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職業技術學院高職高專排行榜全國第十四名
繼成功發布“2016廣報大學一流學科排行榜”和“2017廣州日報應用大學排行榜”后,今天,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正式發布“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填補了國內高職高專全樣本評估的空白。
這是國內首個由主流媒體發布的全樣本高職高專排行。該榜單以職場競爭力指數、教育競爭力指數、品牌競爭力指數和二次評估指數四個一級指標建構綜合指數,科學評價國內1358所高職高專,推出“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以及“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公辦院校TOP300”、“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民辦院校TOP100”、“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職場競爭力TOP100”、“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教育競爭力TOP100”、“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品牌競爭力TOP100”等五個子榜單。
探索全樣本高職高專評價體系
“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構建工作始于2016年下半年。GDI組建專業數據團隊,運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研制評價指標體系,建設數據庫,分析和處理相關數據,同時聽取高校教師和社會各界關心教育人士的意見和建議,對評價體系進行完善。與此同時,GDI組織成立了包括國內頂尖高校、教育研究機構等業內知名專家組成的學術顧問委員會,聘請中國人民大學周光禮教授為首席顧問專家。
本次排行評價的1358所高職高專,包括1041所公辦高職高專,317所民辦高職高專。此次排行榜未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臺灣地區高校。
四大指標評價高職高專
高職高專具有較強“綜合性”,這一特點也決定了對高職高專的評價應該是綜合性指標,而不是單一性指標。“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注重成果產出導向,不過多關注投入性指標。
在遵循數據可采集、易采集、具權威性的原則基礎上,“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設置四個操作性強的一級評價指標:職場競爭力指數、教育競爭力指數、品牌競爭力指數和二次評估指數。
“職場競爭力指數”是評價畢業生在職場中的競爭力,以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等維度評估畢業生就業情況?!奥殘龈偁幜χ笖怠蓖ㄟ^招聘網站等多渠道的就業數據,對平均起薪、雇主滿意度等指標進行加權分析。國內領先的就業網站中華英才網、58同城等提供了部分就業數據。
“教育競爭力指數”,主要評價高職高專在科教兩方面的發展情況。“教育競爭力指數”堅持“科教融合”理念,倡導科研、教學相互融合,教學服務于人才培養,科研也要為高水平人才培養提供支撐,兩者共同服務于人才培養。
當前,品牌形象對高校的發展至關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學校辦學水平,這也是全國性的可比辦學指標?!捌放聘偁幜χ笖怠蓖ㄟ^問卷調查和大數據抓取,對高校的媒體影響力等多個涉及品牌的因素進行評價,得出最終結果。
“二次評估指數”是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研制團隊的一大創新,組織專家團隊對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幾大主要大學排行榜進行專業鑒定,確定其可信度指數,并分別進行5分、3—4分、1—2的分級賦值,綜合加權后確定得分?!岸卧u估指數”能修正GDI排行榜指標體系可能存在的誤差,同時通過對標進一步確認排行榜的科學性。
名列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綜合指數前15名的學校。
附:榜單分析
一、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榜單中,給出了前300所院校的具體排名,后700所院校的排名,以50為單位間隔,給出的是區間排位,如301—350名、351—400名、401—450名等等。
前1000強高職高專的綜合指數分布主要有如下特點:第一,院校間綜合指數得分較為均衡,得分區間為(66,100);第二,綜合指數的“尖端”和“中端”院校數量偏少,501所院校綜合指數在70以下。具體表現如下:90(包含90)以上的有7所院校,80—90(包含80)有55所院校,70—80(包含70)有437所院校,60—70(包含60)有501所院校。
榜單排名前三位院校分別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和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第四名到第十名依次是: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武漢職業技術學院、淄博職業學院、南寧職業技術學院。前十名院校綜合指數在89—100之間。
具體到榜單的四大評價指標維度,職場競爭力排第一的是北京財貿職業學院;教育競爭力排第一的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品牌競爭力排第一的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二次評估指數排第一的是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
統計可以看出,“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的中有836所公辦院校,164所民辦院校。排名前222位的都是公辦院校,前300強有3所民辦院校,分別是重慶交通職業學院(223)、西安海棠職業學院(253)、重慶能源職業學院(282)。
從高職高專的職場競爭力指數來看,北京財貿職業學院以職場競爭力指數100位居第一,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以98.19排名第二,武漢職業技術學院以96.38列第三,四、五名依次是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94.85)和河南職業技術學院(94.08)。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院校在綜合指數排行上不是特別靠前,但職場競爭力表現優異。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和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指數排名分別是第19位和52位,但職場競爭力指數卻分別排第一和第二。類似的還有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其綜合指數排第22,職場競爭力指數排第六;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指數排第58,職場競爭力指數排第七;青海警官職業學院在綜合指數排名第173的情況下,職場競爭力指數位列全國第十。
教育競爭力指數排第一的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和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分列二、三位,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排名第四。在教育競爭力排名中,除了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競爭力指數高于80外(教育競爭力指數為100),其余院校均低于80。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綜合指數排第90,教育競爭力指數排名第三;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綜合指數排第84,教育競爭力指數排第四;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指數排第180,教育競爭力指數排第5。
從上榜院校的品牌競爭力指數看,品牌競爭力排第一的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二、三名分別是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和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品牌競爭力排名前三的高職院校品牌競爭力指數均超過88。
從“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上榜院校所在地區來看,江蘇省和山東省各有66所,并列第一位。湖南?。?1所)、河南省(59所)依次排在二、三位。接下來分別是廣東?。?8所)、安徽?。?7所)、河北?。?3所)、湖北?。?0所)、四川省(45所)。
從上榜院校所在區域分析,華東地區上榜院校最多,有321所。其它各區域的院校數量分別為:華中地區170所,華北地區155所,西南地區101所,華南地區91所,東北地區89所,西北地區73所。
二、“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公辦院校TOP300”
在“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 — TOP1000”的基礎上,GDI研制“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 — 公辦院校TOP300”。
名列公辦院校TOP300綜合指數前15名的學校。
“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公辦院校TOP300”顯示,公辦高職高專排名第一的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指數100)。排名2-5位依次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綜合指數95.6935)、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綜合指數94.3242)、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指數93.8262)和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綜合指數92.2523)。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職場競爭力指數是88.51、教育競爭力指數是100、品牌競爭力指數是68.46,二次評估指數是93.43。在四個指標體系中,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教育競爭力指數排名全國第一。
從職場競爭力指數分析,公辦高職高專職場競爭力指數最高的是北京財貿職業學院(職場競爭力指數100)。職場競爭力排名2—5的依次是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98.19)、武漢職業技術學院(96.38)、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94.85)和河南職業技術學院(94.08)。
從教育競爭力指數來看,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競爭力指數100,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79.17)排第二,排名3-5位的依次是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77.87)、漯河醫學高等??茖W校(75.46)和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74.83)。
品牌競爭力指數排在第一的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品牌競爭力指數是100。品牌競爭力排名2-5位的是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90.02)、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88.75)、棗莊職業學院(86.31)和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85.98)。
從榜單的地區信息看,上榜的300所公辦院校中,江蘇省院校最多,有31所;其次是山東省,有28所。院校數量超過10所的省市還包括廣東(21)、河南(21)、浙江(20)、湖南(15)、河北(14)、四川(13)、湖北(13)、安徽(12)、陜西(11)、北京(10)和重慶(10)。
三、“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民辦院校TOP100”
民辦院校作為高職高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力量。在“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的基礎上,GDI推出“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民辦院校TOP100”(以下簡稱“民辦院校TOP100”)。
名列民辦院校TOP100綜合指數前15名的學校。
在“民辦院校TOP100”中,排名前十的院校依次為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西安海棠職業學院、重慶能源職業學院、西安醫學高等??茖W校、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西安汽車科技職業學院和石家莊財經職業學院。其中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在“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中的排名是第223位。
“民辦院校TOP100”前10名的高校,陜西省有三所,重慶市、廣東省各有兩所。在前100名中,廣東省、河北省、山東省的民辦院校數量最多,各有8所。北京市、上海市、重慶市則各有7所進入前100名。
在職場競爭力指標中,鶴壁能源化工職業學院位列第一。在職場競爭力前十的民辦院校中,有2所進入“民辦院校TOP100”綜合指數前十。
在教育競爭力指標中,青島求實職業技術學院位列第一。在教育競爭力前十的民辦院校中,有1所進入“民辦院校TOP100”綜合指數前十。
在品牌競爭力指標中,重慶交通職業學院位列第一。在品牌競爭力前十的民辦院校中,有5所進入“民辦院校TOP100”綜合指數前十。
在二次評估指數指標中,紹興職業技術學院位列第一。在二次評估指數前十的民辦院校中,有3所進入“民辦院校TOP100”綜合指數前十。
廣東有8所民辦院校進入“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民辦院校TOP100”,依次為廣州城建職業學院(第5名)、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第6名)、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第29名)、廣東工商職業學院(第39名)、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第43名)、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第48名)、廣州華南商貿職業學院(第60名)和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第97名)。其中廣州城建職業學院在“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中排名是第301—350位。
四、“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職場競爭力TOP100”
“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 — TOP1000”研制團隊對高校的職場競爭力這一重要指標進行分析,形成“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 — 職場競爭力TOP100”(以下簡稱“職場競爭力TOP100”)。
在“職場競爭力TOP100”中,排第一的是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其職場競爭力指數為100;其次為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職場競爭力指數為98.19;緊接著是武漢職業技術學院,職場競爭力指數是96.38;排第四位的為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職場競爭力指數是94.85;河南職業技術學院排位第五,職場競爭力指數是94.08。職場競爭力排第6—10名的分別為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93.60)、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92.88)、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92.83)、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92)、青海警官職業學院(91.65)。
從院校所在地區看,山東省、浙江省在“職場競爭力TOP100”中擁有的院校最多,各有七所,接下來是北京市、廣東省、河北省、陜西省和黑龍江省,分別有六所院校。福建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無院校進入“職場競爭力TOP100”。
進入“職場競爭力TOP100”的高職高專,以公辦院校為主,共99所。唯一一所上榜民辦院校是鶴壁能源化工職業學院,其職場競爭力指數為83.42,排名第88,在“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 — TOP1000”中的排名是501—550。
五、“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教育競爭力TOP100”
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等專科院校不僅應在學生職場競爭力上下功夫,科教能力也是衡量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 — TOP1000”研制團隊對各院校教育競爭力指數這一重要指標進行分析,形成“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 — 教育競爭力TOP100”(以下簡稱“教育競爭力TOP100”)。
上榜“教育競爭力TOP100”的全部是公辦院校。排位第一的是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其教育競爭力指數為100.00,遠高于其他院校;其次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競爭力指數為79.17;緊接著是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77.87);排第四位的為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75.46),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排位第五(74.83)。排第6—10名的分別為金華職業技術學院(72.87)、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72.80)、重慶工業職業技術學院(72.42)、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71.48)和寧波城市職業技術學院(71.43)。
從“教育競爭力TOP100”上榜院校所在地區來看,院校數最多的是江蘇省,有13所;其次為浙江省、廣東省、河南省,各12所;緊接著為重慶市和山東省,分別有8所。教育競爭力高的院校在地區分布上較為集中,排名前十的院校來自5個省市,其中3所位于浙江省、2所位于廣東省、2所位于河南省、2所位于重慶市、1所位于湖南省。
六、“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品牌競爭力TOP100”
在“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品牌競爭力TOP100” (以下簡稱“品牌競爭力TOP100”)中,排在前3位的院校分別是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100)、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90.02)和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88.75)。榜單第4—10名分別是棗莊職業學院(86.31)、成都航空職業技術學院(85.98)、南寧職業技術學院(85.80)、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85.63)、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84.51)、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82.20)和嘉興職業技術學院(80.22)。此次排前十的院校品牌競爭力指數均在80以上。
從所屬地區看,“品牌競爭力TOP100”上榜院校分布主要集中在24個省、市、自治區,上海市、天津市、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南省、山西省、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區暫無院校進入榜單。山東省上榜院校最多,達到14所,上榜院校數量超過十所的省市還有重慶市(11所)和陜西?。?0所)。其它部分省市上榜院校數量情況分別是江蘇省9所,河南省7所,廣東省6所,北京市、四川省和江西省各有5所。
“品牌競爭力TOP100”上榜者以公辦院校為主體,有95所。5所民辦院校中,重慶市有3所,北京市和陜西省各1所,但排名均未進入前30。其中,重慶交通職業學院品牌競爭力為67.89,列第33名,位于“2017廣州日報高職高專排行榜—TOP1000”綜合指數第223名,在317所民辦院校中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