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9年新生入學須知
目 錄
1.校長致辭........................................................................ 01
2.致2019級新同學的一封信............................................. 03
3.新生報到須知................................................................ 05
4.新生繳費須知................................................................ 06
5.新生助學貸款須知......................................................... 08
6.2019級新生如何辦理戶籍遷入手續.............................. 11
7.京內生源新生辦理“農轉非”須知.................................... 13
8.相關部門辦公電話一覽表.............................................. 14
附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
《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
校長致辭
親愛的同學:
祝賀你考入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開始人生新的征程!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特色鮮明、充滿生機活力的大學。在60余年的辦學歷史中,學校秉承“崇德尚能、經世濟民”的校訓,遵循“以學生為本”的核心理念,以經濟學、管理學為重要特色和突出優勢,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和工學等六大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成為首都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基地。
同學們進入大學后,將會面臨著學習方式、生活方式等一系列重要的變化。在此,我希望大家盡快適應這些變化,融入到大學的學習和生活中去。
要盡快適應學習方式的變化。大學與中學的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有很大的差別。中學的學習注重于老師對課本知識的傳授、側重于對知識的消化吸收;而大學的學習則強調學習的自主性和研究性。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為你們營造了濃郁的學習氛圍和優良的學習條件,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中,勤于讀書、善于思考、勇于實踐,真正成為積極學習、自覺學習的“求學”者。
要盡快適應生活方式的變化。大學為你們開啟了新的生活方式。你們中的許多人第一次離開父母和家人的庇護,開始了大學校園的集體生活。希望同學們能夠盡快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培育勇擔重負的高尚品質,堅守腳踏實地的務實態度、發揚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砥礪思想,升華人生。
要盡快適應社會角色的變化。同學們從眾多考生中脫穎而出,是未來社會的英才。應該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今日的大學生活與為實現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興和人類文明的進步而奮斗的理想和信念緊密地結合起來!
同學們,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為你們提供成長的沃土和施展才華的舞臺,你們也將給學校帶來新的生機與活力。讓我們共同努力,創造首經貿美好的明天!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校長:付志峰
2019年7月
致2019級新同學的一封信
親愛的2019級新同學:
你們好!
經過了12年的苦讀和拼搏,你們即將來到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在此,校團委、校學生會代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10000余名在校學生由衷地祝賀你們金榜題名,并熱烈地歡迎你們的到來。
即將步入大學殿堂的你們,一定對大學生活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在心中勾畫著屬于自己的未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一所北京市重點大學,在這里,你們學會的將遠遠不只是書本知識,你們會在取得優異成績的同時,得到在校園文化、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等領域全面發展的機會。你們會發現,在這所生機盎然的校園中,會有十分濃厚的學術氣氛、無比廣闊的展示空間和異常光明的發展前景。
本著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的宗旨,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之余,學校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如學術文化節、文化藝術節、研究生學術文化節和社團文化節等,組織了辯論賽、“模擬法庭”、校園歌手大賽、宿舍文化節、各類體育比賽等豐富多彩的課外文化活動。除此之外,首都經濟貿易大學60多個學生社團,如校紅十字會學生分會、就業與職業發展協會、鳳凰漢服社、萬國語社等為你提供了充分展現各種才華的平臺。如果你想體驗做記者、編輯的樂趣,可以加入《共青團通訊》、《遠航》等校級學生媒體和學院級各類刊物。如果你擁有藝術特長,你還可以加入大學生藝術團,在合唱團、民樂團、管弦樂團、舞蹈團、話劇社、魔術社中,你一定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緊張充實的大學生活是一幅絢麗的畫卷,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這幅畫卷中最為亮麗的一抹彩虹。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張開熱情的雙臂,誠摯地歡迎同學們的到來。希望同學們在這個不平凡的暑假中養精蓄銳,以飽滿的精神,積極的心態投入即將開始的大學生活中!
學校的發展離不開我們的共同努力,美好的未來離不開我們的不懈進取。同學們,讓我們同攜手、共奮進,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的發展、為人生的卓越揮灑青春、再創輝煌!!
共青團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委員會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生會
2019年7月
新生報到須知
一、報到
新生憑我校簽發的《錄取通知書》直接到“雙培計劃”的央屬高校報到,報到時間及注意事項參照央屬高校的《新生入學須知》,我校會在10月組織“雙培計劃”學生集中返校。
因故不能按期到校報到者,應寫信并附原單位(學校)或所在街道、鄉鎮證明,向學校招生辦公室及所在學院請假,假期一般不超過兩周。超過兩周不報到者,視為放棄入學資格。
集中返校時,新生準備本人近期一寸免冠光紙照片2張。交學院2張(學生入學登記表1張、成績冊1張)。
二、紙質文字檔案
1.北京地區的新生紙質文字檔案由考生憑錄取通知書和準考證于8月21日至25日到本人高考報名單位領取,并在集中返校日交到所在學院。
2.北京以外地區學生憑錄取通知書到當地相關部門提取檔案,于集中返校日交所在學院(當地考試院統一郵寄的學生除外)。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招生辦公室
2019年7月
新生繳費須知
按照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發改委批復:
一、繳費標準
1.學費標準:(除以下專業外其他專業均為5000元/人· 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5500元/人· 年
安全工程(注安師) 5500元/人· 年
統計學 5500元/人· 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金融方向) 5500元/人· 年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 5500元/人· 年
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 5500元/人· 年
商務英語 6000元/人· 年
法語 6000元/人· 年
2.住宿費標準:
雙培學生住宿費,統一收費標準為750元/學年。
二、繳費方式:銀行代理扣款
1.雙培學生向“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繳納學費和住宿費。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后,到任意一家北京銀行營業網點辦理一張借記卡,同時存入應繳學費、住宿費。報到后及時把賬號上報給學院,學校統一通過銀行批扣學費、住宿費。 批扣成功學生的發票,由財務處統一發放至各學院,由各學院組織學生領取。
2.以后年度費用繳納
以后年度的學費和住宿費由銀行批量扣款,請在每年的8月20日之前將應交費用存入北京銀行卡中。銀行代扣成功后,財務處將發票發放至各學院,學生到學院領取繳款發票。
三、注意事項
1.北京銀行借記卡是學生在校期間用于繳納學費、住宿費、代收費用及發放勤工助學等勞務費的重要金融工具,請妥善保管。學生在校期間應繳納的學費、住宿費用均需存入此卡,如果卡丟失,請用學生本人的身份證在北京銀行所屬的任何一家網點辦理新的借記卡,并將新卡號及時通知財務處,聯系電話:83952292。
2.繳費發票是重要交費憑證,是學生退費的唯一依據,請妥善保管,遺失不補。
財務處學費管理辦公室:
博納樓322辦公室,聯系電話83952292。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財務處
2019年7月
新生助學貸款須知
各位新同學:
首先,祝賀你們取得優異的成績,并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錄取。學校為保障品學兼優、學境困難的學生順利完成學業,根據市教委的文件精神,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按照《國家助學貸款管理規定》,現將申辦2019年國家助學貸款事宜介紹如下:
1.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具備以下條件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①家庭經濟困難的本專科生(含高職生)、第二學士學位學生和研究生;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且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③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未成年人申請國家助學貸款須由其法定監護人書面同意);④誠實守信,遵紀守法,無違法違紀行為;⑤學習努力,能夠正常完成學業;⑥因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籌集到的資金,不足以支付其在校學習期間的學習和生活基本費用的,可申請國家助學貸款。
2.非京籍學生可積極在當地申請生源地助學貸款。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是指學生或其合法監護人,向家庭所在地的農村信用社、銀行等金融機構申請辦理的無需擔保或抵押的助學貸款。詳情可咨詢學生戶口所在地縣級教育部門。
3.未開展生源地助學貸款地區的學生在京申請國家助學貸款時需提供的材料:
* 材料1、《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見附錄);
* 材料2、學生本人親筆書寫的助學貸款申請書(200字以上、A4紙);
* 材料3、《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見附錄);
* 材料4、父親和母親或監護人身份證復印件(A4紙)要求:身份證要正反兩面都復印。若父親和母親或監護人無身份證,須出具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開具的戶籍證明;
* 材料5、家庭戶口簿復印件(A4紙),要求:戶口簿各頁全部復印,其中家庭地址頁、父親情況頁、母親情況頁這三頁必不可少;
* 材料6、近期一寸免冠相片一張(黑白或彩色);
* 材料7、學生本人身份證和學生證復印件(正反面復印在同一張A4紙上,進校后);
* 材料8、新生需提供錄取通知書復印件;
* 材料9、已婚學生須提供配偶姓名、工作單位、身份證復印件、單位出具的個人經濟收入證明;
* 材料10、未滿18周歲申請貸款學生的法定監護人的書面意見。
4.未辦理成功生源地助學貸款且符合國家貸款條件的學生在入校報到當天,到學生處“綠色通道”處辦理相關手續。
5. 《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由學生暫時自己妥善保管,待簽約時交給銀行。
※備注:見附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申請表》、《國家助學貸款申請表》,表格復印有效。貸款總額本專科生不超過8000元/年,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年。如有不明事項,請撥打咨詢電話010-83952279。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生處
2019年7月
2019級新生如何辦理戶籍遷入手續
一、戶籍遷入原則
1、凡屬規定范圍內可將戶籍遷入學校的新生均可遷入。
2、戶籍遷入實行自愿遷入原則。
3、生源地與戶籍所在地不一致的新生不予遷入戶籍。
4、北京生源新生不予遷入戶籍。
二、戶籍遷入要求
1、根據上級公安機關規定,戶籍遷入必須在當年完成,不得跨年度延期辦理。
2、新生《戶口遷移證》最晚須在2019年9月30日前交到博納樓118房間,逾期不交則視作本人自動放棄將戶籍遷入我校集體戶籍的權利。
三、需提交的材料
1、《戶口遷移證》原件。
2、一寸白底彩色免冠照片1張(其它背景顏色照片無效),背面需注明姓名和身份證號。
四、辦理《戶口遷移證》注意事項
1、新生憑錄取通知書到原戶籍所在地派出所開具《戶口遷移證》。
2、《戶口遷移證》必須打印,并加蓋遷出地派出所公章(齊縫章、農或非農章、以下空白章、遷移證右下角的遷出地派出所公章),若當地派出所無法打印則須在備注欄內注明“本所無打印機故手寫”,并加蓋“派出所戶口專用章”。
3、《戶口遷移證》上的姓名、身份證號要與錄取通知書一致。
4、《戶口遷移證》上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出生地、身份證號、身高、血型、戶口性質、婚姻狀況等相關信息必須填寫齊全,打印字跡必須清晰,《戶口遷移證》上凡手寫修改部分均須加蓋派出所戶口專用章。
5、《戶口遷移證》上的出生地、籍貫兩項填寫必須精確到市(縣),如:XX省X市或XX省X縣或XX市X區。
6、《戶口遷移證》要求必須有戶口性質(即“農業”、“非農業”)的章,已取消戶口性質區分的地區,必須在備注欄內注明在戶口性質改革之前該生的戶口性質或加蓋家庭戶章。
7、我校集體戶籍遷入地址為:“北京市豐臺區張家路口121號”(不能多字少字,填錯無效)。
8、《戶口遷移證》要求打印字跡必須清晰有效,內容準確無誤。
五、溫馨提示
1、請認真閱讀“辦理《戶口遷移證》注意事項”按要求開具《戶口遷移證》,如未按要求開具《戶口遷移證》需回原籍重新辦理。《戶口遷移證》最晚須在2019年9月30日前上交,逾期不交則視作本人自動放棄將戶籍遷入我校集體戶籍的權利。
2、由于新生的戶籍遷入審批過程為學校集體統一辦理,故需要一段較長時間,大約要到2019年12月底才能完成落戶再辦理新身份證,如學生在此期間丟失原籍身份證,或者原籍身份證到期,都將無法補辦。因此,請同學們在此期間(戶口遷出還未落入學校階段)保管好自己原來的身份證避免丟失,原籍身份證即將到期的新生要在原籍及時補辦后再開出《戶口遷移證》。
3、學生在校期間戶籍性質為學生臨時集體戶籍而非北京市常駐人口戶籍,故學生在校期間學校戶籍管理部門概不受理任何戶籍事項變更事宜(如:變更姓名、出生日期等);學生戶籍一旦遷入學校,在校期間戶籍不得隨意遷出,中途退學和畢業除外。
京內生源新生辦理“農轉非”須知
1、北京市教育考試院每年10月份左右將為京內生源農業戶籍性質新生辦理“農轉非”,辦理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0日,逾期不予補辦。
2、北京市教育考試院高招辦規定:大學四年期間,僅為新生提供一次轉為居民戶籍的機會,請各位新生及家長權衡利弊,慎重選擇是否將學生原來的農業戶籍轉成居民戶籍。
3、學校在接到市教育考試院通知后(10月份左右),由各院系通知本人到保衛處(博納樓118房間)領取農轉非證明,學生可憑此證明到本人戶籍所在地派出所辦理“農轉非”。
4、無論是否辦理,“農轉非”證明均須學生本人在學校規定時間內自行領走。
相關部門辦公電話一覽表
部 門 | 辦公電話 | 備 注 |
學生處 | 83952279 | 助學貸款 |
83952091 | 軍訓辦 | |
招生辦公室 | 83952090/83951799 |
|
教務處 | 83952096 | 學籍管理 |
財務處 | 83952292 | 繳費 |
團委 | 83952046 | 轉團關系 |
校醫院 | 83952039 | 體檢 |
保衛處 | 83952071 | 辦理戶口遷移 |
后勤基建處 | 83952203 |
|
學生公寓管理中心 | 83952136 |
|
賽歐公寓 | 83952136 |
|
圖書館 | 83952390 | 咨詢檢索 |
教育技術中心 | 83951352/2299 | 校園卡/校園網 |
城市經濟與公共管理學院 | 83952270 |
|
工商管理學院 | 83951330 |
|
經濟學院 | 83951012/1802 |
|
會計學院 | 83952880/2263 |
|
勞動經濟學院 | 83951853 |
|
文化與傳播學院 | 83951566 |
|
管理工程學院 | 83951019/1020 |
|
財政稅務學院 | 83952252/2253 |
|
法學院 | 83952126/1202 |
|
金融學院 | 83952255/2256 |
|
統計學院 | 83952797/83816557 83816586 |
|
外國語學院 | 83951061 |
|
華僑學院 | 83951098 |
|
國際經濟管理學院 | 8395146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