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審計大學2019年招生熱點問題解答
1.2019年學校的招生基本情況如何?
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預計招收普通本科新生4000余名。學校的招生計劃完全覆蓋了全國設有本一批次招生計劃的省、市、自治區,其中,上海、浙江等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學校均設有招生計劃。2019年,學校在全國全本一批次招生。具體招生人數及批次以當地教育考試院公布的招生計劃為準。
2.學校今年在江蘇招生的專業均設立在本一批次嗎?
2019年南京審計大學在江蘇省投放的專業(含方向)均計劃設立在本一批次。具體如下:
文理兼招專業有:審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金融學、保險學、信用管理、投資學、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政學、稅收學、法學、法學(法務會計)、法學(法務金融)、政治學、經濟學與哲學(PPE)、貿易經濟、工商管理類(中外合作辦學-會計學)、市場營銷、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理科專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統計學、工程管理、金融工程、金融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軟件工程、工程造價、物流管理、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文科專業有:英語、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具體批次及招生人數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信息為準。
3.學校(院校代號1119)對江蘇考生兩門選測科目的等級要求和錄取方法是怎樣的?
等級要求:文理科對兩門選測科目的等級要求均為B+B。必測科目成績均須達到合格(或C級及以上等級)。
錄取方法:對進檔考生的選測科目等級給予一定的獎勵分(AA加1分;A+加1分;AA+加2分;A+A+加4分),在考生投檔分的基礎上加上獎勵分后進行排序,再采用“分數清”的專業安排方式(即優先滿足高分考生的專業志愿),同分情況下,理科考生按數學(含附加分)、外語兩門科目總分排序,兩門總分也相同則按數學分(含附加分)排序;文科考生按語文(含附加分)、外語兩門科目總分排序,兩門總分也相同則按語文分(含附加分)排序。
4.學校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合作舉辦的會計學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院校代號1619)是怎樣填報的?
南京審計大學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合作舉辦會計學專業本科教育項目(專業代碼:120203H、院校代號1619)面向江蘇省招生。本項目今年文理科兼招,安排在本一批次錄取,對兩門選測科目的等級要求均為BB。項目名稱是:工商管理類(中外合作辦學)(會計學)。該項目是南京審計大學與澳大利亞科廷大學以“3+1”的模式合作培養會計學專業本科生的計劃。每年學費是26000元,第四年赴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學習,學費按澳方標準收取。
5.學校今年在專業培養上有哪些改革方案?
學校實行最為靈活的轉專業機制,為學生提供最大化的自主選擇機會。
優秀學生大一學年結束后根據學業成績(專業排名前15%)可申請轉專業。
新生入學后可報名參加ACCA、IAEP、CMA、CFA項目等特色辦學項目的選拔。通過特色項目選拔考試且試讀期學習合格的同學可轉入相關專業學習。
新生入學后還可以參加“經濟與金融國際化創新人才班”、“瑞華精英班”等精英人才班選拔,具體信息以進校后選拔通知為準。
部分專業類如:(1)金融學、保險學、投資學、信用管理、金融工程(2)財政學、稅收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3)行政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4)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統計學、統計學、金融數學(5)工商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市場營銷等實行“大類培養”,排名在本專業前50%的學生,大二下學期可申請在專業類內調整同批次專業。
具體遵照教育部、教育廳相關文件并按學校轉專業實施細則執行。
6.學校碩士點建設情況如何?
學校2011年被批準為全國首批審計碩士專業學位授權單位,2013年獲批為學術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其中,學術碩士一級學科7個、專業碩士點8個。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法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是學術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審計、會計、金融、國際商務、應用統計、法律、電子信息、工商管理( MBA)等是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
7.學校有哪些重點學科、優勢學科和品牌特色專業?
“審計科學與技術”和“現代審計科學”分別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一、二期項目,“工商管理”、“應用經濟學”等2個一級學科入選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三期項目;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入選“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培育)學科,公共管理、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5個一級學科入選“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建設學科;在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工商管理一級學科評估結果為B,排名全國前30%。
審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為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審計學、金融學專業為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審計學、金融學類、財政學類、工商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為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專業,審計學、金融學、財政學為江蘇高校品牌專業;財政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為江蘇省特色專業。
8.學校有哪些具體的科研方向與成果?
學校建有“現代審計發展研究中心”“金融風險管理研究中心 ”、“政府審計與區域治理法治化研究院”、 “江蘇勞動法治研究基地”和“江蘇科技金融體系創新研究基地”等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5個,“公共工程審計”“審計信息工程”“金融工程”和“江蘇省審計大數據工程”等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審計與經濟研究》為CSSCI來源期刊,《南京審計大學學報》為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近五年來,學校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在內的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50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75項;參與了審計署重要政策和法律法規建設工作以及審計學科建設等重大理論課題的攻關。在Journal of Econometrics、《經濟研究》等權威期刊發表論文207篇,在CSSCI/CSCD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100篇,出版學術專著100余部,獲得包括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和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50余項。
9.學校的師資情況是怎樣的?
學校擁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講座教授5人,中組部“-”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萬人計劃”1人,教育部優秀跨世紀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8人,省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全國審計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6人,財政部全國領軍(后備)人才(學術類)3人,司法部“全國優秀教師”1人,入選江蘇省“333人才工程”培養對象(第一層次)、江蘇省“雙創計劃”、江蘇特聘教授、江蘇省“青藍工程”等各類省級人才工程180余人,獲得審計署先進個人、江蘇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等省級以上個人表彰10余人。擁有江蘇省“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4個、江蘇省“青藍工程”教學團隊2個。
10.學校有哪些特色人才培養模式?
為了滿足學生自主性學習、個性化培養、多元化發展的需要,學校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
(1)“本科學歷教育 + 國際執業資格教育”培養模式。從1997年起,學校在本科教育中先后引入了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CFA(注冊金融分析師) 、CISA(國際注冊信息系統審計師)等國際執業資格認證教育,培養得到國際直接認可、具有國際水準的高級審計與金融管理人才。
(2)“國內學歷教育+國際學歷教育”培養模式。學校與澳大利亞等國的大學合作開辦“3+1+1”模式培養項目,滿足了學生接受國際學歷教育的需要。
(3)“跨學科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為適應社會發展對復合型財經類人才的需求,學校復合出工程審計、金融企業管理、管理審計、法務會計、法務金融、計算機審計、信息系統審計、商務英語等專業方向,培養跨學科復合型人才,提高學生就業競爭能力。
(4)“境外交流學習”培養模式。南京審計大學與法國SKEMA商學院采用本科3+2模式、碩士1+1模式共同培養學生;選派學生赴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匈牙利佩奇大學、意大利比薩大學、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摩洛哥高等工商管理學院等高校進行一學期交流學習;南京審計大學是“江蘇高校學生境外學習政府獎學金項目”單位,每年選拔學生赴世界知名高校暑期短期交流;另外還組織學生參加韓國永進大學,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等多所大學的暑期項目。
11.“經濟與金融國際化創新人才班”、“瑞華精英班”等精英人才班的培養情況?
經濟與金融國際化創新人才班(EFIT)項目有經濟學與金融學兩個專業可選,該項目采用全英文教學,以北美知名大學的經濟學和金融學人才培養方案為主要參照模式,教授國際一流的經濟學、金融學理論知識,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表達能力,旨在培養有國際視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素質專業人才。2019年,首屆畢業生出國升學率約65%,大部分學生前往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倫敦大學學院(UCL)、帝國理工學院(IC)、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南加州大學、密歇根大學、悉尼大學等國內外名校深造。
瑞華審計與會計學院是南京審計大學和連續多年國內排名第一的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共同設立的特色學院。學院每年從學校入學新生中選拔100名左右優秀學生組成“瑞華精英班”,旨在培養高素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行業領導與實務精英。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提供資金、實務師資、校外導師,實行就業托底。學院開設“晨訓、經典導讀和領導力實訓”和CPA特色課程,培養和提高學生意志力、自我管理能力等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2019年首屆畢業生50%讀研,30%進入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瑞華會計師事務所等工作。
12.請介紹一下ACCA、IAEP、CMA、CFA等選拔考試的情況?
新生進校后可報名參加ACCA、IAEP、CMA、CFA等特色辦學項目的選拔,具體選拔時間以學校發布的通知為準。
ACCA本科專業屬于審計學專業,學生可以在完成本科專業的同時,參加ACCA的學習和考試。畢業時,若順利通過ACCA全部課程的考試,學生不僅可以獲得本科學歷證書,還可以獲得ACCA準會員資格。符合條件者可以申請英國牛津布魯克斯大學的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倫敦大學的碩士學位。
IAEP本科專業屬于審計學專業,是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在全球高等院校中推廣的內部審計的跨學科精英教育項目。學校2007年加入該項目,成為中國唯一一所被IIA認定的可以開展內部審計高等教育的院校。完成IAEP項目人才培養方案所有環節的學生,可獲得審計學專業畢業證和學位證,并且滿足條件者,同時可獲得IIA總部頒發的國際IAEP資格證書。
CMA本科專業屬于會計學專業,是在國家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大背景下、于2014年正式啟動的特色辦學項目。CMA(美國注冊管理會計師)項目將CMA考試認證中的知識體系與能力要求有機融入會計學專業本科教學計劃,旨在培養適應經濟轉型與升級所急需的管理型會計專業人才,使學生具備較強的英語技能與職業遷徙能力,熟悉各類企事業單位的成本核算、財務運營、管理控制、戰略制定與評價,能夠勝任財務決策與分析等中高級專業性工作。
CFA本科專業屬于金融學專業,該專業瞄準被國際金融投資界廣泛認可的注冊金融分析師(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把CFA課程與中國的金融市場聯系起來,通過將CFA考試的知識體系納入本科教學計劃,實現了學歷教育與國際執業資格教育的完美結合。學生在大學畢業前通過CFA一級考試,可以為未來獲取CFA資格認證打下堅實的基礎。
13.學校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情況怎樣?
作為審計署和教育部合作設立的“中國政府審計獎學金”項目承辦單位,以及商務部“援外高級學歷學位教育計劃”承辦單位,招收和培養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審計專業碩士研究生;被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認證為中國唯一的“內部審計教育伙伴”(IAEP)合作級高校,與全球伙伴高校開展學生互換、教師互聘、學分互認、科研合作;被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ACCA)評為“全球培養ACCA人才最多大學”“白金級培訓機構”;與最高審計機關國際組織(INTOSAI)、最高審計機關亞洲組織(ASOSAI)等國際行業組織,美國、法國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最高審計機關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美國、法國、巴西、印度、南非等50余個國家審計長受聘學校榮譽教授。五年來,教師赴境外高校及最高審計機關進行學術交流、訪學培訓逾1000人次,參加聯合國審計62人次;學生赴境外高校學習交流、參加國際會議、學科性競賽、海外志愿者活動2000人次。
14.學校畢業生總體就業情況怎樣?
學校畢業生就業競爭力強、就業質量高。近幾年,畢業生就業率均保持在97%以上;就業區域流向京、津、滬、蘇、浙、粵等經濟發達地區的畢業生約占80%左右,行業流向相對穩定。每年進入國家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畢業生約占7%左右,15%左右的畢業生被世界五百強企業錄用,2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國內外各類銀行等金融機構工作,從事國內外各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畢業生約占10%,其中進入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的畢業生每年穩定在100人左右。2018屆的3971名畢業生中,選擇出國升學的畢業生達787名,其中選擇升學為453人(11.41%),出國為334人(8.41%)。國內升學畢業生中,97人進入雙一流大學。出國深造畢業生中,11人進入QS排名前二十大學,102人進入QS排名前五十大學,224人進入QS排名前一百大學。2010年以來,江蘇省教育廳歷年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在江蘇省31所非211院校中,南京審計大學的畢業生就業現狀滿意度、畢業生就業競爭力指數、畢業生月收入水平、畢業生愿意推薦母校的比例等均居前列。
15.學校在學生教育管理體制建設上有哪些新的舉措?
2014年,學校全面啟動“第三次創業”的征程,按大部制原則積極推進學務改革,在繼承中國古代書院傳統、充分借鑒西方寄宿制書院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學校重點探索通識教育、導師制度、社團活動等進社區,構建符合南審歷史文化特點與內涵的書院制管理模式。書院建設與專業學院的“第一課堂”相輔相成,側重于與學生全面發展相一致的思想引領、自我管理引領、人格塑造和實踐鍛煉,系統塑造學生的學術思維、道德品質、職業規劃、人際溝通、身心健康和適應社會環境等能力,培養造就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目前,潤園書院、澤園書院、澄園書院、沁園書院四大書院已經正式運行5年,初見成效。
16.學校學費有無新變化?
南京審計大學普通本科各專業學費嚴格按照江蘇省物價局文件規定執行。其中,審計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工程管理4個專業學費為5720元/年,數學與應用數學、統計學專業學費均為5500元/年,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專業學費均為5800元/年,其它各專業學費為5200元/年。
17.學校有哪些獎、助措施?
為鼓勵更多的優秀考生報考南京審計大學,并為其成才提供更好條件,除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等評定獎學金、助學金外,南京審計大學還制定了獎學金及優秀新生獎勵辦法等相關政策,主要包括審計長獎學金(國家審計署設立) 10000元/人、校長獎學金5000元/人、新生獎學金5000元/人、優秀學生獎學金200-2000元/人等獎項,學生獲獎(助)學金面為60%左右;此外,學生畢業時赴西部省份審計機關就業的,學校也將予以相應學費減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