 |
天津外國語學校 | 1 | 石家莊外國語學校 | 1 |
太原外國語學校 | 1 | 長春外國語學校 | 1 |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校浦東校區 | 1 | 杭州外國語學校 | 1 |
上海外國語大學附校浦西校區 | 1 | 南昌外國語學校 | 1 |
南京外國語學校 | 1 | 濟南外國語學校 | 2 |
廈門外國語學校 | 1 | 武漢外國語學校 | 1 |
鄭州外國語學校 | 2 | 深圳外國語學校 | 2 |
廣州市廣外附設外語學校 | 1 | 四川外語學院附屬外國語學校(重慶外國語學校) | 1 |
成都外國語學校 | 1 |
共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