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學學子在第四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天梯賽中獲佳績
近日,第四屆“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總決賽落下帷幕,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余立功老師指導的參賽團隊(30名同學組成)獲得全國高校二等獎(重點大學組),江蘇省分省一等獎。三個團隊中,何銀銀等10名同學組成的團隊獲得全國團隊二等獎1項,江蘇省分省一等獎1項。
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是由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及全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共同發起的一項賽事,旨在推進培養大學生利用計算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綜合素質,豐富校園學術氣氛,促進校際交流,提高程序設計教學水平。
本次比賽在全國35個城市38個賽點同時舉行,下午1時,比賽正式開始,南京理工大學代表隊與北京大學、浙江大學、電子科技大學等全國284所高校、共775支隊伍同場競技。三個小時的激烈角逐,全過程機器自動評測,實時顯示分數和排名,無人為因素干預。
中國高校計算機大賽-團體程序設計天梯賽是由10人組成一隊,每個人獨立完成自己的題目,總分角逐團隊獎。根據參賽學校層次不同分為珠峰爭鼎組(重點大學組),華山論劍組(普通大學組),滄海競舟組(高職高專組),一個學校分數最高的3支隊伍總分分組角逐高校獎。
比賽題目分為基礎級8題、進階題4題和登頂題3題。參賽隊員可以在比賽中的任何時刻嘗試解決任何梯級的題目。但只有當一支隊伍的基礎題總分超過600分時,該隊進階部分的題目分數才被判為有效;只有當其進階題總分超過400分時,該隊登頂部分的題目分數才被判為有效。在進階和登頂階段最先完整獲得其中任一題分數的前5位隊員,分別依次獲得50、40、30、20、10分“先鋒獎勵”。該獎勵分數計入個人總分。當團隊進階或登頂成功后,也計入團隊的有效分。除了考察學生程序設計的基本能力,還需要教練和隊員經過長期訓練,制定合理的戰術。
參賽人員名單(未標注學院的學生均為計算機學院學生):
何銀銀、田鑫、馬靖豪、顏俊梁、劉旭峰、王兵、何家奇、賈持恒、金力為(錢學森學院)、趙珉懌;
韓小豪、黃偉杰、李佳勝、胡林、田晃(錢學森學院)、沙昊、劉燁鳴、嚴軍超、何政禹、任建;
趙震、黃昱程(經濟管理學院)、鐘涵文、許曦然(錢學森學院)、徐楊世杰、路廣平、董平(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單詠霖、盧逸飛、楊舒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