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国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男女之间的唏唏哩哩动态,现言很肉到处做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

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2019屆)

wps2.png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 就業指導工作處

2019年12月


目 錄

學院簡介……………………………………………………………………………………………1

一、2019屆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分析……………………………………………………………4

(一)2019屆畢業生規模結構………………………………………………………………4

1.畢業生總體情況………………………………………………………………………4

2.畢業生民族結構情況…………………………………………………………………4

3.畢業生院系專業分布情況……………………………………………………………5

4.畢業生生源地情況……………………………………………………………………6

(二)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情況分析………………………………………………………6

1.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總體情況………………………………………………………6

2.2019屆畢業生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情況……………………………………………7

3.2019屆畢業生分性別就業率情況……………………………………………………8

4.2019屆畢業生分民族就業率情況…………………………………………………9

5.2019屆畢業生分困難生類別就業率情況…………………………………………10

(三)2019屆畢業生就業流向分析…………………………………………………………10

1.2019屆畢業生就業總體情況………………………………………………………10

2.2019屆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分析…………………………………………………10

3.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分析…………………………………………………10

4.2019屆畢業生地域分布情況分析…………………………………………………11

5.2019屆畢業生省內六大重點優勢產業分布情況分析……………………………12

二、學校就業工作舉措與特點……………………………………………………………………12

三、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相關情況分析……………………………………………………15

(一)2019屆畢業生就業核心觀……………………………………………………………15

1.2019屆畢業生對工作總體滿意度分析……………………………………………15

2.2019屆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分析……………………………………………16

3.2019屆畢業生月勞動報酬情況分析………………………………………………17

4.2019屆畢業生社會保障情況分析…………………………………………………18

5.2019屆畢業生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分析……………………………………………18

6.2019屆畢業生總體職業期待吻合度情況分析……………………………………19

(二)2019屆畢業生就業感受分析…………………………………………………………19

1.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19

2.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單位晉升機會情況分析……………………………………20

3.2019屆畢業生對就業單位工作環境總體分析……………………………………20

4.2019屆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工作要求滿意度及評價……………………………21

5.2019屆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薪資福利滿意度及評價……………………………21

(三)2019屆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22

1.2019屆畢業生就業途徑情況分析…………………………………………………22

2.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欠缺因素的情況分析………………………………22

3.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投放簡歷情況分析………………………………………23

4.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參加面試情況分析………………………………………23

5.2019屆畢業生班干部就業情況分析………………………………………………24

6.2019屆畢業生參加實習實踐情況分析……………………………………………24

(四)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評價分析………………………………………………25

四、2019屆畢業生專項就業情況分析…………………………………………………………25

(一)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狀況分析……………………………………………………25

1.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原因分析…………………………………………………25

2.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類型分析…………………………………………………26

3.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資金來源分析……………………………………………26

4.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遇到困難情況分析………………………………………27

(二)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總體情況分析…………………………………………………28

1.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未就業原因情況分析………………………………………28

2.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擇業定位總體分析…………………………………………28

五、2019屆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分析…………………………………………………………29

(一)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發展趨勢分析…………………………………………………29

(二)2019屆畢業生就業流向趨勢分析……………………………………………………29

1.2019屆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趨勢分析……………………………………………29

2.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趨勢分析……………………………………………30

3.2019屆畢業生就業專業相關度趨勢分析…………………………………………31

六、2019屆畢業生對教育教學相關分析與反饋………………………………………………32

(一)2019屆畢業生對教育教學反饋情況…………………………………………………32

1.2019屆畢業生的專業認知度分析…………………………………………………32

2.2019屆畢業生專業課程掌握程度與目標崗位技能要求匹配度分析……………34

3.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總體滿意度分析……………………………………………35

4.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評價分析………………………………35

5.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人才培養滿意度分析………………………………………37

6.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授課老師水平滿意度分析…………………………………37

7.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專業設置滿意度分析………………………………………38

8.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課程設置滿意度分析………………………………………38

(二)用人單位對教育教學反饋情況………………………………………………………39

1.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能力評價分析………………………………………………39

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創新能力評價分析………………………………………………39

3.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崗位適應能力評價分析…………………………………………40

4.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職業素養評價分析………………………………………………40

5.用人單位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總滿意度評價分析…………………………………41

6.用人單位對學校組織畢業生參加招聘滿意度評價分析……………………………41

7.用人單位對招聘畢業生重點關注因素需求評價分析………………………………41

(三)用人單位對教育教學反饋總結與建議………………………………………………41

七、 報告相關背景介紹…………………………………………………………………………42

(一)報告背景………………………………………………………………………………42

(二)數據說明………………………………………………………………………………42

圖 表 目 錄

圖1 2019屆畢業生性別結構情況………………………………………………………………4

圖2 2019屆畢業生民族結構情況………………………………………………………………4

圖3 2019屆畢業生院系專業分布情況…………………………………………………………5

圖4 2019屆畢業生生源地構成情況……………………………………………………………6

圖5 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總體分析……………………………………………………………7

圖6 2019屆畢業生各二級分院總就業率………………………………………………………7

圖7 2019屆畢業生分專業就業率………………………………………………………………8

圖82019屆畢業生分性別就業率………………………………………………………………9

圖92019屆畢業生分民族就業率………………………………………………………………9

圖102019屆畢業生分困難生類別就業率………………………………………………………10

圖112019屆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分析…………………………………………………………10

圖12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分析…………………………………………………………11

圖132019屆畢業生地域分布情況分析…………………………………………………………11

圖14 2019屆畢業生省內六大重點優勢產業分布情況分析……………………………………12

圖152019屆畢業生對工作總體滿意度分析表…………………………………………………16

圖162019屆畢業生對工作總體滿意度分析圖…………………………………………………16

圖17不同單位性質的畢業生對工作滿意度分析……………………………………………16

圖182019屆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分析……………………………………………………16

圖192019屆畢業生起薪情況分析………………………………………………………………17

圖202019屆畢業生現月薪情況分析……………………………………………………………17

圖212019屆畢業生社會保障情況分析…………………………………………………………18

圖222019屆畢業生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分析……………………………………………………18

圖232019屆畢業生總體職業期待吻合度分析…………………………………………………19

圖24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19

圖25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單位晉升機會情況分析……………………………………………20

圖262019屆畢業生對就業單位工作環境總體分析……………………………………………20

圖27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工作要求滿意度情況分析………………………………………21

圖28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薪資福利滿意度情況分析………………………………………21

圖292019屆畢業生就業途徑情況分析………………………………………………………22

圖30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欠缺因素的情況分析……………………………………23

圖31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投放簡歷情況分析……………………………………………23

圖32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參加面試情況分析……………………………………………24

圖332019屆畢業生班干部就業情況分析……………………………………………………24

圖342019屆畢業生參加實習實踐情況分析…………………………………………………25

圖35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原因分析………………………………………………………26

圖36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類型分析………………………………………………………26

圖37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資金來源分析…………………………………………………27

圖38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遇到困難情況分析……………………………………………27

圖392019屆畢業生未就業原因分析…………………………………………………………28

圖402019屆畢業生就業觀念分析……………………………………………………………29

圖41近三屆畢業生就業率發展趨勢分析圖…………………………………………………29

圖42近兩屆畢業生單位性質趨勢分析表……………………………………………………30

圖43近兩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趨勢分析表………………………………………………30

圖44近兩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趨勢分析圖………………………………………………31

圖45近兩屆畢業生就業專業相關度趨勢分析圖……………………………………………31

圖462019屆畢業生對專業的整體滿意度情況統計…………………………………………32

圖472019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對所學專業的喜歡程度分析…………………………………33

圖48畢業生在校期間對所學專業滿意度與喜歡程度交叉對比分析………………………33

圖49 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發展前景分析………………………………………34

圖50 畢業生專業課程掌握程度與目標崗位技能要求匹配度分析…………………………34

圖51 所學專業與工作崗位不匹配采取措施分析……………………………………………35

圖52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的總體滿意度情況統計…………………………………………35

圖53 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就業服務工作評價分析…………………………………………35

圖54 2019屆畢業生對就業指導需求的相關分析……………………………………………36

圖55 2019屆畢業生就業過程存在的問題分析………………………………………………36

圖56 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看法……………………………………………37

圖57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人才培養滿意度分析……………………………………………37

圖58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分析…………………………………………38

圖59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專業設置滿意度分析……………………………………………38

圖60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課程設置滿意度分析……………………………………………38

圖61用人單位對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總體滿意度分析………………………………………39

圖62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創新能力評價分析…………………………………………………39

圖63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崗位適應能力評價分析……………………………………………40

圖64用人單位對2019屆畢業生各項能力累計滿意度統計…………………………………40

圖65用人單位對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的各項能力滿意度分析………………………………40

圖66 用人單位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總滿意度評價分析……………………………………41

圖67 用人單位對學校組織畢業生參加招聘滿意度評價分析………………………………41


學 院 簡 介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是一所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的全日制民辦普通高職院校,是江西職業教育十佳示范學校(高職類),江西省批準列入“十三五”升本規劃學校。是江西省唯一一所經國家交通部海事局批準的具備“國際遠洋船員培訓資質”的高等院校,并評定為A級海船船員培訓機構。學校創辦于2004年,已有15年的辦學歷史。學校位于“讓青年來了就不想走”的共青城市,北望匡廬,東臨鄱陽,仁山智水,地靈人杰。學校秉承“勵志、博學、厚德、創新”的校訓,堅持“工科為主,航運為特色”的辦學道路,立足江西,面向全國,著眼行業發展,關注社會需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江西經濟社會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建成了以機電工程、信息工程、建筑工程、航海技術、輪機工程等工科為主,管理、經濟、藝術、教育、護理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著力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學校現設有機電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航海學院、經管學院、藝術學院、教育學院、護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等9個二級學院和2個教學部。開設有機械制造與自動化、數控技術、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電氣自動化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工業機器人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軟件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建筑室內設計、工程造價、航海技術、輪機工程、國際郵輪乘務管理、船舶電子電氣技術、港口與航運管理、船舶工程技術、船舶機械工程技術、會計、高速鐵路客運乘務、財務管理、工商企業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電子商務、學前教育、社會體育、護理、藝術設計等41個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5184人。

學校堅持發展學生、成就教師、以人為本、和諧發展、建設幸福共科的人文理念,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深化專業內涵建設,推進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改革,不斷創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育人機制,注重加強學生技術技能積累,形成了融人文素養、職業精神、職業技能為一體的育人文化,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

近三年,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學生在國家與省級各類專業技能大賽中共獲獎126項。其中全國技能大賽中共獲獎39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26項,三等獎7項,其他1項);省級各類專業技能大賽獲獎87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23項、三等獎23項、其他1項、體育類獲獎22項)。航運類專業學生連續二年參加了長江海事局舉辦的海員技能大比武,與本科院校同臺競技,蟬聯團體總分第一名,兩次獲操艇項目第一名、獲知識競賽第一名的優異成績;學校設有校內勤工助學、技能大賽獎助學等助學基本項目,畢業生考取專業技能證書通過率達98%以上,同時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動手能力強,歷年就業率均達到97%以上,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滿意率均在95%以上,在江西省教育廳2016-2018年度畢業生就業評估中獲“優秀”等級;學校大力支持和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市政府與學校共建創新創業孵化中心,學校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已入駐其中。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戰略,面向全國招聘人才,鼓勵和支持年輕教師專業發展和學術水平提升。學校有一支年齡、學歷、職稱、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310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職稱128人,占專任教師41.29%;具有研究生學歷的150人,占專任教師48.39%;“雙師型”教師153人,占專任教師49.35%。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并聘請了胡德平、歐陽自遠院士等一批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定期來到學校“鄱陽論壇”講學。

學校積極鼓勵廣大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近三年,學校共承擔省級科研課題40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288篇,其中SCI收錄及核心期刊48篇,出版專著18部、教材45部,獲國家專利授權98項。學校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獲省級優秀社科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7項,教師論文及藝術作品獲獎26項,各類教學項目獲獎29項。2016年,學校順利通過了教育部全國高職院校評估;近三年,學校均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江西省教育廳高職人才培養工作年檢。

學校堅持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道路,現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共青精神研究中心、智能制造研究中心、智能航運研究中心等四個校級研究中心;建有133個校內實驗、實訓室,其中有省財政投資664萬興建的電氣自動化實驗室、工業機器人技術實訓室等實訓實驗室15個。有與省內外企業共建共享的校外實訓基地113個。學校大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已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硅谷圣馬特奧三學院正式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并與韓國大邱大學和南部大學結成為友好姊妹學校。

學校現有甘露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校區,西海航運培訓基地1個,校辦企業共青城航天科技有限公司1個。學校占地面積93.96萬平方米(1409畝),已取得土地證67.16萬平方米(1007畝);校舍建筑總面積22.69萬平方米(已辦理房產證的有21.4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125億元。紙質圖書70.4萬冊,電子圖書120萬冊,有中外期刊208種,電子期刊8100余種。

學校堅持“工科為主、航運為特色”的辦學道路,以“人工智能”為引領,在專業設置上,以航海技術、機電工程、信息工程等工科為主,兼顧管理、經濟、藝術等協調發展,不斷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努力形成“人工智能+”的復合專業培養新模式,構建對接江西區域經濟社會戰略發展的“新工科”專業群,不斷深化教學改革,促進產教融合;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應用研究與產業發展導向相結合的科研體制和機制,不斷提升科研能力,走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科技創新之路,扎實推進社會發展與科技應用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鮮明特色和較高水平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新的時代給我們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國家積極支持社會力量舉辦高等教育。學校舉辦者具有明確的教育理念、辦學思想和人才培養目標,辦學定位清晰;舉辦者能夠提供充足資金來源和保障,保障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和運行經費;學校擁有高水平、數量合理、結構優化的專任教師隊伍,各項辦學條件基本具備設置本科的要求。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申本已列入省教育廳以及教育部的發展規劃,全校師生員工矢志前行,不忘初心,乘著十九大的強勁東風,在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上下一心、銳意進取、團結務實、開拓創新,積極申辦應用型本科院校。

一、2019屆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分析

(一)2019屆畢業生規模結構

1.畢業生總體情況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共有畢業生1900人,均為專科畢業生。其中男生1191人,占畢業生總數的62.68%,女生709人,占畢業生總數的37.32%。

wps3.jpg

圖1 2019屆畢業生性別結構情況

2.畢業生民族結構情況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中,漢族畢業生1769人,占畢業生總數的93.11%,少數民族畢業生131人,占畢業生總數的6.89%。

wps4.jpg

圖2 2019屆畢業生民族結構情況

3.畢業生院系專業分布情況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共涉及8個二級分院23個專業,與2018屆比增加4個二級分院。畢業生人數最多的專業為學前教育專業,共210人,其次是航海技術專業,共208人。

學 院

專 業

畢業生人數

總人數

航海學院

航海技術

208

300

國際郵輪乘務管理

59

輪機工程技術

33

經濟管理學院

工商企業管理

86

367

旅游管理

32

會計

189

物流管理

60

創新創業學院

電子商務

152

234

市場營銷

63

國際經濟與貿易

19

機電工程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99

278

模具設計與制造

40

數控技術

12

機電一體化技術

127

建筑工程學院

建筑工程技術

111

221

工程造價

110

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33

237

計算機網絡技術

139

軟件技術

65

藝術學院

產品藝術設計

18

53

服裝與服飾設計

6

環境藝術設計

29

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

210

210

總計

1900

圖3 2019屆畢業生院系專業分布情況

4.畢業生生源地情況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有江西省本省生源1039人,占總人數的54.68%,外省生源861人,占總人數的45.32%。外省生源來源地前五位的是貴州、甘肅、四川、安徽和河南。

生源地

人數

總計

男生

女生

江西

723

316

1039

廣東

1

3

4

四川

69

55

124

重慶

13

11

24

貴州

98

121

219

湖南

6

5

11

云南

2

0

2

甘肅

109

71

180

浙江

1

0

1

河南

36

27

63

湖北

4

2

6

安徽

68

44

112

廣西

6

9

15

山東

29

31

60

青海

3

5

8

寧夏

6

4

10

山西

17

5

22

總計

1191

709

1900

圖4 2019屆畢業生生源地構成情況

(二)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情況分析

1.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總體情況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1900人,通過各種形式就業人數共計1873人,總就業率為98.58%(總就業率=總就業人數/畢業生總人數)。

wps5.jpg

圖5 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總體分析

2.2019屆畢業生分學院分專業就業率情況

經過統計分析,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23個專業中,共有13個專業總就業率達到100%,其他專業總就業率也高于95%,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率較高。

2019屆畢業生所涉及的8個二級分院就業率均達到了95%以上,其中信息工程學院和藝術學院總就業率最高,均為100%。涉及的23個專業中,共有13個專業就業率達100%,其中包括工商企業管理、會計、物流管理、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數控技術、建筑工程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軟件技術、產品藝術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另有9個專業就業率達95%以上,其中包括國際郵輪乘務管理、輪機工程技術、旅游管理、市場營銷、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模具設計與制造、機電一體化技術、工程造價、學前教育。

系部名稱

畢業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航海學院

300

286

95.33

經濟管理學院

367

366

99.73

創新創業學院

234

233

99.57

機電工程學院

278

272

97.84

建筑工程學院

221

220

99.55

信息工程學院

237

237

100.00

藝術學院

53

53

100.00

教育學院

210

206

98.10

圖6 2019屆畢業生各二級分院總就業率

系部名稱

專 業

畢業生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航海學院

航海技術

208

197

94.71

國際郵輪乘務管理

59

57

96.61

輪機工程技術

33

32

96.97

經濟管理學院

工商企業管理

86

86

100.00

旅游管理

32

31

96.88

會計

189

189

100.00

物流管理

60

60

100.00

創新創業學院

電子商務

152

152

100.00

市場營銷

63

62

98.41

國際經濟與貿易

19

19

100.00

機電工程學院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99

95

95.96

模具設計與制造

40

39

97.50

數控技術

12

12

100.00

機電一體化技術

127

126

99.21

建筑工程學院

建筑工程技術

111

111

100.00

工程造價

110

109

99.09

信息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33

33

100.00

計算機網絡技術

139

139

100.00

軟件技術

65

65

100.00

藝術學院

產品藝術設計

18

18

100.00

服裝與服飾設計

6

6

100.00

環境藝術設計

29

29

100.00

教育學院

學前教育

210

206

98.10

圖7 2019屆畢業生分專業就業率

3.2019屆畢業生分性別就業率情況

2019屆畢業生男生1191人,占畢業生總數的62.68%,女生709人,占畢業生總數的37.32%。

性別

畢業生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男生

1191

1170

98.24

女生

709

703

99.15

圖82019屆畢業生分性別就業率

4.2019屆畢業生分民族就業率情況

2019屆畢業生中漢族畢業生1769人,就業1744人,就業率為98.59%;另有17個少數民族畢業生131人,就業129人,就業率為98.47%,期中有15個少數民族畢業生就業率為100%。

民族

畢業生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漢族

1769

1744

98.59

白族

1

1

100

布依族

13

13

100

藏族

3

3

100

東鄉族

1

1

100

侗族

20

20

100

哈尼族

1

1

100

回族

2

2

100

黎族

1

1

100

蒙古族

1

1

100

苗族

45

44

97.78

畬族

1

1

100

水族

1

1

100

土家族

33

32

96.97

瑤族

2

2

100

彝族

2

2

100

仡佬族

2

2

100

壯族

2

2

100

圖92019屆畢業生分民族就業率

5.2019屆畢業生分困難生類別就業率情況

困難生類別

畢業生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非困難生

1810

1784

98.56

困難生

90

89

98.89

圖102019屆畢業生分困難生類別就業率

(三)2019屆畢業生就業流向分析

1.2019屆畢業生就業總體情況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1900人,通過各種形式就業人數共計1873人,就業類型主要為簽就業協議形式就業。

2.2019屆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分析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單位性質以其他企業為主,占就業畢業生總數的87.61%,就業于中初教育單位的畢業生占就業畢業生總數的7.53%,就業于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的畢業生分別占1.66%和1.60%。

wps6.jpg

圖112019屆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分析

3.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分析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以“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為主,占就業畢業生總數的35.34%,就職于“教學人員”工作職位的占就業畢業生總數的12.01%,就職于“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商業和服務業人員”的畢業生分別占11.05%和9.45%。

wps7.jpg

圖12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分析

4.2019屆畢業生地域分布情況分析

wps8.jpg

圖132019屆畢業生地域分布情況分析

5.2019屆畢業生省內六大重點優勢產業分布情況分析

wps9.jpg

圖14 2019屆畢業生省內六大重點優勢產業分布情況分析

二、學校就業工作舉措與特點

2019年,學校黨委行政團結帶領全校師生,齊心協力、齊抓共管,不斷強化內涵建設,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依托科學化的就業管理體系、專業化的就業服務體系、立體化的就業市場體系,繼續完善“學校統籌、學院為主、部門配合、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體制機制,突出創新創業教育的特色和亮點,對新常態下加強就業創業工作開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實踐和探索,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領導的認可和鼓勵。

一、大力完善體制機制,切實將“一把手工程”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學校高度注重就業工作頂層設計。成立以校黨委書記和校長為組長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委員會(各二級學院相應成立以學院院長和書記為組長的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將畢業生就業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常抓不懈。在年終目標考核中,將就業工作單列考核,并在全校各二級學院中選出就業工作業績最突出的學院進行獎勵。按照有關要求,下發了一系列支持二級學院就業工作的文件,更加明確了各二級學院就業工作的責、權、利,極大激發了二級學院作為就業工作主體在就業工作中的主動性。各二級學院充分調動就業工作聯系人、輔導員參與就業工作的積極性,努力促進就業工作取得新進展。 學校認真落實各級領導要求部署。圍繞上級主管部門就業工作思路,充分調動和運用全校各個方面的資源和力量,力促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在新常態下實現更充分就業和更高質量就業。認真完成上級主管部門的各項工作任務。

二、大力加強人才培養質量,切實將“就業導向”貫穿始終

(一)建立反饋機制,促進教學改革

學校以畢業生就業跟蹤調查和就業市場調研為基礎,按照《教育部關于推動高校形成就業與招生計劃人才培養聯動機制的指導意見》(教高〔2017〕8 號)53 文件的精神,進一步建立招生、培養、就業“三位一體”的聯動機制。在人才培養及專業設置中,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升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為目標,堅持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工作,并將畢業生跟蹤調查情況與專業設置、教學改革相結合,完成了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修訂工作。科學分析歷年就業數據,結合報考、錄取和報到等有關因素,為學校的學科、專業調整提供決策依據,堅持就業率與招生計劃掛鉤,遵從市場需求的辦學規律,減少報考率低、需求量低、就業不佳的專業招生計劃直至取消專業。

(二)加強校企合作,拓寬就業渠道

學校全力推動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合作,不斷完善學生就業服務體制,推進校地合作、校企對接,共同構建就業創業基地。二級學院積極組織人員先后與江中集團、中國平安、智慧海派、江鈴集團、等單位達成長期合作意向;與珠海人力資源市場集團、深圳越眾建筑集團、德邦電機等企事業單位共建了就業實習基地;加強與校友企業、各地校友會聯系合作,在全國各地校友會組織中廣泛建立畢業生就業工作站。

三、大力注重就業指導,切實突出教育指導的過程與實效

學校不斷完善就業職能部門機構建設,進一步理順機構職能和運行機制,為服務學生就業工作提供了組織機構保障。一是加強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充分重視發揮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主導作用,積極構建“四位一體”的就業創業指導課程體系,即就業指導課、就業講座與論壇、職業測評與咨詢和模擬招聘相結合,幫助畢業生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學校專門成立就業指導教研室,組建了一支思想素質好、學科背景優、業務能力強的教學科研團隊,并鼓勵和支持教師不斷豐富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內容,拓展教學手段,提高課程的教學水平,使課程真正能夠幫助學生實現就業觀念轉變和就業能力的提升。二是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課列為綜合教育必修課。同時為了加大課程的實用性,將課程體系設計為第一課堂理論教學和第二課堂實踐教學組成,第二課堂中學生通過大學生職業測評與規劃系統,幫助大學生進行各類職業生涯決策,引導大學生學會如何科學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并通過通過開展“畢業生就業招聘活動月”“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專題就業指導講座報告”等系列活動,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觀,科學合理地規劃大學學習與生活,提高就業技能與實踐能力。

三是利用學科競賽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學校非常重視發揮學科競賽、專業技能大賽等平臺對增強學生專業能力的作用。近年來,學校加大支持力度,投入大量師資、場地和設備,鼓勵學生組隊開展科技創新實踐項目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通過專業技能大賽、學科大賽的開展為學生夯實專業基礎、培養挑戰能力,提高就業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生在全國海員大比武、江西省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全國電子商務實用技能競賽、挑戰杯、全國高教杯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等省、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中均有斬獲,是學校按照綜合性應用型的人才培養目標,不斷強化學生就業能力取得的成果。

四、大力強化就業服務,切實提升就業工作的精準度和有效度

(一)全面發力,加強各類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

一是政策宣傳全面到位。采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就業政策,詳細解答畢業生對就業政策、文件、規定的咨詢。畢業生檔案管理規范有序,轉遞及時準確。每年成立征兵工作領導小組,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動員,做好征兵和預征工作。二是在校園內營造“到西部去、到基層去”的濃厚氛圍,大力宣傳校友在基層建功立業的先進事跡和自主創業成功案例,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鼓勵畢業生參加各類基層就業和服務項目,面向基層就業創業。三是針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學校建立了未就業畢業生跟蹤制度,做好畢業生跟蹤調查和信息收集整理工作,收集有效聯系方式,為畢業生離校后就業推薦、幫扶、就業狀況統計打下良好基礎。學校與有就業意愿的未就業畢業生繼續保持聯系,了解其就業狀況,積極推薦工作。同時學校還與未就業學生及其家庭密切溝通,加強協作,切實做到“離校不離心、服務不斷線”。四是學校對就業困難畢業生群體采取針對性措施,對他們給予更多的關心和幫助。學校對就業困難畢業生分類建立檔案,加大對女大學生、就業困難畢業生、家庭困難畢業生、身體殘疾、少數民族畢業生等就業弱勢群體的幫扶,通過“一對一”幫扶機制摸清情況,進行就業心理輔導、重點推薦就業,技能培訓、求職補貼等服務,幫助他們順利完成學業,努力實現就業。

(二)全面加強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的有效度和精準度

學校充分發揮校園就業市場的主渠道和基礎性作用,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校園招聘活動,確保招聘活動場次、崗位數量穩中有升,崗位質量進一步提高,不斷加強對畢業生就業服務工作的有效度和精準度。根據統計,針對 2019屆 畢業生學校共舉辦了各類招聘會 87場,其中大型招聘會 2 場,總計涉及300多家家用人單位,共提供了就業崗位數約 2萬個。

(三)多渠道全面啟動就業市場開發與調研工作

學校就業工作通過與國家發展戰略相結合、與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相結合、與學校專業實際相結合、與校院兩級市場開拓相結合,積極開發就業市場與調研工作。借助省就業指導中心提供的平臺突破新市場,繼續下大力氣開拓以政府為主導的地域性合作關系,建立了與贛江新區、共青人力資源產業園、珠海市金灣區等人力資源部門的“就業聯盟”關系。先后參加了廣州、佛山、廈門、南京、揚州、寧波、金華等地的等大型校企人才對接會議。2019年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先后走訪了,包括百度、聯想、中國人壽、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郵政等百余家知名企業,拓展的就業渠道。

五、大力改進信息管理,切實提高就業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

學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集新聞公告、政策法規、招聘服務、就業指導、專項計劃、創新創業、學生就業一站式服務系統等功能于一體,為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就業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渠道。

三、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相關情況分析

(一)2019屆畢業生就業核心觀

1.2019屆畢業生對工作總體滿意度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綜合分析,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對所從事工作總體滿意度達到93.74%。通過交叉對比分析,工作單位性質為金融單位、黨政機關和科研院所的滿意度最高,累計滿意度均達到100.00%,其次是就業于國有企業的畢業生,累計滿意度為86.96%。


很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累計滿意度

滿意度

23.83%

69.91%

5.21%

1.05%

93.74%

圖152019屆畢業生對工作總體滿意度分析表

wps10.jpg

圖162019屆畢業生對工作總體滿意度分析圖

wps11.jpg

圖17不同單位性質的畢業生對工作滿意度分析

2.2019屆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總體上本校2019屆畢業生現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的相關度較高,其中緊密相關達到30.23%,相關達到47.99%,累計相關度達到78.22%。

wps12.jpg

圖182019屆畢業生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分析

3.2019屆畢業生月勞動報酬情況分析

2019屆畢業生就業起薪主要區間為3000-4000元,所占比例為61.95%;起薪在4000-5000元的畢業生占22.38%;5000-6000元占9.51%;6000元以上占5.71%。

wps13.jpg

圖192019屆畢業生起薪情況分析

wps14.jpg

圖202019屆畢業生現月薪情況分析

根據調查統計顯示,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現月薪主要集中在3000-5000元之間,所占比例為64.27%,其中現月薪3000-4000元的畢業生占32.77%,較入職時同薪酬比例降低了29.18個百分點;現月薪4000-5000元的畢業生占31.50%,較入職時同薪酬比例提高了8.67個百分點;現月薪5000-6000元的畢業生占19.24%,較入職時同薪酬比例提高了9.73個百分點;現月薪6000元以上的畢業生占16.49%,較入職時的起薪提高了10.78個百分點。充分說明畢業一段時期,畢業生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后薪資水平有了較大幅度提升。

4.2019屆畢業生社會保障情況分析

根據調查統計顯示,2019屆畢業生在現工作單位有社會保障的占79.69%,其中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所占比例較高,分別占77.19%和75.46%,其次是有養老保險的占72.23%,無社會保障的占20.31%。

wps15.jpg

圖212019屆畢業生社會保障情況分析

5.2019屆畢業生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分析

2019屆畢業生在與現工作單位簽訂合同人數較多,占就業畢業生總人數的90.91%,其中簽訂長期合同的占70.83%,簽訂短期合同的有20.08%,未簽訂合同的占9.09%。

wps16.jpg

圖222019屆畢業生勞動合同簽訂情況分析

6.2019屆畢業生總體職業期待吻合度情況分析

在所有接受問卷調查的畢業生中,26.64%和64.69%的畢業生表示所從事職業與自己的職業期待“相符”或者“基本相符”,職業期待吻合度達91.33%。

wps17.jpg

圖232019屆畢業生總體職業期待吻合度分析

(二)2019屆畢業生就業感受分析

1.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市場發展前景比較看好,認為所學專業有前途的占82.02%,其中認為所學專業很有前途和較有前途的分別占17.12%和64.90%,僅有1.06%的畢業生認為自己所學專業沒有前途。

wps18.jpg

圖24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市場發展前景分析

2.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單位晉升機會情況分析

根據問卷分析,2019屆畢業生對所在就業單位的晉升機會滿意度較高,23.05%的畢業生表示“很滿意”,69.13%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累計滿意度達92.18%。僅有1.90%的畢業生對就業單位的晉升機會不滿意。

wps19.jpg

圖25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單位晉升機會情況分析

3.2019屆畢業生對就業單位工作環境總體分析

根據問卷分析,2019屆畢業生對所在就業單位的工作環境滿意度非常高,累計滿意度達90.06%,其中32.35%的畢業生表示“很滿意”,57.71%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僅有1.69%的畢業生對就業單位的工作環境不滿意。

wps20.jpg

圖262019屆畢業生對就業單位工作環境總體分析

4.2019屆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工作要求滿意度及評價

畢業生對于所在單位的工作要求,25.58%的畢業生表示“很滿意”,65.33%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累計滿意度達90.91%。總體而言,畢業生對所在單位的工作要求的滿意度較高。這說明學生通過在校的幾年學習,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快速適應工作要求,并獲得了較高的職業幸福感。

wps21.jpg

圖27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工作要求滿意度情況分析

5.2019屆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薪資福利滿意度及評價

2019屆畢業生中對現工作單位的薪資福利“很滿意”的有15.43%,“基本滿意”的有51.38%,累計滿意度為66.81%,僅有6.55%的畢業生對工作單位的薪資福利“不滿意”。

wps22.jpg

圖28畢業生對現工作單位薪資福利滿意度情況分析

畢業生對于現工作單位的薪資不滿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剛參加工作自己的期待過高;有些用人單位對剛畢業的大學生以沒有工作經驗為由給予很低的薪資福利。

(三)2019屆畢業生就業影響因素

1.2019屆畢業生就業途徑情況分析

隨著社會的日益發展,畢業生求職的渠道日益增多,例如:校園大型招聘會、

網絡求職、主動向用人單位提交簡歷等等,就業渠道的增多大大增加了畢業生求職的成功機率。在畢業生求職途徑中,“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求職成功的畢業生,占60.47%,其次是“通過求職網站”和“直接向用人單位申請”成功就業的畢業生分別占14.16%和10.99%。

wps23.jpg

圖292019屆畢業生就業途徑情況分析

根據上述圖表情況分析,還需進一步拓寬畢業生求職的渠道。學生方面,要敢于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要多從各種渠道獲取招聘信息;學校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就業渠道,不斷提升校園招聘會的辦會質量,努力提高就業信息質量,鼓勵學生通過網站應聘,積極組織學生向用人單位申請就業等等。

2.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欠缺因素的情況分析

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存在各種就業欠缺的因素,包括缺少工作經驗、缺少社會關系、對企業缺乏了解、自我定位不準確、未來目標不明確、溝通協調能力差等因素。其中認為缺少工作經驗的比較普遍,占77.17%。這需要學生在校期間多參加社會實踐,以便盡早的適應工作需要。

wps24.jpg

圖302019屆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欠缺因素的情況分析

3.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投放簡歷情況分析

畢業生在投放簡歷時要對企業的企業文化、主營業務、未來發展方向進行仔細的了解,也要了解企業用人的崗位要求。簡歷不可千篇一律,簡歷投放也不是越多越好。根據問卷調查,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投放簡歷次數以1-10次為主,占79.62%。

wps25.jpg

圖31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投放簡歷情況分析

4.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參加面試情況分析

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參加面試的次數基本在5次以內,占81.71%,其中1-2次的占44.76%,3-5次的占36.95%,充分說明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專業知識扎實,求職成功率較高。

wps26.jpg

圖322019屆畢業生在求職中參加面試情況分析

5.2019屆畢業生班干部就業情況分析

根據問卷調查分析 ,有43.81%的就業畢業生擔任過班干部。在校擔任過學生干部,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就業競爭力較強。

wps27.jpg

圖332019屆畢業生班干部就業情況分析

6.2019屆畢業生參加實習實踐情況分析

學生在校期間既要注重專業知識的學習,又要積極參加校內外的實習和實踐,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競爭力。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強弱,也影響到專業知識的發揮。調查分析顯示,參加過實習實踐的畢業生就業率情況要好于沒有參加過實習實踐的畢業生,如下圖所示:

wps28.jpg

圖342019屆畢業生參加實習實踐情況分析

(四)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綜合評價分析

我校98.58%的畢業生都已順利就業,但是在求職乃至就業過程中仍會存在一些問題,從而導致部分畢業生不能正常就業,或者是就業工作不理想等狀況發生,通過調查分析,畢業生認為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應屆生不具備用人單位要求的能力,缺乏工作經驗,沒有競爭力”“畢業生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太高,擇業過于挑剔”“用人單位需要具備較高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術的人員,對應屆生的需求量減少”等。

四、2019屆畢業生專項就業情況分析

(一)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狀況分析

1.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原因分析

隨著高校擴招,畢業生人數逐年攀升,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背景下,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面對這種形勢,選擇自主就業既可以為自己尋找出路,又為社會減輕就業壓力。創業作為帶動就業的一種渠道,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實現個人理想的職業選擇。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種職業”和“替別人打工不如替自己打工”的畢業生均占創業學生的33.33%。

wps29.jpg

圖35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原因分析

2.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類型分析

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類型主要是微店買賣型,占50.00%,網絡潮軍型、打工升級型和專業技術型均占16.67%。

wps30.jpg

圖36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類型分析

3.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資金來源分析

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資金的主要來源是合伙創業,占50.00%,合伙創業符合剛畢業學生創業經驗少,創業資金短缺的基本情況。

wps31.jpg

圖37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資金來源分析

4.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遇到困難情況分析

大學生自主創業,有一定的優勢,譬如年輕、激情,而且隨著社會和時代的發展也為大學生自主創業者提供了諸多條件。然而,創業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特別是對于大學生而言,除了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之外,還需要擁有良好的綜合能力、社會資源、心理素質、敏銳的洞察力等。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堅實保障。但是,就現階段而言,大學生創業依然存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創業學生中感到“創業資金短缺”的占83.33%,感到“對政府扶貧政策知之甚少”和“管理經驗不足”的均占50.00%。

wps32.jpg

圖382019屆畢業生自主創業遇到困難情況分析

(二)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總體情況分析

1.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未就業原因情況分析

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中僅有1.42%的畢業生處于待業的狀態,待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據調查分析顯示造成本屆畢業生待業原因主要包括:剛辭職,正在找新工作;身體原因,暫不工作;家庭原因,不工作;正在準備創業等。另外還有部分畢業生表示正在準備“公務員、事業編備考”。其中“剛辭職,正在找新工作”的占45.65%,“身體原因,暫不工作”的人數占15.22%,“公務員、事業編備考”的人數比例為10.87%。具體如下圖所示:

wps33.jpg

圖392019屆畢業生未就業原因分析

2.2019屆未就業畢業生擇業定位總體分析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要順利就業就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就業形勢,調整自己的就業期望值,在職業生涯規劃的基礎上樹立長遠的職業發展觀念,放棄過去那種擇業就是“一步到位”,要求絕對安穩的觀念。在擇業時要看得長遠一些,學會規劃自己整個人生的職業生涯。應采取“先就業,后擇業”的辦法,在擇業時可以先選擇一個職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然后再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來逐步實現自我價值。通過問卷調查,進一步了解分析了在就業市場日益嚴峻的情況下,大學生的就業方式和就業觀念,以便能夠尋求緩解畢業生就業壓力的途徑。

wps34.jpg

圖402019屆畢業生就業觀念分析

五、2019屆畢業生就業發展趨勢分析

(一)2019屆畢業生就業率發展趨勢分析

縱觀共青科技職業學院近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2017屆、2018屆就業率均保持97.00%以上,2019屆就業率98.58%,就業率呈上升趨勢,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保持良好態勢。

wps35.jpg

圖41近三屆畢業生就業率發展趨勢分析圖

(二)2019屆畢業生就業流向趨勢分析

1.2019屆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趨勢分析

對比近兩屆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工作單位性質,基本上仍以其他企業為主,分別占96.76%和87.61%。2019屆畢業生就職于中初教育單位的占7.53%,比2018屆高7.26個百分點,就職于國有企業和三資企業的畢業生分別占1.66%和1.60%。

單位性質

2018屆

2019屆

機關

0.85%

0.59%

其他企業

96.76%

87.61%

高等教育單位


0.43%

中初教育單位

0.27%

7.53%

其他事業單位

0.85%

0.37%

國有企業

0.37%

1.66%

三資企業

0.64%

1.60%

部隊


0.05%

城鎮社區

0.16%

0.16%

農村建制村

0.05%


醫療衛生單位

0.05%


圖42近兩屆畢業生單位性質趨勢分析表

2.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趨勢分析

對比近兩屆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基本上“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為主,分別占58.76%和35.34%。2019屆畢業生中“教學人員”“其他專業技術人員”及“商業和服務業人員”均有大幅度增加,2019屆畢業生工作職位分別增加了“經濟業務人員”“生產和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公務員”。

工作職位類別

2018屆

2019屆

教學人員

1.38%

12.01%

文學藝術工作人員

0.58%

0.96%

其他專業技術人員

1.38%

11.05%

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

58.76%

35.34%

其他人員

31.37%

16.87%

商業和服務業人員

1.59%

9.45%

公務員


0.37%

工程技術人員

4.88%

2.08%

經濟業務人員


2.78%

金融業務人員

0.05%

0.05%

生產和運輸設備操作人員


9.02%

圖43近兩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趨勢分析表

wps36.jpg

圖44近兩屆畢業生工作職位類別趨勢分析圖

3.2019屆畢業生就業專業相關度趨勢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本校2019屆畢業生現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的相關度較高,其中緊密相關達到23.89%,相關達到41.23%,累計相關度達到65.12%,與2018屆專業相關基本持平。

wps37.jpg

圖45近兩屆畢業生就業專業相關度趨勢分析圖

六、2019屆畢業生對教育教學相關分析與反饋

(一)2019屆畢業生對教育教學反饋情況

畢業生對于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的教育教學方面普遍表示滿意,大部分畢業生給出了評價,認為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教師教學態度認真、治學嚴謹,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很大的幫助,對學生以后的擇業和就業都有一定的影響。除此之外,畢業生也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如:加大對學生專業技能方面的培養,多安排一些實訓課,教學與實踐結合,多一些實習實踐的機會;定期開設就業方面的講座,解答學生疑惑;多開放一些專業,教學應更加嚴格,改善專業教學設施等。通過廣大畢業生的反饋,共青科技職業學院將對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加以完善,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提高學校的教育質量,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滿足學生對于教學、實踐的需求,滿足用人單位對于共青科技職業學院人才的需求。

1.2019屆畢業生的專業認知度分析

(1)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的整體滿意度

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表示“很滿意”的有32.67%,“基本滿意”的有58.76%,累計滿意度為91.43%,僅有2.19%的畢業生對所學專業“不滿意”。


很滿意

基本滿意

不太滿意

不滿意

累計滿意度

滿意度

32.67%

58.76%

6.38%

2.19%

91.43%

圖462019屆畢業生對專業的整體滿意度情況統計

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所學專業不滿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所學專業與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符;與自己的專業預期不符;學校專業教學不符合自己的要求等。由于畢業生在校期間就產生對所學專業不喜歡的心理,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對所學內容不感興趣,甚至產生厭學的情緒,這就直接導致日后就業的失敗。

(2)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的喜歡程度

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表示“非常喜歡”的有12.58%,“喜歡”的有45.90%,累計滿意度為58.48%,僅有4.00%的畢業生對所學專業“不喜歡”。

wps38.jpg

圖472019屆畢業生在校期間對所學專業的喜歡程度分析

通過對畢業生專業滿意度與喜歡程度的交叉對比分析可以明顯看出,兩者之間關系密切,對所學專業喜歡程度越高的畢業生對專業的滿意度也越高,具體分析如下圖所示:

wps39.jpg

圖48畢業生在校期間對所學專業滿意度與喜歡程度交叉對比分析

綜合以上分析,建議學生在高考填報志愿期間以及上大學初期,盡量選擇與自己興趣愛好相符的專業,并能對自己的專業未來走向給予合理的預期,同時學校在專業教學過程中多聽取在校學生以及任課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合理安排專業教學,從而滿足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的要求,為日后順利就業、升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3)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發展前景分析

wps40.jpg

圖49 2019屆畢業生對所學專業的就業發展前景分析

2.2019屆畢業生專業課程掌握程度與目標崗位技能要求匹配度分析

根據調查問卷分析,本校2019屆畢業生專業課程掌握程度與目標崗位技能要求匹配度較高,其中很匹配達到12.39%,匹配達到52.38%,累計匹配度達到64.77%。

wps41.jpg

圖50 2019屆畢業生專業課程掌握程度與目標崗位技能要求匹配度分析

仍有部分畢業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工作崗位不匹配,為了加強專業與工作崗位匹配程度,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wps42.jpg

圖51 所學專業與工作崗位不匹配采取措施分析

3.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總體滿意度分析

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的總體滿意度中“很滿意”的有23.29%,“基本滿意”的有68.52%,累計滿意度為91.81%。


很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累計滿意度

滿意度

23.29%

68.52%

8.19%

91.81%

圖52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的總體滿意度情況統計

4.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就業創業指導服務評價分析

(1)對母校就業服務工作的評價

2019屆畢業生中對您對母校的就業服務工作的評價滿意度為“很滿意”的有26.29%,“基本滿意”的有65.90%,累計滿意度為92.19%。


很滿意

基本滿意

不滿意

累計滿意度

滿意度

26.29%

65.90%

7.81%

92.19%

圖53 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就業服務工作評價分析

(2)對就業指導需求的相關分析

對就業指導工作需求最多的是職業規劃輔導,需求率為30.67%,其次是專家指導和用人單位信息,需求率分別為19.62%和17.33%。

wps43.jpg

圖54 2019屆畢業生對就業指導需求的相關分析

(3)畢業生就業過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通過調查分析,畢業生認為就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畢業生就業定位不合理,期望值太高,擇業過于挑剔”的占24.57%,“應屆生不具備用人單位要求的能力,缺乏工作經驗,沒有競爭力”的占21.33%,“用人單位需要具備較高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術的人員,對應屆生的需求量減少”的占19.62%。具體分析情況如下圖所示:

wps44.jpg

圖55 2019屆畢業生就業過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4)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看法

認為學校就業指導工作對就業起到很大作用的占19.05%,認為有一定作用的占56.76%,整體認為有作用的占75.81%。

wps45.jpg

圖56 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看法

5.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人才培養滿意度分析

對于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的人才培養,20.19%的畢業生表示“很滿意”,71.43%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總體滿意度達91.62%,不滿意的畢業生僅為2.28%,總體滿意度較高。

wps46.jpg

圖57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人才培養滿意度分析

6.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授課老師水平滿意度分析

2019屆畢業生對于學校授課老師水平,36.00%的畢業生表示“很滿意”,55.52%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總體滿意度達91.52%,不滿意的畢業生僅為2.67%,總體滿意度較高。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斷擴展同學們的知識面,加強課堂討論,課堂有序,紀律良好。教學內容多元化,教學模式多樣化。

wps47.jpg

圖58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教學質量的滿意度分析

7.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專業設置滿意度分析

2019屆畢業生對于學校專業設置水平,27.05%的畢業生表示“很滿意”,63.81%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總體滿意度達90.86%,不滿意的畢業生僅為2.47%。

wps48.jpg

圖59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專業設置滿意度分析

8.2019屆畢業生對學校課程設置滿意度分析

對于學校專業課程設置水平,26.91%的畢業生表示“很滿意”,63.90%的畢業生表示“基本滿意”,總體滿意度達90.81%,不滿意的畢業生僅為2.51%。

wps49.jpg

圖602019屆畢業生對母校課程設置滿意度分析

(二)用人單位對教育教學反饋情況

1.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綜合能力評價分析

通過電話調查的形式對2019屆畢業生用人單位進行滿意度調查,共電話調查498人次,獲得有效答卷355份,問卷回收率71.29%。我們就本校畢業生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道德品質、團隊協作等多個方面對用人單位進行細致的回訪調查,了解用人單位對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的真實評價以及后續需求狀況,獲得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對于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日后的發展以及教育教學方面的改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導性作用。

用人單位普遍認為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扎實,

有較強的業務技能和創新能力,能夠很快地適應工作環境。

wps50.jpg

圖61用人單位對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總體滿意度分析

2.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創新能力評價分析

wps51.jpg

圖62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創新能力評價分析

3.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崗位適應能力評價分析

wps52.jpg

圖63 用人單位對畢業生崗位適應能力評價分析

4.用人單位對畢業生職業素養評價分析

用人單位對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的總體滿意度累計達到95.70%。對于畢業生各項基本能力,用人單位滿意度最高的是“工作能力”方面,累計滿意度為96.90%,其次用人單位滿意度較高是“道德品質”方面,累計滿意度達到96.34%。


工作能力

工作態度

道德品質

團隊協作

累計滿意度

96.90%

95.77%

96.34%

93.80%

圖64用人單位對2019屆畢業生各項能力累計滿意度統計

wps53.jpg

圖65用人單位對共青科技職業學院2019屆畢業生的各項能力滿意度分析

5.用人單位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總滿意度評價分析

wps54.jpg

圖66 用人單位對學校就業服務工作總滿意度評價分析

6.用人單位對學校組織畢業生參加招聘滿意度評價分析

wps55.jpg

圖67 用人單位對學校組織畢業生參加招聘滿意度評價分析

7.用人單位對招聘畢業生重點關注因素需求評價分析

用人單位對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的職業素養、責任感和事業心等普遍表示滿意,良好的職業素養是大學生事業啟航的重要基石和堅強后盾;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能夠很快轉換角色,適應工作崗位的要求,能夠將在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具有較強的實踐動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積極創新能力。廣大畢業生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表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

(三)用人單位對教育教學反饋總結與建議

關于共青科技職業學院教育教學情況,用人單位給出了較為肯定的評價,普遍反映共青科技職業學院畢業生職業技能過硬,工作中能吃苦耐勞、勤學好問、上進心強。但隨著人才競爭的不斷激烈,畢業生不僅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同時也應具備較高的綜合素養,成為一個“多面手”,才能不斷適應新環境和新形勢的挑戰。用人單位建議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學習思考的方法,培養舉一反三的學習能力,能及較強的社會適應力;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實踐活動,以增強學生交際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養成;希望學校能注重學生的職前教育,讓畢業生快速適應學生與員工之間的角色轉變,并教育畢業生能夠認識自我、準確定位,以提高就業穩定性。

七、 報告相關背景介紹

(一)報告背景

根據國家教育部辦公廳《關于編制發布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的通知》(教學廳函[2013]號)要求,特編制此報告,旨在全面反映本校畢業生就業狀況,進一步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提高就業指導水平,為學校制定科學合理的招生計劃,調整專業設置,以及進行人才培養和教育改革提供依據和反饋,為學校改革發展,為學生就業提供有效的參考意見。

(二)數據說明

1.數據來源

本文中2019屆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信息來源于本校就業指導工作處統計數據;2019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分析以及畢業生就業對教育教學反饋相關數據來源于伯馬中國就業研究院調查數據。

2.數據調查

(1)調查方式

畢業生相關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方式,用人單位調查采用電話調查方式。

(2)調查情況

共發放網絡問卷1907份,回收問卷816份,回收率42.79%;電話調查498人次,獲得有效答卷355份,問卷回收率71.29%。

3.數據截止日期

本報告中所有調查數據均截止于2019年12月18日,畢業生基本情況數據截止于2019年11月30日。


溫馨提示:本欄目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內容僅供初步參考,倘若涉及您的重大決策,建議查看官方網站或其它權威渠道。投訴


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

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 (2021年) 序號 門類 專業類
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

2021年新增本科專業出爐 高校新增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經申報、公示
2021年新增本科專業出爐 高校新增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必看!收入最高的3類專業 你報了嗎?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了2018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
必看!收入最高的3類專業 你報了嗎?

悶頭讀書十來年 專業到底該咋選

  Q:選擇大學專業時,權衡哪些維度的信息對未來發展比較好?   A:最重要的是你要
悶頭讀書十來年 專業到底該咋選

這個專業再紅上幾十年不奇怪

6月19日,廣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教授陳建二受《5分鐘名師教你報專業》欄目
這個專業再紅上幾十年不奇怪

2020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國際性高等教育研究組織Quacquarel
2020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

這9類專業最適合女生報考(附點評)

1.經濟學類: 包括金融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與證券、會計學、經濟學等
這9類專業最適合女生報考(附點評)

高考同學注意:要報志愿,高校排行榜咋參考

在近年的填報志愿中,大家都喜歡談排名,各種排名大行其道,讓人眼花繚亂,卻不知到底
高考同學注意:要報志愿,高校排行榜咋參考

高考填報志愿女生高薪專業盤點

高考填報志愿女生高薪專業盤點 高考填報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上大學讀哪一
高考填報志愿女生高薪專業盤點

學醫是理科生的專利?這3大醫學專業,文科生報考有優勢

大學專業總是和畢業就業聯系在一起的,雖然從選擇到畢業中間隔了四年的時間,但是在我
學醫是理科生的專利?這3大醫學專業,文科生報考有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前旗| 汾阳市| 阿图什市| 宁城县| 乌拉特中旗| 松原市| 香港| 泗阳县| 梅州市| 乌拉特前旗| 南华县| 平定县| 公安县| 龙里县| 历史| 鞍山市| 无为县| 清苑县| 邳州市| 永春县| 文登市| 汽车| 侯马市| 织金县| 浦县| 璧山县| 保康县| 高密市| 闽侯县| 石台县| 布尔津县| 兴安县| 石狮市| 精河县| 揭阳市| 广德县| 镇坪县| 蕉岭县| 广平县| 凤庆县| 福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