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工業大學2019年本科美術類招生專業介紹
1、美術學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08年,強調“思考、創造、實驗”的教學理念,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系統課程訓練,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力、創作和實踐能力,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和實驗思維的當代藝術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出版、企事業單位從事展覽策劃、教學、創作、工藝品設計等工作。
【主干課程】造型語言實驗、綜合材料實驗、觀念繪畫創作實驗、實驗媒介創作實踐、漆藝與混合媒介實驗。
2、視覺傳達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85年,培養掌握藝術設計領域各類信息、圖像傳播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具備整合設計、傳播開發和環境視覺實施能力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視覺傳達設計、品牌策劃與形象推廣、包裝設計、信息設計與展示、影視傳媒等領域從事設計策劃、經營管理和教學研究等工作。
【主干課程】視覺語言、廣告設計、信息可視化設計、品牌策劃與管理、展示與空間視覺設計。
【高端師資】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
【比較優勢】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省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省級示范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二。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省級精品課程:形態構成、形態認知、設計原理。省級精品教材:藝術設計學科基礎教程。
3、環境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95年,培養掌握環境設計的系統理論、專業設計技能、相關材料與工程的應用和管理知識,具備室內外環境設計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分為兩個專業方向:室內空間及展陳方向、建筑空間及外環境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設計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室內環境、建筑及其外部環境、陳設、家具、照明等相關領域的設計、研發和管理工作。
【主干課程】環境設計史學意向、室內設計基礎、材料與構造、展示設計、公共建筑室內設計。
【高端師資】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千人層次)1 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
【比較優勢】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省級示范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專業帶頭人,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省級精品課程:形態認知。國家級精品教材:環境藝術設計工程量清單與計價、商業空間設計,省級精品教材:綠色設計、形態構成-行為-空間、形態語意。
4、產品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95年,通過人文和科技的融合、藝術與智能的交輝、設計與產業的貫通,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系統的認知思維、全面的設計能力和積極向上的專業情感。設有工業產品設計、家具設計、角色玩具設計、文創商品設計4個培養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與開發,家具、禮品、玩具、文化創意商品的設計與制作,信息產品的交互設計等工作。
【主干課程】產品設計圖學、產品人因工程學、造物史、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產品設計商業與實務。
【比較優勢】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省級示范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四。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設計學子實踐基地。省級精品課程:設計原理、形態構成、形態認知。國家級精品教材:形態語意。
5、服裝與服飾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84年,培養具備藝術設計修養和服裝學科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服裝設計、服裝結構與工藝、陳列設計、企業與個人形象策劃、服飾品設計、服裝營銷、流通管理等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可在第一、二學年基礎平臺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在第三學年選擇服裝藝術設計、飾品設計、個人形象設計、陳列設計、針織服裝設計、內衣設計和服裝營銷等不同專業方向繼續深造。學生畢業后可在時尚相關領域從事服裝設計、服裝品牌經營管理、服裝陳列設計、服裝理論研究與時尚傳媒、服裝教學等相關工作。
【主干課程】服裝設計學、服飾品設計、形象設計學、服裝設計管理、商業空間設計。
【高端師資】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千人層次)2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
【比較優勢】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省級示范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專業帶頭人,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服裝設計與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意產業孵化基地。省級精品課程:服裝表演學、服裝立體設計、針織服裝設計學,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西方服裝史。
6、藝術與科技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13年,本專業以科技為平臺,以藝術和科技融合為特色,注重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聯系,注重研究學科之間內在聯接,從人的認知體系去探究學科的形成和關系,培養具有專業藝術修養,具有媒介探索與開發能力、能夠深入挖掘并創造性發展媒材語言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能夠參與當代文化并具有服務于社會大眾的創造性應用人才。
【主干課程】藝術哲學、生物科技與藝術、物理科技與藝術、化學科技與藝術、信息科技與藝術、異形媒介影像實驗、虛擬現實、綜合媒介。
【比較優勢】國家特設專業,省級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創新團隊,省級藝術與科技虛擬仿真實驗中心,中央地方共建藝術與科技實驗室(影像生成實驗室、聲音生成實驗室、交互實驗室、交互影像評估實驗室、綜合媒介實驗室),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
7、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11年,是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基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優質教育平臺,全方位采用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兼容東西方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具有較強創意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高級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通過國際交流與學習平臺,學生能夠具備視覺傳達設計、新媒體設計、設計管理、圖像處理等專業設計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與品牌營銷、廣告策劃、藝術設計等領域相關的跨國公司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新媒體設計、品牌營銷推廣、平面設計、設計管理、環境藝術設計的策劃、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
8、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11年,是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基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優質教育平臺,全方位采用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掌握服裝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兼容東西方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具有較強創意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服裝設計專業人才。通過國際交流與學習平臺,學生能夠具備服裝設計、服裝結構與工藝、服裝面料、服裝營銷管理等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服裝設計相關企事業單位和跨國公司從事服裝設計及相關藝術設計、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品牌推廣、服裝專業教學和科研等工作。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08年,強調“思考、創造、實驗”的教學理念,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系統課程訓練,使學生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能力、創作和實踐能力,培養具有人文精神和實驗思維的當代藝術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文化藝術領域、教育、設計出版、企事業單位從事展覽策劃、教學、創作、工藝品設計等工作。
【主干課程】造型語言實驗、綜合材料實驗、觀念繪畫創作實驗、實驗媒介創作實踐、漆藝與混合媒介實驗。
2、視覺傳達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85年,培養掌握藝術設計領域各類信息、圖像傳播的理論與實踐知識,具備整合設計、傳播開發和環境視覺實施能力的創新型應用人才。學生畢業后可在視覺傳達設計、品牌策劃與形象推廣、包裝設計、信息設計與展示、影視傳媒等領域從事設計策劃、經營管理和教學研究等工作。
【主干課程】視覺語言、廣告設計、信息可視化設計、品牌策劃與管理、展示與空間視覺設計。
【高端師資】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
【比較優勢】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省級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省級示范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二。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省級精品課程:形態構成、形態認知、設計原理。省級精品教材:藝術設計學科基礎教程。
3、環境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95年,培養掌握環境設計的系統理論、專業設計技能、相關材料與工程的應用和管理知識,具備室內外環境設計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分為兩個專業方向:室內空間及展陳方向、建筑空間及外環境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在設計公司、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從事室內環境、建筑及其外部環境、陳設、家具、照明等相關領域的設計、研發和管理工作。
【主干課程】環境設計史學意向、室內設計基礎、材料與構造、展示設計、公共建筑室內設計。
【高端師資】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千人層次)1 人、省級教學名師1人。
【比較優勢】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省級示范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專業帶頭人,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省級精品課程:形態認知。國家級精品教材:環境藝術設計工程量清單與計價、商業空間設計,省級精品教材:綠色設計、形態構成-行為-空間、形態語意。
4、產品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95年,通過人文和科技的融合、藝術與智能的交輝、設計與產業的貫通,培養學生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系統的認知思維、全面的設計能力和積極向上的專業情感。設有工業產品設計、家具設計、角色玩具設計、文創商品設計4個培養方向。學生畢業后可從事工業產品的造型設計與開發,家具、禮品、玩具、文化創意商品的設計與制作,信息產品的交互設計等工作。
【主干課程】產品設計圖學、產品人因工程學、造物史、產品設計程序與方法、產品設計商業與實務。
【比較優勢】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緊缺人才培養基地,省級示范專業,省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四。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藝術設計實驗教學中心。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設計學子實踐基地。省級精品課程:設計原理、形態構成、形態認知。國家級精品教材:形態語意。
5、服裝與服飾設計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1984年,培養具備藝術設計修養和服裝學科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服裝設計、服裝結構與工藝、陳列設計、企業與個人形象策劃、服飾品設計、服裝營銷、流通管理等知識和應用能力的創新型高級專門人才。學生可在第一、二學年基礎平臺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在第三學年選擇服裝藝術設計、飾品設計、個人形象設計、陳列設計、針織服裝設計、內衣設計和服裝營銷等不同專業方向繼續深造。學生畢業后可在時尚相關領域從事服裝設計、服裝品牌經營管理、服裝陳列設計、服裝理論研究與時尚傳媒、服裝教學等相關工作。
【主干課程】服裝設計學、服飾品設計、形象設計學、服裝設計管理、商業空間設計。
【高端師資】教育部高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省級百千萬人才工程計劃(千人層次)2人、省級教學名師2人、省級高校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
【比較優勢】國家級特色專業、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教育部本科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省級優勢特色專業、省級示范專業、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省級專業帶頭人,省級本科專業綜合評價排名第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服裝設計與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創意產業孵化基地。省級精品課程:服裝表演學、服裝立體設計、針織服裝設計學,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中西方服裝史。
6、藝術與科技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13年,本專業以科技為平臺,以藝術和科技融合為特色,注重學科之間的交叉與聯系,注重研究學科之間內在聯接,從人的認知體系去探究學科的形成和關系,培養具有專業藝術修養,具有媒介探索與開發能力、能夠深入挖掘并創造性發展媒材語言能力、技術應用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和溝通能力,培養能夠參與當代文化并具有服務于社會大眾的創造性應用人才。
【主干課程】藝術哲學、生物科技與藝術、物理科技與藝術、化學科技與藝術、信息科技與藝術、異形媒介影像實驗、虛擬現實、綜合媒介。
【比較優勢】國家特設專業,省級藝術與科技融合發展創新團隊,省級藝術與科技虛擬仿真實驗中心,中央地方共建藝術與科技實驗室(影像生成實驗室、聲音生成實驗室、交互實驗室、交互影像評估實驗室、綜合媒介實驗室),大連工業大學藝術與科技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
7、視覺傳達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11年,是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基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優質教育平臺,全方位采用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掌握藝術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兼容東西方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具有較強創意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高級藝術設計專業人才。通過國際交流與學習平臺,學生能夠具備視覺傳達設計、新媒體設計、設計管理、圖像處理等專業設計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與品牌營銷、廣告策劃、藝術設計等領域相關的跨國公司和企事業單位從事新媒體設計、品牌營銷推廣、平面設計、設計管理、環境藝術設計的策劃、科研、教學和管理等工作。
8、服裝與服飾設計(中外合作辦學)
【專業剖析】本專業始建于2011年,是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合作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基于中外合作辦學的優質教育平臺,全方位采用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掌握服裝設計專業理論知識,兼容東西方文化與現代設計理念,具有較強創意設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高級服裝設計專業人才。通過國際交流與學習平臺,學生能夠具備服裝設計、服裝結構與工藝、服裝面料、服裝營銷管理等理論知識與應用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服裝設計相關企事業單位和跨國公司從事服裝設計及相關藝術設計、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品牌推廣、服裝專業教學和科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