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视频,国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男女之间的唏唏哩哩动态,现言很肉到处做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就業質量年度報告

一、學校概況

(一)學校簡介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位于重慶市江津區,1951年由煤炭工業部創辦,1998年舉辦高等職業教育,2001年建成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院校,2010年建成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6年被重慶市教委評為重慶市普通高校就業示范中心,被中國青年報社和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組委會評為2016年“高職院校創新創業示范校”,2017年被重慶市教委評為“重慶市普通高校創業示范中心”。被全國高職高專校長聯席會議評為“2017年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

學校設有礦業與環境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地質與測繪工程學院、建筑工程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財經與貿易學院、電氣工程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繼續教育學院9個二級教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基礎教學部、體育與國防教學部3個教學部,建有國家級重點專業8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3門,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有各類校內實訓基地(室)200個(中央財政重點支持建設的專業實訓基地8個、實訓室21個),生產性實訓基地8個,有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261個。圖書館藏紙質圖書91萬余冊,電子圖書36.9萬余冊,電子專業期刊近2萬種。建成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云綜合平臺,各種視頻、課件、虛擬實訓容量達10T,用戶達1.1萬人。

學校地處被譽為“帥鄉”之稱的重慶江津區,校園占地面積13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36.62萬平方米,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4200余人,成人及其他高等教育學生4000余人,外國留學生60余人。隨著高鐵江津北站和輕軌5號線濱江新城北站的開通,學校的交通條件將更加便捷通暢。

學校現有教職工700余人,其中教授(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5人(博士生導師1名,碩士生導師6名),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高級會計師等)187人;博士45人;“雙師雙能”型教師410余人;有380余名行業企業技術專家、能工巧匠組成的兼職教師隊伍。學校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國家級專家16人,重慶市市級教學團隊7個,重慶市市級專家65人。學校聘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人懷教授擔任學校名譽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寧津生教授等16名著名專家學者擔任客座教授。

學校堅持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強化思想引領,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可持續發展。開設有覆蓋智能裝備制造業、信息技術產業、建筑業和服務業等產業的9個專業大類49個高職專業,與重慶師范大學、重慶科技學院聯合舉辦5個本科專業。學院所有專業與重慶6+1支柱產業、戰略新興產業和江津五大產業集群高度對接。

學校堅持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依托地方優勢產業,提升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能力。學校被重慶市教委確定為整體向產教融合型深化的高校;積極推進“政行企校”五方共建平臺和各類校地、校企合作平臺建設,與市內外300余家單位建立了穩定合作關系;組建了重慶測繪地理信息職業教育集團,開展集團化辦學;率先與中興通訊公司、新大陸集團聯合開展混合所有制辦學。

學校以特色優勢、優質資源服務行業企業技術進步和轉型升級。建有重慶市高職院校首個院士工作站——“劉人懷院士工作站”;建有省部級工程研究(技術)中心、煤礦安全培訓中心、礦業工程應用技術推廣中心、現代教育應用技術推廣中心、重慶市煤礦安全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博士、教授企業工作站30余個。學校是國家建設行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礦業人才培養基地、重慶市信息技術軟件人才培養實訓基地和重慶市高技能人才培養基地。年均科研和技術服務項目-+金額超過1500萬元,年培訓達到2萬余人次。

學校發起成立了中泰職教聯盟,是中泰職教聯盟理事長單位,與泰國、馬來西亞、老撾、烏茲別克斯坦、白俄羅斯等近2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開展海外留學生培養和技術服務,現有全日制留學生60余人。經國家教育部備案,與澳大利亞堪培門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合作舉辦中澳高等教育專科項目涉外會計專業(中澳班)。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國家及臺灣地區高校建立了長期校際交流機制,在專業合作、課程認證、職業資格認證、教師培養、學生交流、學歷提升等方面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

(二)2018年學校重大辦學成果

2018年,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豐碩的辦學成果,見下表所示。

類別

賽項名稱

一等獎(項)

二等獎(項)

三等獎(項)

學生職業

競賽

全國職業院校技能競賽

3

8

5

全國行業競賽

28

57

65

重慶市高職院校學生職業技能競賽

10

18

16

合計

41

83

86

學生創新

創業競賽

2018年“挑戰杯 ——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榮獲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

2018年“挑戰杯 ——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重慶賽區中榮獲金獎1項,銀獎1項

重慶市第二屆“渝創渝新”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重慶賽區決賽競賽中獲銀獎2項,銅獎2項

2018年“創青春”重慶市大學生創業大賽競賽中獲得銅獎1項

二、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一)畢業生規模及就業率

學校 2018 屆專科畢業生共計 4108 人,分布在8個二級學院的48個專業,截止 2018 年 12月28日,已就業4061人,就業率為98.86%。各二級學院、各專業就業率見表3。

表3 2018 屆畢業生就業基本情況

學院

專業

全校合計

畢業人數

就業人數

就業率%

合計

4108

4061

98.86%

礦業與環境工程學院

299

294

98.33%

煤礦開采技術

37

37

100.00%

礦井通風與安全

20

20

100.00%

煤層氣抽采技術

16

16

100.00%

煤化工生產技術

13

13

100.00%

地下工程與隧道工程技術

74

71

95.95%

環境監測與治理技術

56

56

100.00%

安全技術管理

83

81

97.59%

地質與測繪工程學院

382

378

98.95%

礦山地質

29

29

100.00%

水文與工程地質

65

65

100.00%

地質災害與防治技術

52

52

100.00%

工程測量技術

118

114

96.61%

地籍測繪與土地管理信息技術

79

79

100.00%

礦山測量

39

39

100.00%

機械工程學院

498

495

99.40%

礦山機電

19

19

100.00%

機械設計與制造

56

56

100.00%

數控技術

81

79

97.53%

機電一體化技術

128

128

100.00%

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

178

177

99.44%

汽車電子技術

36

36

100.00%

信息工程學院

573

564

98.43%

計算機控制技術

54

52

96.30%

計算機應用技術

153

152

99.35%

計算機網絡技術

78

75

96.15%

計算機系統維護

67

65

97.01%

軟件開發與項目管理

88

87

98.86%

信息安全技術

41

41

100.00%

移動通信技術

92

92

100.00%

建筑工程學院

720

713

99.03%

道路橋梁工程技術

165

163

98.79%

建筑工程技術

286

284

99.30%

工程造價

199

199

100.00%

市政工程技術

70

67

95.71%

財經與貿易學院

653

643

98.47%

會計

59

59

100.00%

會計(涉外方向)

102

100

98.04%

會計電算化

96

96

100.00%

營銷與策劃

136

131

96.32%

物流管理

130

127

97.69%

旅游管理

71

71

100.00%

酒店管理

59

59

100.00%

電氣工程學院

536

532

99.25%

建筑電氣工程技術

104

103

99.04%

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44

44

100.00%

電氣自動化技術

142

142

100.00%

物聯網應用技術

100

99

99.00%

電子信息工程技術

40

39

97.50%

應用電子技術

106

105

99.06%

藝術與設計學院

447

442

98.88%

建筑裝飾工程技術

151

150

99.34%

園林工程技術

119

119

100.00%

產品造型設計

25

25

100.00%

人物形象設計

47

45

95.74%

裝潢藝術設計

56

56

100.00%

裝飾藝術設計

49

47

95.92%

(二)畢業生結構

1.性別分布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畢業生中,男生2823名,占68.72%,女生1285名占31.28%,男女比例為2.20:1,見圖一。

圖一:男女生生源分布圖

2.生源區域分布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畢業生來自24個省,分布較廣。其中重慶本地生源占82.16%,東南區域生源占1.07%,中部區域生源占1.78%,西南區域生源占12.32%,西北區域生源占2.68%,見圖二。

圖二 生源區域分布圖

(三)就業流向

1.就業區域流向

學校2018屆畢業生到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工作,分布較廣。其中到重慶市就業的占77.73%,到東南區域就業的占5.83%,中部區域就業的占1.38%,西南區域就業的占9.82%,西北區域就業的占1.26%,其他區域就業的占1.86%。見圖三。

圖三 就業區域流向圖

2.畢業去向分布

2018屆畢業生去向總計:升學256人,就業3590人,待就業47人,自主創業214人,出國或留學工作1人。

圖四 畢業去向分布圖

3.服務重慶情況

在已就業的畢業生中,有77.73%的畢業生留在重慶市,在重慶市就業的,有70.01%的畢業生在主城區就業,見圖五。

圖五 服務重慶情況圖

4.就業行業流向

22.07%的畢業生主要在“建筑業”就業,17.46%的畢業生在“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就業。建筑類、測量類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建筑業”就業,計算機類專業畢業生主要在“軟件、信息技術服務業”就業、藝術類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就業,機械類、電氣類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制造業”就業,見圖六。

圖六 就業行業流向圖

5.畢業生主要就業單位性質分布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2018屆已就業畢業生主要到私營企業就業,占74.88%,到國有企業就業的占8.96%,比2017屆略有上升,因為煤炭行業的回暖,需求的人數變多,自主創業的占5.27%,升學的占6.30%等等,見圖七。

圖七 就業單位性質分布圖

(四)不同生源類型就業情況

畢業生基于不同生源的就業情況見表4:

表4 不同生源類型就業情況

生源情況

畢業生數

就業數

就業率

普通高中生

3336

3297

98.83%

對口中職生

489

484

98.98%

“3+2”

283

280

96.89%

合計

4108

4061

98.86%

(五)就業對口率及起薪

二級學院就業對口率及起薪見表5:

表5 畢業生就業對口率及起薪

二級學院

對口就業率

起薪(元)

礦業與環境工程學院

80.09%

4417

機械工程學院

86.08%

4472

建筑工程學院

93.75%

4687

信息工程學院

82.78%

4941

財經與貿易學院

91.66%

3746

地質與測繪工程學院

78.33%

4091

電氣工程學院

90.05%

4921

藝術與設計學院

82.63%

4092

合計

85.18%

4434

注:本表為統計數據,真實結果可能因樣本選取而存在有差異。

三、2018年就業工作主要舉措

(一)健全組織機構,落實“一把手”工程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使“每一個畢業生充分就業”成為學校各級領導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此,學校落實教育部關于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黨委書記、校長為組長,分管就業工作的副校長為副組長,黨政辦公室、招生就業處、學生處、教務處、保衛處等部門負責人和各二級學院的院長為成員的校級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黨委書記、校長親自抓就業工作;成立了由二級學院院長為組長,黨總支書記(或副院長)為副組長,教研室主任、專業帶頭人、就業干事為成員的二級學院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學院制定的就業工作實施細則;各專業帶頭人(教研室主任)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拓寬就業渠道,為畢業生尋求充分的就業機會;各輔導員(班主任)負責本班就業政策、信息宣傳落實到位,組織、推薦、指導學生參加招聘會,讓學生轉變擇業觀,能讓學生順利就業。

(二)完善制度建設,保障工作開展

學校先后制定了《就業工作管理規定》、《就業數據管理規定》、《就業工作考核辦法》、《關于加強就業工作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輔導員加專業導師管理辦法》等保障就業工作順利開展的系列文件,將就業隊伍建設、信息管理、市場建設、就業服務、畢業生就業工作考核評價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逐一完善,并通過“就業質量管理體系”,明確就業目標、層層落實責任,保障經費投入,確保就業質量。

(三)強化教育引導,轉變就業觀念

學校一直重視和加強畢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就業”、“擇業”和“創業”的教育貫穿于三年教育教學過程中,從大一的專業教育、大二的就業指導和大三的就業動員中逐步得到實施。礦環學院、信息學院、建工學院等二級學院推行了專業導師制度,專業導師對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就業教育,讓學生及早認識專業、了解專業就業情況,使學生的就業觀念得到了改善。

積極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和應征入伍。學校秉承“開拓、務實、奮斗、奉獻”的烏金精神,“礪苦謹信,惟精弘毅”的校訓,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生產一線,依托行業背景到最艱苦的礦山、地質和野外就業;積極鼓勵和幫助畢業生應征入伍。

(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指導質量

學校組建了一支專門負責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師隊伍,由56名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兼職教師組成,其中25人具有高級職稱、22人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90%的教師為“雙師雙能型”教師。

學校將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課程列為了必修課,質量管理處對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課程進行課程教學評估,以提高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質量。。

(五)重視創業工作,加強學生實踐

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作為必修課程(32學時、2學分以上)列入2018年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修訂學籍管理辦法,鼓勵學生創新創業。組織開展畢業生GYB培訓3期,創新創業講座8場次。近一年來,學生在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上取得好成績。在“挑戰杯—彩虹人生”全國職業學校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獲全國二等獎1項,全國三等獎1項,市級金獎1項,銀獎1項;在全國“互聯網+”大賽重慶市銀獎1項,銅獎2項;2018年“創青春”重慶市大學生創業大賽銅獎;重慶市第二屆“渝創渝新”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2018年,學校創新創業孵化園已入住創新創業團隊23家,其中創業團隊19家、創新團隊4家。創業團隊主要涵蓋文化傳媒、技術服務、電子商務、家居裝飾、手工藝術等行業,共帶動學生創業就業近200人。年利潤超10萬元的學生創業企業和團隊有5家。3家企業已經孵化成功,退出了孵化園。3家創新團隊已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11項。

(六)主動對接企業,增加就業途徑

建有畢業生信息資源庫,及時更新數據,使學院各級領導能夠及時了解就業情況,做好監控,及時調整就業思路和改進就業工作方法。2018年,學校組織了全校性的招聘雙選會,共有575家單位參會,職業(崗位)需求數23000個。機械學院和藝術設計學院分別單獨舉行了雙選會,有84家單位參會,崗位需求數2356個。另外123家單位到學校舉行了單獨的專場招聘,崗位需求數2644個。崗位需求數與畢業生數之比達到為6:1以上。

(七)建立幫扶制度,促困難群體就業

學校建立了就業困難畢業生幫扶機制,制定了《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就業援助工作實施意見》。針對貧困生,一是進行調查、統計與核實,建立了困難畢業生檔案,及時掌握困難畢業生的就業情況;二是實施個性化的就業幫扶,根據困難畢業生的不同特點,開展“一對一”的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通過有針對性的就業政策、就業技巧、職業生涯規劃等方面的指導,引導他們調整就業期望,制定切實可行的求職計劃,為困難畢業生及時提供就業信息,保障信息的暢通。三是積極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符合條件的困難畢業生,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四是做好困難畢業生的經濟援助。針對殘疾畢業生進行摸清底數,制定方案;區分情況,分類指導;高度關心、熱心幫助殘疾畢業生。針對少數民族畢業生,加強少數民族學生民族團結教育,開展少數民族畢業生求職技能專項訓練。通過各級領導和老師的努力,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家庭經濟困難生1493人,就業1485人,就業率為99.46%,少數民族257人,就業254人,就業率為98.83%。

四、就業趨勢分析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的畢業生初次就業率近幾年都在97%左右,年終就業率均超過98%,隨著重慶市制造、電子信息、汽車、物流等行業大量需求應用技術人才,特別是重慶正加大力度,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信息產業等領域的重大投入,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這幾個類別的畢業生供不用求。隨著前幾年國家對煤炭行業的關停并轉和去庫存的力度加大,對煤礦、地質類專業就業有一定影響,隨著煤炭行業的回暖,企業對專業技術人員需求進一步增大,但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煤炭屬艱苦專業,學生報考積極性不高,現學生就業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調控措施加大,房地產行業趨于穩定,從宏觀上來說,房地產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進一步在縮小,因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建筑類專業辦學實力強、教學設施完善,辦學效果好,建筑類專業的出口一直很暢。

五、就業情況對招生、人才培養方面的影響

(一)根據專業就業情況,調整專業招生計劃

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制定了《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計劃編制的原則意見》,依據學校確定的規模,結合專業的就業情況、招生情況、師資條件、實訓條件、學生流失率以及重慶市支柱產業的需求等情況綜合考慮,其中就業情況是各專業招生計劃調整的最重要指標之一。

(二)根據行業需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學校定期安排教師參加頂崗實踐鍛煉,了解行業企業需求,通過走訪企業、發放問卷、電話回訪等方式調查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的人事經理和有關部門負責人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用人單位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的使用情況和企業最新的需求情況,根據調查結果,適時調整學校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一步貼近企業需求,形成市場需求決定人才培養。每年各二級學院都要召開專業指導委員會,邀請行業專家、人力資源專家到學校問診把脈。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畢業生就培養環節、就業過程、就業狀況進行調查評估。將用人單位對人才培養的意見、建議和第三方的調查反饋到教學部門,適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以提升畢業生綜合競爭力。

(三)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設立質量管理機構,構建質量保證體系

學校的質量管理處,以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為抓手,構建學校質量保證體系,從質量監控主體、監控層次和監控內容等三個層面構建“多元化、多層次、全覆蓋”的開放性的質量保證體系,形成全員參與、全員考核、量化評價的質量建設局面。

2.加強課堂質量監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質量監控的重點和難點是課堂教學,采用“五支三層”對課堂教學質量實施全方位、立體化評教。組建五支團隊評價課堂教學質量。一是建立一支由各學院、各教學團隊組成的同行評教團隊;二是建立一支由省部級名師、校級名師、技能大師以及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組成的名師評教團隊;三是建立一支由專職教學督導組成的督導評教團隊;四是建立一支由校外和校內人員組成的混編評教團隊;五是學生評教。實施三個層面監控課堂教學質量。一是線上監控,主要負責對教師上傳云平臺的課堂教學資源的完整性、實用性、支撐性、關聯性進行檢查和評價;二是在線監控,各聽課團隊齊聚電腦前,實施非面對面聽課和評價;三是線下監控,主要負責對課后學生答疑、作業批閱及講評、課程設計或實訓的適用性、現場緊貼性進行檢查和評價。

3. 發揮第二課堂育人作用,推動美育教育改革。

大力建設美育社團,開設美育課程。2018年學校重點建設了大學生藝術團、武術愛好者協會、傳統射藝愛好者協會、墨痕茶藝社、漢服漢禮社、書畫愛好者協會、音樂愛好者協會、棋牌社等美育社團,為各美育社團購置服裝、樂器等道具設備價值7萬余元,裝修訓練室1間。開設美育課程8門,為學生提供了專門的培訓課程。

組織開展美育活動。組織開展“戲曲進校園”活動,邀請重慶京劇團黨總支書記、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程聯群來校演出、講座,舉辦歡送2018屆畢業生文藝晚會,2018級新生“軍歌嘹亮頌祖國”軍旅歌曲合唱比賽暨傳統文化展示活動,第十一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第二屆中國傳統文化展示周,“經典記憶,新聲唱享”迎新音樂晚會,用高雅藝術感染人、教育人。

溫馨提示:本欄目旨在傳遞更多信息,內容僅供初步參考,倘若涉及您的重大決策,建議查看官方網站或其它權威渠道。投訴


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

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 (2021年) 序號 門類 專業類
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名單(2021年)

2021年新增本科專業出爐 高校新增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經申報、公示
2021年新增本科專業出爐 高校新增的熱門專業有哪些

必看!收入最高的3類專業 你報了嗎?

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了2018年平均工資主要數據,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
必看!收入最高的3類專業 你報了嗎?

悶頭讀書十來年 專業到底該咋選

  Q:選擇大學專業時,權衡哪些維度的信息對未來發展比較好?   A:最重要的是你要
悶頭讀書十來年 專業到底該咋選

這個專業再紅上幾十年不奇怪

6月19日,廣州大學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教授陳建二受《5分鐘名師教你報專業》欄目
這個專業再紅上幾十年不奇怪

2020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是由國際性高等教育研究組織Quacquarel
2020年度QS世界大學排名

這9類專業最適合女生報考(附點評)

1.經濟學類: 包括金融學、財政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與證券、會計學、經濟學等
這9類專業最適合女生報考(附點評)

高考同學注意:要報志愿,高校排行榜咋參考

在近年的填報志愿中,大家都喜歡談排名,各種排名大行其道,讓人眼花繚亂,卻不知到底
高考同學注意:要報志愿,高校排行榜咋參考

高考填報志愿女生高薪專業盤點

高考填報志愿女生高薪專業盤點 高考填報志愿成為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上大學讀哪一
高考填報志愿女生高薪專業盤點

學醫是理科生的專利?這3大醫學專業,文科生報考有優勢

大學專業總是和畢業就業聯系在一起的,雖然從選擇到畢業中間隔了四年的時間,但是在我
學醫是理科生的專利?這3大醫學專業,文科生報考有優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克东县| 彰武县| 横山县| 澄迈县| 霞浦县| 攀枝花市| 彭泽县| 琼海市| 和静县| 蚌埠市| 武功县| 林西县| 扶沟县| 崇州市| 富源县| 浦县| 海晏县| 明星| 鄂托克前旗| 同德县| 八宿县| 南溪县| 班玛县| 华蓥市| 永泰县| 庐江县| 东乌珠穆沁旗| 乐安县| 游戏| 刚察县| 宜春市| 唐山市| 岐山县| 乐至县| 上虞市| 车致| 新野县| 玉环县| 巴林左旗| 北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