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洋大學2019年“專升本”招生考試《環境科學概論》大綱
總則
本考試主要以考察環境科學專業應該具有的基本能力與技能為依據,環境科學基本知識點包括環境問題現狀、環境科學理論基礎、環境科學技術手段與環境管理實踐的概念掌握和應用能力。
一、考試科目:環境科學概論
二、考試方式:形式以筆試閉卷進行,實行150分制,其中環境與環境問題、環境科學理論基礎、環境科學技術與方法、環境管理與實踐各占25%左右。
三、試卷題型:名詞解釋(20分),填空(20分),選擇(40分),簡答(40分),論述(30分)
四、考試內容
(一)環境與環境問題
1. 環境的定義與特性
明確環境的定義及環境的整體性、區域性、相對穩定性、滯后性及脆弱性等特性。
2. 環境科學的形成與發展
理解環境科學的分化發展階段、以及分化與整體化同時發展的階段
3. 環境科學思想與方法論
掌握環境科學的整體性、系統性、綜合性與復雜性的特點,并能對其進行展開闡述。
4. 自然環境中的能量流動、物質循環與信息傳遞
了解物質循環,包括水氣循環及其中的元素循環概念及內容,理解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和信息傳遞的特點。
5.自然環境的地帶性規律
了解陸生生態系統和水生生態系統的水平與垂直分布規律
6. 人類發展與環境危機
掌握城市環境的特點和對社會、經濟以及環境的影響
7. 環境與人類健康
從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環境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兩方面了解環境與人類健康的關系,了解大氣污染、放射性污染與生物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8. 全球環境變化
掌握全球變暖的原因及其對人類帶來的可能性的影響,了解臭氧耗竭,酸雨及生態退化的原因及對人類可能帶來的影響。
(二)環境科學的理論基礎
1. 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觀
掌握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倫理觀核心內容,了解環境倫理的基本原則,并能理解可持續發展原則及其與其他發展論的區別。
2. 人類地球環境復合系統
了解人類地球環境復合系統的定義及相互關系。
3. 環境生態學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環境生態學的地位和作用及其主要研究內容。
4. 生態系統理論
掌握環境生態學的生態多樣性、生態演替理論,并了解生態干擾及修復理論。
5. 環境物理原理
掌握熱力學定律、物質守恒定律。并對污染物在大氣、水體中的擴散影響因素及基本理論概念有一定了解。
6. 環境污染物的遷移轉化規律
了解污染物的一般性遷移與轉化規律,特別是掌握環境化學物的生物富集和生物轉化過程。
7. 環境與經濟的關系
了解環境經濟學的發展歷史與現狀。
8. 環境的經濟價值評估
了解環境的費用效益分析方法。
(三)環境科學技術與方法
1. 環境監測技術
掌握環境監測的目的、要求和特點,掌握環境監測預處理技術和測試技術。
2. 環境評價的原則與方法
掌握環境評價的類型與原則,了解環境評價的方法。
3. 環境影響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了解環境影響評價的分類及程序。
4. 環境規劃的內容與技術方法
了解環境規劃的內涵及特點,了解環境規劃的內容。
5. 水環境污染控制
掌握水污染防治的原則及對策,并能對常用的水處理方法進行概括敘述。
6. 大氣環境污染控制
掌握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措施,了解常用的大氣污染治理方法。
7. 固體廢棄物污染控制
掌握固體廢棄物處理處置與利用的原則,了解常用的固體廢棄物處理方法。
8. 土壤環境污染控制
了解土壤污染治理的技術措施。
9. 其他物理性污染控制
了解噪聲控制技術及放射性污染物控制技術。
(四)環境管理與實踐
1. 環境政策的基本原則和特征
掌握環境政策的基本原則,了解環境政策的基本特征。
2. 環境法的產生與發展
掌握環境法的目的和作用,了解我國現行的主要環境法規。
3. 環境標準的制定、實施和管理
了解環境標準體系及之間的相互關系。
4. 流域環境管理的目標與原則
了解現有的流域環境問題。
5. 流域環境管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掌握流域環境管理內涵、基本原理及方法。
6. 城市發展與城市環境問題
掌握城市環境管理的特性,了解城市發展的階段性。
7. 城市環境管理的途徑與方法
了解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原則。
8. 工業環境污染的特點與綜合防治戰略
了解工業環境污染的特點及綜合防治戰略的主要內容,了解清潔生產的概念。
9. 農業環境問題及管理對策
能闡述主要的農業環境污染問題、以及農業生態系統破壞的主要類型。理解生態農業的內涵。
10. 環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了解環境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1. 環境教育目標與實施途徑
能闡明環境教育的主要特點及主要實施途徑。
四、參考書目
1.環境科學概論(第2版) ,楊志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
2. 環境科學概論,方淑榮,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06月
3.環境科學概論,孫強,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年11月
4. 環境學概論(第2版),曲向榮,科學出版社,201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