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財經大學入學后進行遴選的創新實驗區介紹
一、國家級創新實驗區
1.法學專業(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廣東財經大學法學專業2012年被教育部評為應用型、復合型國家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成為全國首批58個應用型、復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之一。根據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實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的若干意見》(教高[2011]10號)精神,結合廣東省和廣東財經大學法學教育的實際情況,2013年廣東財經大學成立了國家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并于2014年獨立招生。實驗區以體制機制改革為突破,以專業基本條件建設為保證,改革現有的法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制定分類培養方案,根據法學院的基礎和特色,探索“應用型、復合型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培養符合我國法治建設需要的卓越法律實務人才,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辦學單位:法學院
遴選方式:國家卓越法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9年校內遴選共招收60人(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法務和企業法務各遴選招30人)。實驗區于2019年9月面向2019級全日制本科生(藝術類專業、佛山校區全學段專業、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專業學生除外)開展遴選工作,其中法學院內部遴選人數不低于計劃招收人數的80%,跨學院遴選人數不超過計劃招收人數的20%,遴選考核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
培養目標:適應國家法治建設的需求,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具有深厚的法學專業知識功底,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達到較高的外語水平,具有創新精神和較強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特別是能在國家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企業、仲裁機構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司法相關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法學理論、憲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國際法
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中國法制史、刑法學、民法學、商法學、知識產權法學、經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國際法學、國際私法學、國際經濟法學、環境資源法、勞動與社會保障法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專業實踐、畢業論文和畢業實習等。
主要專業實驗:法庭審判模擬、企業法務實訓。
學生就業方向:畢業生主要進入公、檢、法等司法機關及海關、工商、稅務等國家行政執法部門從事司法、執法等工作,也可以到大型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法律服務工作以及從事專職律師工作。
2.工商管理專業(創業管理方向)實驗區
學校于2008年成立“具有企業家精神和潛質的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并于2009年獲批成為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2012年,在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建設基礎上,成立創業教育學院,負責與大學生創業教育相關的課程設置、項目開發、創業實踐的實施工作,負責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日常管理工作。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宗旨為培養具有企業家精神和潛質的學生,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高地”,進行精細化的培養和管理,現有4個年級共201名學生,已有6屆畢業生。從全校各專業選拔進入實驗區學習的學生將于大一下學期開始在廣州校區學習。第三學期舉行內部遴選,通過遴選的學生可以輔修投資學(創業投資方向)專業。實驗區實行三學期制,夏季學期將開展豐富多樣的小學期教學活動;還可以獲得學校更多資源傾斜,依托創業教育學院的優勢得到更多參與學生創業項目鍛煉的機會。
辦學單位:創業教育學院
遴選方式:實驗區于第一學期面向全校2019級全日制本科生(藝術類專業、佛山校區全學段專業、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專業學生除外)遴選50人左右,通過初選、綜合能力筆試和創意設計展示與面試三個環節,遴選出具有較強的創意、創新思維能力與自學能力;有較好的學習習慣,有較強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有良好的情商和堅強的毅力;有志于創業和從事企業管理工作的學生。第三學期,實驗區邀請校內外導師共同組成專家組,采取面試答辯方式進行內部遴選,此次遴選出的學生將獲得輔修投資學(創業投資方向)專業機會。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基礎厚實,實踐與創新能力強,具有創業管理、創業投資、投資基金管理等方面業務技能,熟悉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社會、經濟和文化的“具有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創新創業能力”的復合應用型創業投資管理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后能進行創業管理、創業投融資管理或自主創業等。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學生在主修專業修讀年限內完成主修專業學習要求并達成投資學(創業投資方向)輔修專業修讀要求授予輔修經濟學學士。
主干學科:工商管理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財務管理、管理學、創業學、創業營銷、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戰略管理、消費者行為學、電子商務、商業模式設計與創新、創業融資、初創企業管理、稅務籌劃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除加強理論課程中實踐教學環節外,實驗區實行三學期制。夏季學期,實驗區邀請國內外名師、職業經理人、CEO開展講座;進行戶內外拓展活動;進行創業培訓、商務素養與商務談判訓練、綜合文字處理寫作訓練、社會實踐、企業參觀、行業研究、企業家研究和項目開發、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境外學術交流、學生游學、海外帶薪實習等,主要滿足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化發展的需求。四年共有三個小學期可供安排。
主要專業實驗:有課程單項實驗1門、課程綜合實驗2門、專業綜合實驗4門、跨專業綜合實驗1門。
學生就業情況:近三年,“具有企業家精神和潛質的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畢業生就業率100%,就業層次總體較高,具體表現在:20%左右的畢業生到高校繼續深造、攻讀碩士學位,其中包括英國愛丁堡大學、蘭卡斯特大學、布里斯托大學、美國東北大學、澳大利亞悉尼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世界名校以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國內一流大學;50%左右的畢業生進入知名大型國企、世界500強企業,包括普華永道、聯合利華、蘋果、曼秀雷敦、特斯拉、星巴克等外資企業,以及四大國有銀行、中國電信、騰訊等大型國有企業;還有部分畢業生加入公務員隊伍,有的自主創業。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創業教育學院的畢業生中,目前創業成功的有16人,其中一人的創業公司已于2015年在廣州市股權交易中心掛牌青創板。畢業生自主創業契合了實驗區的人才培養目標,彰顯了實驗區辦學特色。
學生就業方向:企業、金融機構、管理咨詢公司、政府機構、自主創業等。
二、省級創新實驗區
1.國際會計(ACCA)創新實驗區
2010年6月,會計學院創建國際會計(ACCA)創新實驗班,2011年1月成為校級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011年12月,國際會計(ACCA)創新實驗區獲批成為廣東省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區。2014年8月,依托實驗區設立的“國際化應用型會計人才協同育人平臺”成為首批廣東省協同育人平臺(會計類唯一)。2016年6月,會計學院成為華南地區高校唯一一家ACCA黃金級認可培訓機構。該實驗區教學團隊實力雄厚,管理制度完備,教學資源充足。實驗區依托會計學院國家級特色專業、省級名牌專業和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的堅實專業背景,充分享用學校和會計學院優良的教學設施、豐富的圖書資料和完善的實驗教學資源,集中了會計學院優秀的具有博士學歷、外語水平較高、具有海外學習背景的青年教師,改革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辦學來已取得顯著的人才培養效果。自創辦以來,國際會計(ACCA)創新實驗區畢業生就業和發展連續多年在全省名列前茅。
辦學單位:會計學院
遴選方式:面向2019級全日制本科生(藝術類專業、佛山校區全學段專業、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專業學生除外)開展遴選工作,遴選考核包括筆試和面試兩個環節。考核標準包括高考數學成績、高考英語成績、綜合能力測試。2019級遴選人數不超過160人,其中會計學院學生內部遴選50%,會計學院以外學生遴選50%。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具備國際視野和意識,具備經濟、管理、法律和會計學等方面的知識和能力,能夠在國際注冊會計師行業從事審計工作,或者在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機構從事會計實務工作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工商管理、經濟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統計學、經濟法(CPA)、會計師與企業(F1)、管理會計(F2)、財務會計(F3)、公司法與商法(F4)、績效管理(F5)、稅務(F6)、財務報告(F7)、審計與認證業務(F8)、財務管理(F9)、會計(CPA)、審計(CPA)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主要專業實驗:會計學、審計學專業綜合實驗。
學生就業情況:2016屆、2017、2018屆畢業生就業率100%
學生就業方向:大型會計師事務所、大型國有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國公司和外資企業、國內外名校讀研深造等。
2.國際商務專業創新實驗區
該實驗區系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已招生4屆,2013級招生30人,2015級招生43人,2016級招生45人,2018級招生30人。該實驗區實施全人教育、國際化教育、主輔修雙學位教育三位一體培養模式。
辦學單位:經濟學院
遴選方式:面向2019級全日制本科生(藝術類專業、佛山校區全學段專業、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專業學生除外)開展遴選工作,其中經濟學院內部遴選人數不低于計劃招收人數的80%,跨學院遴選人數不超過計劃招收人數的20%。通過面試方式等形式進行遴選,招生一個班,不超過60人。
培養目標:培養具備廣闊的國際視野,厚實的國際經濟和管理理論知識,能嫻熟地運用外語進行跨文化交際和國際商務談判,具備跨國企業經營與管理或跨國財務運營及投資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創造和創業能力,能在跨國公司、外資企業、政府涉外經濟部門、企業和事業單位等組織從事跨國企業經營管理、國際投融資、國際商務營銷、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等實際業務以及策劃、咨詢和管理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的創新性國際化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主修專業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輔修專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工商管理學、經濟學
主要課程:微觀經濟學(全英)、宏觀經濟學(全英)、計量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國際經濟學(雙語)、國際商務戰略與管理、商務倫理、世界經濟、BEC商務英語(高級)、商務英語綜合(高級)、國際商法、國際貿易實務與管理、第二外語、國際商務環境、全球營銷管理、國際商務談判、國際投資學、國際電子商務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企業調研、廣交會實習、畢業實習、戶外拓展、海外實踐活動等。
學生就業方向:在跨國公司、外資企業、政府涉外經濟部門、事業單位等從事跨國企業經營管理、國際投融資、國際商務營銷、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等實際業務以及策劃、咨詢和管理工作。
3.新聞學專業(全媒體)創新實驗區
全媒體新聞傳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班培養具有寬廣的文化與科學知識;熟練掌握融媒體技術,新聞內容全媒體生產的能力;熟悉傳播渠道,具備新聞信息全介質傳播的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全方位經營傳媒產業意識的應用型、復合型新聞傳播人才。適應當前新媒體的人才需求,就業前景廣闊。
辦學單位:人文與傳播學院
遴選方式:面向人文與傳播學院2019級全日制本科生(藝術類考生除外),通過高考分數結合個人志愿與綜合測試進行遴選,招收一個班,30人左右。
培養目標:本實驗班致力于培養能掌握全媒體信息傳播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能熟練運用全媒體進行信息采寫、策劃、傳播,兼具財經特色、全媒體組織運營和管理能力,擁有寬廣的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能在各級各類媒體機構、黨政機關、部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媒介內容生產、媒介經營管理、新聞宣傳、媒介傳播優化等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傳媒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新聞傳播學
主要課程:新聞學原理、傳播學原理、新媒體導論、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媒介倫理與法規、中國新聞史、外國新聞史。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校內虛擬媒體實踐,校內ERP仿真實習教學,電視臺、電臺、報社、網站等媒體機構實踐教學。
主要專業實驗:電視攝像、節目制作、新聞攝影、平面媒體實驗教學、新聞采寫、網站規劃與設計、非線性編輯、全媒體行業調研、全媒體行業實踐、傳媒創新訓練等。
學生就業方向:各類媒體(電臺、電視臺、報社、網站等),廣告公司、公關公司等傳媒機構,企事業單位文化宣傳部門。
三、校級實驗區
1.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
實驗班專業以學術為導向,采用精英培養模式,旨在培養經濟理論和數理基礎扎實、具有研究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經濟學相關領域專業化人才。具有“高起點、重學術”的鮮明特色。要求學生系統深入學習經濟學理論和前沿知識,培養學生對現實經濟生活的具體問題的認知和分析能力,絕大部分學生能進入國內著名學府和世界名校讀研深造。
辦學單位:經濟學院
遴選方式:面向2019級全日制本科生(藝術類專業、佛山校區全學段專業、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專業學生除外)開展遴選工作,招生一個班,不超過40人。采取自愿報名、高考成績、課程考試、面試與心理測試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學生遴選工作。
培養目標:經濟學拔尖創新人才實驗班專業培養經濟理論基礎扎實、知識寬厚、綜合素質高,具備熟練的外語應用能力、經濟數學運用能力、計算機操作能力和經濟活動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理論經濟學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學原理、中級微觀經濟學、中級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產業組織理論、經濟思想史、經濟史、博弈論、財政學、會計學、時間序列分析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畢業論文、畢業實習
學生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將主要到經濟學各個分支學科(主要面向國內名校和國外高校)攻讀研究生學位。
2.工商管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
工商管理專業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按照研究型人才培養規格進行分類培養,使學生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掌握工商管理理論及方法,具有國際視野、本土情懷、創新意識、團隊精神和溝通技能,做到學以致用,具備發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以及自我發展的能力,為國內外知名高校輸送優秀研究型人才。
辦學單位:工商管理學院
遴選方式:面向2019級全日制本科生(藝術類專業、佛山校區全學段專業、中外聯合培養項目專業學生除外)開展遴選工作,招生一個班,不超過40人。采取自愿報名、資料審核、筆試、面試與心理測試相結合的方法開展學生遴選工作。
培養目標:拔尖實驗區以為國內和國外知名高校以及廣東財經大學輸送優秀研究型人才為目標,按照研究型人才培養規格進行分類培養、專門培養、系統培養,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知識基礎、廣闊的學術視野、優良的個人品德和突出的創新能力。
培養規格:標準修業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主干學科:工商管理學
主要課程:管理學、戰略管理、會計學、財務管理學、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學、創業學、運營管理、管理運籌學、商業倫理、企業管理研究方法等。
主要實踐教學環節:畢業論文、畢業實習
主要專業實驗:ERP軟件Ⅰ(生產制造系統)、ERP軟件Ⅱ
學生就業方向:學生畢業后將主要到工商管理類相關專業(主要面向國內名校和國外高校)攻讀研究生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