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醫科大學2021年臺灣地區本科生招生簡章
天津醫科大學的前身天津醫學院創建于1951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原國家政務院批準建立的高等醫學院校。著名內分泌學家、醫學教育家朱憲彝教授為首任校長。1994年6月天津醫學院與天津第二醫學院正式組建成立天津醫科大學。1996年12月成為天津市唯一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市屬院校,2015年10月成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選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天津醫科大學積極投身于我國醫學高等教育事業,是國家最早批準試辦八年制的2所醫學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試辦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學校目前有氣象臺路與廣東路2個校區和7所大學醫院。現有本科專業21個,設有19個學院(系)和1個獨立學院。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0504人,其中本科生5409人,碩士生3464人,博士生804人,學歷留學生827人。
包含大學醫院在內學校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8392人,其中正高級697人,副高級1300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及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6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7人及青年拔尖人才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人社部有突出貢獻專家15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2人。
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天津市級教學團隊18個,天津市級教學名師27人,國家級精品課程7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5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3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3門,天津市級一流本科建設課程18門,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國家級大學生課外創新實踐基地2個,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2個,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2002年和2008年,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和七年制高等醫學教育教學工作水平評估。2012、2013和2014年分別通過教育部護理學專業、口腔醫學專業認證和臨床醫學專業認證。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09年以來,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2項,二等獎15項。2019年度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5個(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醫學影像技術和護理學)。學校于1997年正式成立來華留學生教育管理部門國際醫學院,留學生生源來自104個國家,留學生教育規模與質量居全國醫學院校前列,現有國家級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8門,天津市來華留學生英語授課品牌課程25門,“來華留學生臨床醫學專業全英文教學與質量保障體系的建立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首個來華英語師資培訓中心(醫學)。
現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0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博士后流動站6個。博士生導師410人,碩士生導師1218人。
現有國家重點學科5個,天津市重點學科18個;天津市一流學科4個,天津市特色學科(群)4個;7個學科領域進入全球基本科學指標數據庫(ESI)學科排名前1%;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3個,研究所15個,天津醫學表觀遺傳學協同創新中心獲批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現有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個,天津市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1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1個 ,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并獲滾動支持。“十二五”以來,學校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縱向項目2364項,經費超11億元;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108項,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4項,何梁何利獎1項,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獎1項,天津市國際科技合作獎1項,天津市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項、一等獎19項,天津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2016年學校獲批科技部“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
學校大學醫院有13個專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6個專科為天津市臨床重點專科。腫瘤醫院是首批國家惡性腫瘤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總醫院、腫瘤醫院、第二醫院獲批天津市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口腔醫院、朱憲彝紀念醫院獲批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分中心。學校有7所直屬醫院、19所非直屬臨床學院。
學校先后與24個國家和地區的96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學術交流與合作關系,在醫學和生物醫藥領域開展高水平國際合作,聘請159位世界知名醫學專家、教授擔任學校各學科的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成立了“外國專家顧問委員會”,推動學校國際化發展。
學校以醫學科學為核心,以生命科學為依托。學校堅持教育教學為立校之本,科學研究為強校之路,努力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產出高水平醫學研究成果,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培育并傳承有特色的大學文化,為建設高水平研究型醫科大學而不懈努力奮斗。
一、申請條件
1.具有《臺灣居民居住證》或《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以及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
2.參加2021年臺灣“學測”,成績須達到專業成績要求的臺灣高中畢業生(詳見招生專業及學測成績要求一覽表);
3.根據教育部、衛生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制定的文件《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教學[2003]3號),醫學類各專業色盲、色弱考生不予錄取。
二、招生專業與計劃
2021年在臺灣地區招收本科生總計劃為10名,其中:臨床醫學(五年制)專業計劃招生3名,醫學影像學(五年制)專業計劃招生2名,其他專業計劃招生5名。申請者可以在學校公布的招生專業目錄中選擇2個專業作為志愿,具體專業介紹請登錄天津醫科大學本科招生網“專業介紹”欄目查詢。
2021年臺灣地區本科招生專業及學測成績要求一覽表
招生專業及學制 | 授予學位 | 學測科目及成績要求 |
臨床醫學(五年制) | 醫學學士 | 數學、自然兩門科目學測成績均須達到前標級及以上;且國文、英文兩門科目學測成績均須達到均標級及以上 |
醫學影像學(五年制) | 醫學學士 | |
預防醫學(五年制) | 醫學學士 | 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四門科目學測成績均須達到均標級及以上;且數學、自然其中一門科目學測成績達到前標級及以上 |
臨床藥學(五年制) | 理學學士 | |
藥學(四年制) | 理學學士 | |
藥物制劑(四年制) | 理學學士 | |
醫學檢驗技術(四年制) | 理學學士 | |
康復治療學(四年制) | 理學學士 | |
護理學(四年制) | 理學學士 | 國文、英文、數學、自然四門科目學測成績均須達到均標級及以上 |
三、報名方法
1.申請材料
1)《天津醫科大學招收臺灣地區高中畢業生申請表》(附件一,請同時提交word文檔及本人簽字版掃描件pdf格式);
2)《臺灣居民居住證》或《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
3)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
4)所在高中學生證;
5)2021年臺灣“學測”成績單及成績公證認證材料;
6)考生本人簽字的《個人成績查詢授權委托書》(委托書用于授權學校向臺灣大學入學考試中心查驗、核準考生學科能力測試成績等信息);
7)有關申請人經歷的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2.申請時間及方法
申請時間:2021年3月15日至3月21日下午17:00,以學校收到電子郵件時間為準。
申請方式:請將以上所有申請材料的彩色掃描件于2021年3月21日下午17:00前發送至電子郵箱:zhaoban@tmu.edu.cn。逾期與材料不齊者均不予受理報名。所有材料打包后壓縮成rar文件,文件以“2021年臺灣學生申請材料-姓名”命名。電子郵件標題為《2021年臺灣學生申請材料-姓名》。
四、選拔程序
1.資格初審(2021年3月22日-3月31日)
報名結束后,學校招生辦公室將對申請者進行學測成績查驗;并組織專家對申請者材料進行審核。初審后,學校于2021年3月底前在本科招生網(http://www.tmu.edu.cn/bkzs/)公布初審結果及面試要求。
2.資格復審及面試(2021年4月)
學校組織遠程資格復審及視頻面試,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3.錄取原則
根據申請者的面試成績及學測成績綜合評定,擇優錄取。2021年4月底前,公示申請者總成績及預錄取結果。學校招生辦公室將預錄取的臺灣高中畢業生名單報送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臺學生辦公室審核,審核合格后辦理相關錄取手續,發放錄取通知書。
五、政策說明
1.入學報到
新生按規定時間及要求到學校報到,報到時須攜帶錄取通知書、《臺灣居民居住證》或《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以及在臺灣居住的有效身份證明。具體事宜見《天津醫科大學2021級新生入學須知》。
2.在校管理
學校按照《天津醫科大學普通全日制本科生學籍管理規定(修訂)》、《天津醫科大學學生手冊》等相關規定對學生進行管理。學校將盡力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以便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3.學費及住宿費
臺灣學測生學費按國家規定執行,醫學類各專業學費為5800元人民幣每生每學年。與大陸學生統一安排住宿,住宿費為800-1200元人民幣每生每學年,根據具體住宿條件收取。
4.獎學金
學生入校后可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相應獎助學金政策。
六、紀檢監察
學校臺灣學測生招生選拔工作,在學校招生委員會、本科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開展。為確保此項工作的公平公正性,接受紀檢部門以及社會共同監督。
七、聯系方式
(一)招生咨詢
咨詢電話:86-22-83336710
咨詢及報名郵箱:zhaoban@tmu.edu.cn
學校本科招生網:http://www.tmu.edu.cn/bkzs/
(咨詢時間:工作日8:30-12:00、13:30-17:00)
(二)招生監督
監督電話:86-22-83336157
監督郵箱:jiguanjiwei@tmu.edu.cn
八、附則
本招生簡章最終解釋權在天津醫科大學招生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