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的神秘面紗
安踏運動科學實驗室經理:鄭志藝
2002-2006年(本科)
北京體育大學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
2006-2009年(研究生)
北京體育大學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生物力學方向)
畢業論文:《穿不同運動鞋對籃球典型動作生物力學特征的影響研究》
安踏自2009年起成為中國奧委會合作伙伴,攜手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2010溫哥華冬奧會、2012倫敦奧運會、2016里約奧運會等30多項國際性大賽。今年4月,安踏成為包括花樣滑冰、速度滑冰在內等13支冰雪運動國家隊運動服裝類贊助商。
Q:去年安踏公司推出首款智能跑鞋,作為安踏運動實驗室的負責人,能為我們簡單地介紹一下嗎?
現在整個產業內都在推智能化,安踏也要在功能上有所突破。我們把原來實驗室里那些大型設備才能測出來的指標濃縮到一個芯片里面。這些指標的測試是基于生物力學,也就是說運用運動人體科學專業所學知識來進行指導。
Q:在大多數人來看,科研似乎是遙不可及。如何開始自己的科研之路呢?
在大學的學習中,老師會帶著我們慢慢入門。老師做的課題會很大,學生只是做其中的一小部分,比如水球射門時的動作。我要從每一幀的畫面中去觀察,這是很辛苦又很枯燥的事,但是在數據分析后就會意識到這些付出是有用的,對論文的陳述也有很大的幫助。
Q:最初是如何與北體大、與運動人體科學專業結緣的?
學生階段,我喜歡體育運動,尤其是羽毛球,憑著對體育的熱愛和老師、家人的推薦,我報考了北京體育大學。說實話其實當時也不清楚運動人體科學具體學習的內容和方向,因為自己是理科學生就選擇了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在實際學習中我選的是生物力學方向,它跟高中的數理化相關,所以感覺自己在這方面會感興趣。
(圖片源自網絡)
Q:體育科研對好多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詞,體育與科研之間有哪些關聯?
現在,還有好多人認為體育大學只有體育生,而北體大校內的學科生也是不容忽視的一群人,其中就有從事體育科研的。我在本科學習的時候就會參加一些老師的課題,要求我們跟隨運動隊進行科研。在這期間我發現,如果沒有科學研究的輔助,運動員的訓練是很盲目的,全靠經驗,而我們實習的意義就在于用科研去強化訓練效果。
當每天下午訓練需要上強度的時候,我們就會被教練員招呼過去進行拍攝,看看哪一個技術指標比較好。到了晚上,教練員就會要求我們回放視頻,尋找各個指標,研究到底是哪方面的突出改變導致成績的增長。比如運動員投擲效果的好與不好,教練員一開始是憑經驗判斷的,我們則是用數據與指標更加細化地衡量出來,然后傳達給教練員,從而指導運動員來調整。從競技角度上來看,盲目地訓練是很難突破瓶頸的,體育訓練也要走科學途徑。
以前在公司里,很多的設計師都是不懂運動的,只是進行單純的工藝設計?,F在我們團隊就要告訴設計師運動規律與運動需求,只有設計師理解后設計出來的東西才是符合運動需求的,但還要反過來看設計出來的東西有沒有到達我們預期的效果,這又要通過我們科研的測試手段來論證。所以說,體育科研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關鍵的紐帶作用。
Q:現實中有哪些工作需要用到運動人體科學的知識?
舉個例子,當設計師要設計一款跑鞋的時候,我們要給他做培訓。首先要明確這款跑鞋的類型與定位。如果它是一款競速的的跑鞋,我們去研究這款跑鞋的需求點。一款高性能的跑鞋可能需要把重量控制在150g以內,這些是要我們通過調研得出的。我們要進行足部壓力的分析來確定材料應用在哪個位置才是對的,觀察真正的馬拉松運動員是用前掌跑法還是后跟跑法,研究旋轉控制要如何設計……當然,我們也要從各個方面收集當前主流認可的資訊,在設計師完成圖紙后進行評審,我們會告訴他們里面存在哪些問題。在制出成品后,我們會邀請馬拉松專業運動員來試穿并進行檢測,運用生物學測試,發現鞋中存在的問題,將沒有達到預期、需要改善的方面反饋給設計師,這是我們工作中經常做的一件事情。將我們的專業知識運用到產品的開發中,使之能夠達到最好。這也是我們的專業知識直接與產品結合。
我們會在全國各地做品類的運動需求調研。例如,從籃球運動員中得到對于目前安踏的籃球鞋的反饋:我們的產品存在哪些缺點?競品的優點在哪里?我們的產品與競品之間的差距有多大?我們要去觀察與分析哪些運動需求有哪些盲點,然后回到公司進行分享。我們也會在實驗室里面用儀器去測試籃球運動各個動作維度對于產品屬性的影響,劃分出必要、中性以及可以弱化的部分。這些同樣是我們的基礎工作。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科研合作。比如和北體大的老師同學互動探討,把研究的進展帶回到公司中,讓最新的成果能夠運用道我們產品的設計中。
但是最核心的、最高級別的是從運動人體的角度去提出創新概念的設計。純造型的鞋是沒有功能點的,而從運動人體科學提出的觀點是有功能性的,它會直接指向運動需求。我們要拋棄傳統的觀念,完全地從運動人體的角度去提出新的概念,然后讓設計師具象化地呈現出來。
Q:作為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出身,現在對這個專業的看法是怎樣的?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像是多個學科交織在一起構成的一個交匯的學科,它跟計算機、金融這些專業性強的學科不同,它會是未來的朝陽產業。我們現在的社會開始老年化,老年人講健康,兒童講健康,那些坐在辦公室里的人也開始講健康,而這些都會需要運動人體科學的理論指導。在這個領域里踏踏實實做下去,它就能讓你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如果喜歡體育,就來北體大;如果既喜歡運動又喜歡科研,就選擇運動人體科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