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工業大學新增三個本科專業
3月3日,教育部官網公布了2019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天津工業大學申報的人工智能、智能醫學工程、網絡空間安全3個新專業全部通過教育部備案或審批,將在2020年開始招生。
人工智能專業:專業代碼為080717T,設在天津工業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學制四年,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自2020年開始招生。該專業的獲批對天津工業大學實施國家發展戰略、增強天津工業大學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創新能力、推動人工智能領域產、學、研深度合作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培養方向:人工智能專業培養掌握自然科學和人文社科基礎知識,系統掌握人工智能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熟練運用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的方法、技術與軟件工具,能夠在人工智能領域從事模型分析、軟件設計、項目開發、工程管理等工作的高水平技術人才。經過參加實際工作的鍛煉,成為具備良好的科學與工程素養、具有終身學習意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富有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的應用型高級人才。
開設課程:人工智能專業開設的課程包括數據結構與算法、軟件工程、Python語言程序設計、電路理論、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計算機原理與嵌入式系統、自動控制原理、傳感器與檢測技術、通訊與網絡、人工智能導論、大數據與云計算、數字圖像處理、機器學習與模式識別、深度學習、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控制技術、機器人控制技術等課程。本專業設有多個機器人實驗室和綜合實驗實踐平臺,開設多門與機器人相關的理論課、綜合實踐課程,能很好的實現學生對智能機器人控制、圖像處理和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人工智能領域知識的融會貫通。
智能醫學工程專業:其專業代碼為101011T,設在天津工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制四年,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自2020年開始招生。該專業的獲批對天津工業大學新興工科專業的引領、增強天津工業大學智能醫學工程領域的科技創新驅動能力、推動智能醫學相關的產、學、研、醫深度融合都具有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培養方向:該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家國情懷、全球視野、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及人文關懷意識的醫工復合型領軍人才和醫學拔尖創新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大型綜合性醫院或醫療機構中從事智能醫學圖像處理、智能檢驗、智能手術、精準醫療、智能康復、智能醫學病案管理、遠程醫療等相關工作;或在高校、研究院所、人工智能以及智能醫療相關企業中從事智能醫學儀器的研發、智能醫學系統的搭建、智能醫學數據的挖掘以及有關智能的生理心理機制的研究等科研或管理等工作。
開設課程:該專業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醫用電子技術基礎、智能醫學工程倫理、智能醫學工程導論、認知神經科學導論、智能醫學圖像處理、醫用智能機器人、智能醫學信號處理、智能傳感器與醫學工程、智能服裝與可穿戴技術、醫學技術創新方法等。
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專業代碼為080911TK,設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學制4年,畢業生授予工學學士學位,自2020年開始招生。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屬于教育部審批的特控專業,2018年、2019年全國分別僅有18個和25個高校獲批設置該專業。
培養方向: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培養德、智、體等全面發展,掌握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等基礎知識,具有扎實的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具有突出實踐動手與創新能力的網絡空間安全專門人才。培養的畢業生能夠從事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科學研究、安全技術開發與運維、安全管理、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工作。
開設課程:天津工業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專業在計算機學科平臺課的基礎上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有:信息安全數學基礎、現代密碼學、網絡架構與安全、入侵防御與Internet安全協議、終端安全與接入控制、網絡攻擊與防護、網絡服務與安全、網絡空間安全與風險管理、網絡安全法律與倫理、云計算與云安全等。
近年來,學校圍繞面向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對人才的新要求,以及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主動謀劃新興工科專業建設,優化推動傳統專業改革升級。學校制定并實施了《天津工業大學“新工科”建設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成立了人工智能學院和生命科學學院,優化學科專業結構布局,健全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創建了從“適應需要”到“引領發展”的專業建設新模式,形成了傳統工科專業為支撐、新興工科專業為引領,各專業交叉協同的專業發展新格局。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