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寧波財經學院新增創業管理、金融科技、稅收學3個本科專業,本科專業已達42個
近日,根據教育部下發的《關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教高函〔2021〕1號), 寧波財經學院申請的稅收學、金融科技專業獲批新增本科備案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視覺傳達設計、工商管理專業獲批第二學士學位備案專業。寧波財經學院申報的“創業管理”本科專業獲批納入教育部本科專業目錄。創業管理專業的成功審批,填補了國內創業教育本科層次教育空白,完善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教育體系。以上3個專業并納入2021年招生計劃,修業年限均為四年。
【專業介紹】創業管理(頒發管理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前身為工商管理(創業管理)專業,開設于2013年,在寧波財經學院“一級學科工商管理學科(浙江省一流學科)”的引領下,被浙江省政府認定為省級新興特色專業,獲得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項,《創業實踐與實戰》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寧波財經學院早在2013年就率先創辦了首個校企融合的實體創業學院。當時依托工商管理專業創業管理方向招生,經過7年創業管理本科教育探索與實踐,到目前已經累計培養了四屆畢業生,工商管理專業(創業管理方向)獲批浙江省新興特色專業。學校先后獲評“全國民辦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創業學院”。
【培養目標】本專業致力于培養具備“新思想、洞見力、領導力、使命感”的新經濟企業管理者、創服機構經營者、家族企業接班人、新一代創業者。
【特色課程】企業家精神、創業機會識別、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新經濟企業創辦與成長、創業企業案例分析、行業研究理論與實踐、新經濟創業概論、中國區域經濟概覽、創業實踐與實戰、創業融資與風險投資、口才訓練。
【就業方向】新經濟企業的經營管理人才;創服機構的經營管理人才;家族企業接班人;新一代創業者。
【特色優勢】
特色一:校企合作共育高端人才。聯合長城戰略咨詢共建長城商學院,發揮校企雙方的教學優勢、行業優勢和資源優勢,建設國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新經濟商學院。并與賽伯樂投資集團、寧波菲仕集團、啟迪之星等20余家知名企業開展長期、穩定、密切的合作,構建“校內仿練學、校外實轉提”的人才培養模式,全方位培養高端應用型人才。
特色二:雄厚師資凝聚各方智慧。本專業整合高校、企業、政府等多方優勢資源,師資團隊由校內專業教師與校外各行各業領袖精英組成,涵蓋企業家、咨詢專家、投資專家、產業管理者、學者教授等類型,形成行業專家團隊、精英講師團隊、創業導師團隊,承擔專業理論與創業實踐指導任務。其中,80%以上師資具備行業企業背景,熟悉理論知識與實戰應用。
特色三:多元實踐引領個性發展。本專業開展與專業融合的第二、三課堂實踐活動,在校期間自由可參加商業模式訓練營、創業48小時、長城菁鷹卓越人才提升計劃等活動。同時本專業還與國內眾多企業、創投公司和行業協會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供實習機會,學生可進入知名企業擔任中高層管理者的助理(如見習總裁助理、見習總監助理等),向成功者學習,接受一對一個性化指導,參與企業決策與管理、解決企業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問題。
特色四:就業、創業、深造有保障。目前,本專業已與寧波本地及全國30余家大中小型企業建立緊密聯系,搭建了就業直通車,有效保障畢業就業。為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設立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投資基金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啟動資金、商業孵化和資源合作等多種服務與支持。在考研或留學方面,本專業已與國內外50余所高校建立了長期穩定的校際合作關系,推送優秀畢業生繼續深造。
【實驗/實訓平臺】
國內首個學生成長數據平臺:該平臺可全面系統地記錄、管理和展示學生四年發展軌跡,幫助教師和學校對學生個體進行個性化的教學、定制化的指導,真正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培養模式。同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看待自我,切實促進自我成長。
國內首個商業模式實驗室:2015年12月,由寧波財經學院、長城戰略咨詢等共同成立,是浙江省省級眾創空間。實驗室提供圍繞商業模式“感知與激發、驗證與修正、實施與支持”的一站式服務,并配有實力雄厚的專家指導團隊、商業模式在線驗證軟件、創業仿真系統等,讓大學生創業項目得到科學、準確的判斷與驗證,扶持大學生創業項目做大做強。
功能先進的創業實訓中心:面積近120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近200人進行創業模擬實訓,現已配置十余款創業實訓與企業經營管理軟件,不僅可模擬單個企業內各部門之間協同工作,還能模擬多個企業間的競爭對抗,實現實景化模擬跨專業創業就業綜合實訓。獨特的大屏幕互動系統和靈活的吊掛式屏幕,兼具教學性與互動性,最大程度上提高實訓效果。
【專業介紹】金融科技(頒發工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和優勢】
(1)浙江省一流學科、重點學科支撐專業;
(2)新興交叉復合型專業,體現財經類行業應用;
(3)培養既懂金融,又掌握計算機、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型人才;
(4)豐富的實踐教學內容,優質的實驗條件資源;
(5)深度校企合作,行業資深專家進課堂;
(6)金融科技產業學院重點支持專業。
【專業能力和素質】
(1)具有基本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備良好的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專業英文文獻閱讀能力;
(3)具備典型金融科技應用方案策劃、分析能力;
(4)具備金融應用軟件分析、設計的能力;
(5)具備金融大數據獲取、金融數據分析與挖掘、金融信息管理與應用的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
經濟管理數學、宏觀經濟學、程序設計基礎(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程設計(Python)、會計學基礎、應用統計學、微觀經濟學、數據結構與算法(Python)、金融學、計量經濟學、商務數據分析、量化分析與投資
【就業前景和方向】
當前招聘市場的主要崗位:
(1)從事行業:機關事業單位、銀行、金融證券部門、電子商務企業,信息技術行業等;
(2)就業崗位:①產品設計類:金融數據產品經理、平臺業務產品經理、交易引擎產品經理、金融數據項目經理、產品經理等;②定量分析類:風控商業分析、量化策略開發等;③IT類:Python系統開發、金融管理系統研發等;④營運類:產品運營專員等。
(3)鼓勵和支持學生報考國內知名大學研究生、出國深造以及自主創業等。
【專業介紹】稅收學(頒發經濟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和優勢】
(1)浙江省一流學科:應用經濟學;
(2)應用為本,學以致用,多維培養職業化特色稅收人才;
(3)校政企合作,強化稅收咨詢、稅收籌劃、稅收代理的實踐;
(4)“崗課證賽”深度融通,推行虛實結合四層遞進的實踐教學模式,實現與就業崗位的零距離對接。
【專業能力和素質】
(1)具有從專業視角處理財政、稅收業務的基本能力和運用財政、稅收知識為社會經濟實踐服務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團隊精神,較強的語言與文字溝通及文獻檢索和資料查詢等信息獲取能力,較強的自學能力,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具有熟練應用計算機和會計、稅務軟件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
(4)閱讀使用本專業英文資料的能力。
【專業核心課程】
政治經濟學、財政學、中級財務會計、中國稅制、稅務管理、國際稅收、成本管理會計、財務管理、稅收籌劃、稅務代理、稅收實務綜合模擬。
【就業前景和方向】
(1)企事業單位:稅收申報、稅收籌劃;
(2)稅務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咨詢、稅收籌劃、稅務代理;
(3)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考取財政、稅務部門公務員和事業編制人員;
(4)繼續深造:國內外讀研深造。
文化產業管理新增專業方向:文化產業管理(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方向)
【專業介紹】文化產業管理(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專業特色與優勢】
(1)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方向,是文化產業管理專業下設的特色班,是浙江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之一;
(2)由國內外文物保護與修復、文化遺產規劃與管理、物質文化遺產與非遺開發利用知名學者、實踐專家、文創專家、非遺傳承人等組成的校內外雙師型教師隊伍;
(3)特色班師資雄厚,擁有全職教師18名,其中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0名、高級職稱教師6名,另有專業匹配的實驗員、技術員、助理8名;
(4)依托文化產業管理專業,本特色班擁有開展實踐與教學的800m2專業工作室和實驗場地;
(5)與國內外多家博物館、文化遺產管理機構、文物保護工程公司、非遺企業、文化創意企業、文旅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
【專業能力和素質】
(1)較強的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規劃制定、管理與運營能力;
(2)良好的文化遺產鑒賞、鑒定、調查、分析、研究、創意、策劃能力;
(3)突出的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文案撰寫、電腦圖文設計、多媒體編輯能力;
(4)出色的文化遺產保護、修復、設計、制圖、工程施工動手技能;
(5)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良好的人文、科學素養。
【專業核心課程】
管理學、文化產業概論、文化遺產導論、文化資源學、文化遺產項目管理、文物保護與修復、文化遺產展示策劃與設計。
【就業前景與方向】
(1)文化遺產管理機構:管理人員、規劃師、文保師、修復師、咨詢師、文案等;
(2)公立博物館和民營博物館:管理人員、文保師、展陳策劃師、講解員、文創人員、社教和研學指導師;
(3)文保工程公司:管理人員、規劃師、設計師、工程師、監理師、文案、營銷人員等;
(4)非遺產業公司:管理人員、策劃師、設計師、工藝師、營銷人員等;
(5)文物與藝術品經營單位:銷售員、拍賣師、鑒定師、評估師、理財師、經紀人、投資顧問;
(6)文物與藝術品綜合服務公司:鑒定師、評估師、檢測師、策展人、修復師、培訓師、研學指導師;
(7)文創文旅企業:策劃師、制作人員、營銷人員、文案、導游、研學指導師等;
(8)其他領域:公務員、教師、各類文化企事業單位職員、自主創業;
(9)繼續深造:國內外知名高校讀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