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9年“三校生”交通運輸類(汽車方向)職業技能考試大綱
2019年云南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本、專科招收中職畢業生
交通運輸類(汽車方向)職業技能考試大綱
一、編寫說明
根據省招考院文件《關于云南省2015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本、專科招收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畢業生招生考試改革方案(征求意見槁)》,按上級主管部門要求,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承擔本次三校生技能考試大綱編寫。為此,成立了專門的大綱編寫工作組。通過網絡、電話、座談會等形式對省內的部分中專學校、技工學校和職業高中做了調研,收集了汽車類專業的教學計劃及教材使用情況。在此基礎上,大綱編寫工作組結合實際情況,編寫本考核大綱。
汽車類職教投入大、場地要求高,師資能力要求嚴,結合云南省各個中職院校的辦學實際情況,本大綱適當地做了適應性調整。在要求場地設備方面的能力考核要求做了適當降低,在基礎理論能力方面做了適當拓寬。在考核的形式上,借鑒了教育部SGAVE中德汽車機電合作項目的考核方式,也借鑒了目前戴姆勒項目師資考核方式。采取了筆試實操的方式,通過客觀的筆試來考核實操能力。
二、考核依據及要求
(一)考核依據
1、國家職業標準汽車維修工四級標準
2、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教學指導方案
(二)考試要求
1、具有能保證正確理解汽車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維修檢測工藝所必須的物理機械電工電子基礎知識
2、基本能正確使用汽修常用工量具
3、熟悉簡單發動機、底盤、車身電器構造
4、初步掌握發動機、底盤、車身電器總成結構及部件簡單維護維修工藝
三、考試形式
(一)閉卷考試
(二)考試題型及分額
考試分為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兩個部分;試卷題型為單選題、多選題和判斷題三種;基礎理論占分150分,基本技能占分150分,共計300分。
(三)考試時間:120分鐘
四、考核內容
考核內容包括了:(一)基礎理論;(二)正確使用汽修工量具;(三)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總成及部件構造、維護、簡單檢修,共三個部分考核內容。
(一)基礎理論
1、理解力學中運動和力的基本概念。
2、理解勻速、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理解加速度的概念,能進行簡單的計算,理解勻變速運動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進行簡單計算。了解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3、彈力、摩擦力。了解彈力的概念及其產生的條件,了解胡克定律,理解胡克定律,理解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概念,會判斷簡單情況下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的概念,會判斷簡單情況下靜摩擦和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簡單計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4、力的合成與分解。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能舉出生產生活中力的合成與分解的實例,理解力的平行理解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并能進行簡單計算。
5、牛頓運動定律及機械能守恒定律等一些基本規律,并會解決簡單的力學基本問題。
6、功率,理解功,指導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能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理解功率的概念,指導功率與速度的關系,并能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7、動能定律。了解動能與動能定理,能用動能定理解釋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8、機械能守恒定律。了解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指導機械能是人類生活中常見的能像形式,理解機械能守恒定律,能簡單計算,能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產、生活中的有關問題。
9、能量守恒定律。了解熱力學以及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規律之一。能運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釋一些自然界中能量的轉化問題。
10、掌握和理解直流電路的基本概念,以及部分電路歐姆定律、全電路歐姆定律及電阻串并聯電路的計算,并會解決簡單的直流電路基本問題。
11、電功率,了解電功和電功率的概念,會估算常用電氣的電功率。
12、安全用電。了解人體觸電的類型,知道觸電的常見原因及防范措施;了解電氣火災發生的原因,能正確選擇防范和撲救措施。
13、了解用電安全的基本常識,知道電氣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學會保護人身與設備安全、防止發生事故的基本方法,了解觸電急救方法指導觸電的常見原因及防范措施;了解電氣火災發生的原因,能正確選擇防范和撲救措施;了解用電安全的基本常識,知道電氣安全技術操作規范,學會保護人身與設備安全,防止發生事故的基本方法,了解觸電急救方法;
14、電場電場強度,磁場磁感強度。了解磁場、磁感線、磁感強度、勻強磁場、磁通量的概念,會用磁感線描述磁場,能用磁感強度和磁通量的定義式進行簡單計算;了解電流的磁場,會用右手螺旋定則判斷直線電流、環形電流及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方向。
15、磁場對電流的作用。理解左手定則和安培定律,會運用左手定則判斷通電導線在磁場中的受力方向,能用安培定律進行簡單計算。
16、電磁感應。了解電磁感應現象,知道感應電流的產生條件;理解右手定則,能運用右手定則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理解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能運用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進行簡單計算。
17、掌握構件和機構的受力分析方法;能識別汽車常用機構。
18、車齒輪、蝸桿蝸輪輪系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19、汽車傳動帶和傳動鏈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20、掌握鍵、銷的基本知識。
21、掌握螺紋、螺紋連接件、螺旋傳動設備的基本知識。
22、掌握汽車上軸與軸承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23、掌握液壓系統、液壓設備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
24、了解汽車常用材料。掌握汽車常用機械常識。
(二)正確使用汽修工量具
1、能正確識別常用車間裝備和舉升設備,能包括雙柱、龍門、大小剪、子母剪、千斤頂(隨車式、手動液壓式、臥式液壓式)、安全支承、壓床。掌握常用車間設備和舉升設備的基本用途。
2、能正確使用汽車常用工具,包括梅花扳手、套筒扳手、開口扳手、扭力扳手、起子、橡膠錘、活塞環卡鉗、活塞環壓縮器、軸承拉壓工具等通用工具,能正確認識上述工具的基本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
3、能正確使用汽車測量工具,包括萬用表、游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塞尺、溫度計等。能正確讀取測量數據。
(三)發動機、底盤、車身電氣總成及部件構造、維護、簡單檢修
1、發動機構造及部件與總成維護工藝
(1)掌握發動機工作的基本原理。
(2)掌握發動機維護使用的基本物料。
(3)掌握發動機的基本結構。
(4)能正確識別曲柄連桿機構各個部件并掌握基本工作原理。
(5)能正確識別配氣機械的基本結構結構及維護內容 (不包括可變氣門正時控制、可變進氣道、電子燃油噴射控制、缸內直噴等電控系統)。
(6)能正確識別進、排氣系統的結構并掌握功用和基本工作原理。(不包括可變進氣道、EGR、廢氣渦輪增壓器、排放后處理等裝置)
(7)能正確識別點火系統基本結構與部件(僅限火花塞、點火線圈)并掌握功用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8)能正確識別冷卻系統結構與部件,并掌握功用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9)能正確識別潤滑系統結構并掌握功用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10)燃油系統結構并掌握功用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2、底盤構造及部件與總成維護工藝
(1)能正確識別普通離合器結構功用與基本工作原理。并掌握離合器調整方法及其相應的步驟和涉及的自由行程、自由間隙等概念。
(2)能正確識別普通手動變速器結構,掌握功用與基本工作原理,變速器操作機構中的自鎖互鎖機構以及倒檔鎖的功用。
(3)掌握普通手動變速器的同步器功用,能識別同步器核心部件。
(4)掌握傳動軸結構與基本維護工藝。
(5)掌握差速器、主減速器基本結構種類以及基本維護工藝
(6)掌握懸架種類、功用、以及結構(不含電控底盤等系統)
(7)掌握車輪動平衡及輪胎知識與基本維護工藝
(8)掌握制動系統種類與結構,掌握制動系統基本維護工藝
(9)掌握轉向系統種類與結構基本維護工藝
3、基本車身電器系統結構與維護工藝
(1)蓄電池的結構與維護
(2)發電機的結構與維護
(3)起動機的結構與維護(起動電路不包含防盜及一鍵起動或ECU控制的電路)
(4)非電控控制的燈光電路故障排除,包括大燈遠近光、前后霧燈、轉向應急燈、小燈、制動燈、倒車燈電路
(5)電路元件的檢測與更換:包括保險裝置、開關、繼電器及用電設備
(6)喇叭電路的故障排除
四、考試分值及比例
序號 | 名稱 | 項目 | 分值 | 比例 |
1 | 基礎理論 | 物理機械電工電子基礎知識 | 150 | 50% |
2 | 基本技能 | 正確使用汽修工量具 | 30 | 10% |
發動機總成及部件構造、維護 | 50 | 16.7% | ||
底盤總成及部件構造、維護 | 40 | 13.3% | ||
車身電器總成及部件構造、維護 | 30 | 10% |
五、參考教材
1、“十三五”職業教育汽車類專業“互聯網+”創新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汽車底盤構造與檢修》,劉冬生編。
2、中等職業教育汽車類專業“十三五”規劃教材,中等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第2版),胡勝編。
3、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改革成果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汽車概論》,龐志康 邊鐵勇編。
4、中等職業學校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教學用書,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汽車電器構造與維修》,石杰緒編。
5、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課程改革成果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汽車維修技能基礎》(第2版),徐利琦主編。
6、汽車維修職業任務驅動模塊化教材,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汽車電工電子基礎》張旭征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