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入門篇 石油人才的搖籃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和“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的高校。學校是教育部和四大石油石化企業集團、教育部和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被譽為“石油科技人才的搖籃”,現已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石油石化特色鮮明、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
2、追溯歷史
1953年以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為基礎,匯聚北京大學、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等著名高校的相關師資力量和辦學條件,組建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石油高等學府——北京石油學院,是當時北京著名的八大學院之一。
1969年,學校遷至勝利油田所在地——山東東營,更名為華東石油學院。
1988年,學校更名為石油大學,逐步形成山東、北京兩地辦學的格局。
1997年,石油大學正式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的高等學校行列。
2000年6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成立研究生院。
2005年1月,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
3、地理位置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地處迷人的帆船之都、海濱之城,享有極高美譽的青島。學校面朝浪平沙細的唐島灣,背靠高峻雄偉的小珠山,山在海邊,海在校邊,校依山勢,海映山色,校園風景秀麗,辦學條件完善。
4、學科優勢
學校現有5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博士后流動站,1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4個博士點,3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0個碩士點,另有工商管理碩士、翻譯碩士、會計碩士和20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59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覆蓋石油、石化工業的各個領域,石油主干學科總體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5、師資隊伍
學校建立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現有教師16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889人,博士生導師159人。專任教師中有兩院院士6人,“-”入選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0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專家7人,“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山東省教學名師12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7人分獲中國青年科技獎、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霍英東青年教師獎,10人被授予“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3個創新團隊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2個創新團隊入選“山東省優秀創新團隊”。
6、科研實力
學校是石油、石化行業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在基礎理論研究、應用研究等方面具有較強實力,在10多個研究領域居國內領先水平和國際先進水平。現有重質油國家重點實驗室、油氣加工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石油石化新型裝備與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43個國家及省部重點實驗室和研究機構。學校重視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山東石大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山東石大勝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既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石油石化行業重要的科研中試及工業試驗基地。“十一五”期間,累計新增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支撐計劃、863、97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286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79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
7、國際交流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不斷拓展社會服務領域和發展空間,與國內40多家地方政府、大型企事業單位簽署了全面合作協議。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俄羅斯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近50個高等院校和學術機構建立了實質合作交流關系。聘請了近百名著名專家、知名人士為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兼職教授、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近年來,國際合作交流項目逐步增加,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