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華東政法大學招生政策解讀(Q&A)
Q:學校2019年招生專業和計劃是怎樣的?
華東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主,兼有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等學科的辦學特色鮮明的多科性大學。2019年學校繼續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招生,招生專業(類)共有19個,招生規模為2800人,具體的招生計劃及錄取要求以各省級教育考試院公布為準,考生可以在公布的專業目錄中選擇專業(類)進行志愿填報,學校熱忱歡迎廣大優秀學子報考華政。
Q:華東政法大學錄取的本科生在哪個校區就讀?
學校現有長寧校區(萬航渡路1575號)和松江校區(龍源路555號)兩個校區。學校錄取的所有本科生大學四年均在松江校區就讀。
Q:學校錄取批次有提前批次(部分省份)、國家貧困專項計劃批次(部分省份)、本科一批次(本科普通批次)等批次,這些批次是怎么回事?
高考投檔、錄取是按照批次安排依順序進行的,相應地考生的志愿填報也分為提前批次、本科一批次等不同批次。具體到華東政法大學來說,提前批次招生專業為偵查學(含經濟偵查、刑事偵查),該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以及男女生比例等有一定要求(具體查看華東政法大學2019年本科招生章程)。從時間先后順序來看,提前批專業在第一批錄取開始前進行投檔錄取,若考生被提前批專業錄取則不再繼續參加后續批次的錄取;若考生未被提前批專業錄取,也不影響后續批次的錄取。從增加錄取機會的角度來說,建議考生可以同時填報提前批和本一批。除此之外,學校在部分省份還有國家貧困專項計劃批次(上海為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少數民族預科批次等,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均可同時填報。
Q:學校招收男女生比例有何限制?
學校提前批次偵查學專業有女生比例有要求,除偵查學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無女生比例限制。
批次 | 專業 | 女生比例 |
提前批 | 偵查學專業,含經濟偵查、刑事偵查方向 | ≤15%(可根據生源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
本一批 (本科普通批) | 除偵查學專業以外的 學校其他專業 | 無要求 |
Q:學校招生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有何要求?
學校提前批次專業對考生身體條件有一定要求,除偵查學專業以外的其他專業對考生身體條件無特殊要求,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批次 | 專業 | 身體條件 |
提前批 | 偵查學專業,含經濟偵查、刑事偵查方向 | (1)裸眼視力任何一眼不低于4.7;(2)江西等八省(區)的男性考生身高應在1.68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應在1.58米以上;其他省份的考生,男性考生身高1.70米以上,女性考生身高1.60米以上;(3)無色盲、色弱;(4)無口吃;(5)未婚,年齡在22周歲以下。具體錄取過程中,上述要求有可能根據生源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學校不單獨組織且不采用公安類院校的政審、體檢和面試。 |
本一批 (本科 普通批) | 除偵查學專業以外的 學校其他專業 | 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 |
Q:學校的招生方式是怎樣的?
2019年學校招生仍按大類招生和按專業招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共有19個招生專業(類)。
按大類招生專業:法學類、法學類(卓越人才實驗班)、公共管理類、社會學類、新聞傳播學類。其中法學類、法學類(卓越人才實驗班)大一階段進入文伯書院進行通識教育培養,其他專業大類在其所在學院進行大類培養。大類招生專業一年后進行專業(方向)分流。
專業大類名稱 | 培養學院 | 備注 |
法學類 | 文伯書院 | 大類培養,一年以后進行專業分流 |
法學類(卓越人才實驗班) | ||
公共管理類 | 政治學與公共 管理學院 | 大類培養,一年以后進行專業分流 |
社會學類 | 社會發展學院 | 大類培養,一年以后進行專業分流 |
新聞傳播學類 | 傳播學院 | 大類培養,一年以后進行專業分流 |
作為學校特色優勢專業,學校在普通法學專業(含民商法、經濟法、國際經濟法、刑事法律、國際金融法、刑事司法、網絡與信息法、英國利茲大學“2+2”雙學位項目班)之外,還有法學卓越人才實驗班(包含本碩貫通卓越法律人才實驗班、涉外卓越商事法律人才實驗班、滬港交流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實驗班、涉外卓越國際金融法律人才實驗班、卓越律師人才實驗班)等各類培養模式,實行“一個專業,多種培養方案”的特色培養。
知識產權(卓越人才實驗班)、經濟學、英語(涉外法商)等其他14個專業(方向)仍按照具體專業(方向)進行招生。
專業(方向) | 培養學院 |
知識產權(卓越人才實驗班) | 知識產權學院 |
經濟學 | 商學院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
金融學 | |
金融學(數量金融) | |
會計學 | |
工商管理 | |
英語(涉外法商) | 外語學院 |
日語(涉外法商) | |
翻譯(涉外法商) | |
德語(涉外法商)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信安全) | 刑事司法學院 |
偵查學(經濟偵查) | |
偵查學(刑事偵查) |
Q:學校的調檔比例是怎樣的?
學校根據各省(區、市)投檔規則和當年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05%以內,考生若服從調劑且身體條件符合專業錄取要求,進檔不退;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調檔比例原則上控制在120%以內。
為確保考生利益,降低退檔風險,華東政法大學在本一批次平行志愿錄取時,凡是投檔進入華東政法大學的考生,只要考生愿意服從專業調劑且符合招生條件,華東政法大學實行“進檔不退”的政策。
Q:學校是否招收二志愿的考生?
在實行傳統順序志愿的招生批次(主要為提前批次)中,學校首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若相關省份一本控制線上報考華東政法大學一志愿的考生人數少于招生計劃數,即一志愿線上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在達到學校專業錄取要求的前提下,學校才會考慮錄取二志愿考生。
Q:學校在進行專業錄取時如何安排考生的專業?
學校認可教育部和各省(區、市)招辦根據教育部相關規定給予考生的全國性加分政策。學校認可考生所具備的所有加分項目中幅度最大的一項分值,加分幅度最高不超過20分。學校在專業錄取時認可已計入考生投檔成績的全國性政策加分,一加到底。對已投檔考生,按投檔成績由高到低,根據學校專業錄取規則,結合考生所填報專業身體條件要求以及考生所填報專業志愿進行專業錄取。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浙江:普通類本科提前錄取批次,實行分數優先的專業錄取規則;普通類本科平行錄取批次,學校按照實際投檔到各專業的計劃數直接予以錄取。
2.上海:本科提前批次以及地方農村專項計劃批次,實行分數優先的專業錄取規則;本科普通批次,學校按照“院校專業組”投檔結果進行專業組內的專業錄取,同一專業組內考生的專業錄取采用“分數優先”的錄取規則。當考生所填專業均已錄滿時,學校將依據考生填報的愿否服從專業志愿調劑情況在該“院校專業組”進行調劑錄取。
3.內蒙古:實行按“招生計劃1:1范圍內按專業志愿排隊錄取”的規則。
4.除上述省份之外的其他省份:學校在涉及到的相關省份所有招生批次的專業錄取均采用“級差分”原則,專業級差分為2、1、1、0、0。
5.特殊類型招生項目:對內地新疆高中班、內地西藏高中班以及華僑港澳臺學生的專業錄取,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
6.江蘇選測必測科目要求:考生選測科目最低成績要求為BB(含)以上,必測科目須達到5合格及以上等級,進檔考生采取先分數后等級的排序辦法。高水平運動隊的學業水平測試等級要求按照江蘇省教育考試院的規定執行。
在錄取過程中對專業最低錄取分數線上的同分考生,按照語文、外語、數學成績依次進行比較予以錄取。對上海市同分考生還將參考綜合素質評價信息。
Q:考生選擇服從調劑是否會跨批次調劑?
學校錄取線上的考生所填專業志愿都無法滿足時,若考生服從專業調劑且符合招生條件則可調劑到其他專業,若不服從專業調劑或不符合招生條件則作退檔處理。
專業調劑只限該省該批次的招生專業范圍內,不會跨批次調劑。為降低平行志愿錄取時的退檔風險,建議考生在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批次中,盡量將專業志愿填滿并選擇服從專業調劑。
Q:華東政法大學是否只招文科生?
除金融學(數量金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信安全)專業只招理科生以外,學校其他專業均文理兼收,且理科計劃與文科計劃基本持平。高考綜合改革省份的上海、浙江考生不分文理科,學校所有專業均不限選考科目。
Q:華政對考生外語語種有何要求?
學校的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有一定語種要求,日語專業入學外語考試語種為日語或英語,德語專業入學外語考試語種為德語或英語,英語、翻譯專業入學外語考試語種為英語;除上述4個語言類專業以外,學校其他專業入學外語考試語種均不限,入學后外語教學語種為英語。
Q:入學后,能否選擇再學習一個專業?
學校提供多種途徑,供學有余力的同學選擇輔修專業學習。除了可以選修本校每年開設的輔修專業,還可選修上海松江大學園區、上海西南片區高校、上海東北片高校開設的輔修專業課程。修滿輔修專業學分要求的,可以獲得主辦學校頒發的輔修專業學士學位證書或輔修專業證書。
Q:入學后,能否申請轉專業?
除特殊類別招生錄取的學生(如外語類保送生以及定向就業培養的學生等)不得申請轉專業外,其他學生可申請轉專業。自2019級本科生開始,學校提高轉專業比例,對成績要求也作出重大調整。申請轉專業的比例提高到5-8%(轉入專業同年級在校人數);轉專業(方向)依據主要參考學生第一學期除專業基礎課以外的課程學分總平均績點,第一學期專業基礎課成績不計入轉專業(方向)參考成績。
Q:學生在校期間出國交流機會多嗎?
學校與44個國家和地區的163所高校、機構及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亞洲法律學會、歐洲律所聯盟等6個國際性、區域性組織建立了合作關系。20余個國家公派留學項目,90多個校際交流合作項目,海外游學、實習和交流項目超過60個。每年有500多名學生參加各類國境外交流項目。
Q:學校的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治國家的建設必然需要一大批高素質法治專門人才。華政作為一所以法學為特色和優勢的知名政法大學,在法治人才培養方面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辦學優勢,畢業生就業求職也面臨更多的機遇和發展空間。
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充分注重法學與其他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在就業市場上頗受用人單位青睞,畢業生就業質量、就業率、就業能力和畢業生薪資水平名列全國高校前列。根據2018年中國大學畢業生薪酬排行榜,華東政法大學畢業生畢業5年后的月均薪酬達11255元,首年薪酬排名位列全國高校第29位,在國內政法院校中高居首位。
近年來學校畢業生就業率穩中有升,2018屆本科畢業生就業率為95%左右,畢業生就業選擇多元化趨勢明顯,就業渠道多樣,畢業生就業選擇高新技術企業、互聯網+法律咨詢服務行業、文化創意行業的人數逐步增多。約有12%的本科畢業生赴國外高校繼續深造,錄取院校大多為世界一流院校;約24%的畢業生在國內部分重點院校繼續讀研深造;約60%直接就業的畢業生中,廣泛就職于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律師事務所、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