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理工大學兩江人工智能學院:攜手名校名師 傾力打造大數據人工智能人才
說到當下最熱門的新技術領域,對于家長和考生來說,毫無疑問大數據人工智能首當其沖。作為全國最先成立的人工智能學院之一,重慶理工大學兩江人工智能學院自然也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目標。
名校名師鼎力學院建設
據了解,作為重慶理工大學傾力打造的新興學院,兩江人工智能學院被學校定位為引領全校新工科建設的"龍頭學院"和產教融合"示范學院",致力于培養國家、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產業相關領域急需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為此,學校聘請了國家“萬人計劃”專家,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總體組專家,北京大學劉宏教授為首任院長。同時,聘請了北大、清華、浙大、哈工大、西安電子科大、新加坡南洋理工等國內外知名高校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他們直接了參與學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
目前,學院已經聚集形成48名專業教師團隊,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3人、擁有博士學位25人,他們中有國內知名人工智能領域專家10人。雄厚的師資力量為培養人工智能行業領域的優秀人才提供了保障。
人工智能相關專業最熱門
隨著新時代來臨,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了一個很重要的熱門專業,到底有多火熱?從兩江人工智能學院這些數據就能感受到。
從重慶理工大學招生辦公室了解到,在2018年,兩江人工智能學院面向重慶、四川、廣東、江蘇、浙江等15個省市地區合計招生307人。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重慶市“大數據智能化類”特色專業)、軟件工程(重慶市“三特行動計劃”特色專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在多個省份超過一本批次線錄取。特別是在重慶,三個專業錄取平均分都超過了一本批次線大約50分,受到了廣大考生的熱捧。
今年,兩江人工智能學院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獲得教育部審批,并將在2019年面向全國進行首次招生。
人才培養模式有特色 就業前景好
對于新學院、新專業,不少學生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人才培養質量與就業。
在人才培養方面,學院基于新工科專業,建成“硬件(芯片、機器人)、軟件、大數據和智能技術”的“硬軟數智”分層、遞進的人才培養新拼圖。特別是學院開創了國內新工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新模式。學院開辦了學生創新實驗班,組建了多個學生創新團隊,實施了新工科卓越人才培養新計劃。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開設“人工智能導論”課啟迪學生,并作為創新團隊導師悉心指導學生。建立了遴選優秀本科生到北大、浙大、哈工大等知名大學教授實驗室訪學交流機制,讓學生們有機會體驗到知名高校的學習研究氛圍。在重慶大數據智能產業園區、業內知名企業建立就業實習基地,不斷增強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社會適應力。此外,廣泛開展學生學科競賽活動,構建了國家級、省部級、產業級等多級競賽體系,不斷提升學生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
學院著重圍繞“先進裝備的智能感知技術領域”,開展智能圖像處理、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智能汽車、大數據技術、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等領域的研究開發,與紫光新華三、長安、中興、中冶賽迪等知名企業開展了產學研合作。
據了解,學生畢業后,將去騰訊、華為、百度、奇虎360、恒生電子、各大銀行、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國家電網等企事業單位就業。
兩江人工智學院院長劉宏教授充滿信心地告訴記者,學院將全力打造有國際影響力、有重大產業貢獻度、西部領先、國內一流的人工智能學院,勇擔為未來智能社會培養人才、積累技術、實現產業突破的重任,積極服務于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 華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