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學院網址:http://glxy.xtu.edu.cn/
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成立于2007年,是在原來人文學院、信息管理系、管理學院相關專業和學科整合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學院辦學基礎良好,學術積淀深厚,精英人才薈萃。學院成立以來,秉承湘潭大學“博學篤行,盛德日新”的校訓,發揚學院“公為天下”的精神,在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并在躋身國內一流公共管理學院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步伐。
學院目前涵蓋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統計學三個一級學科。其中,公共管理學科和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學科為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均為全國同類學科建設最早單位之一。學院設有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信息管理系、知識資源管理系、電子政務系等四個教學單位,擁有公共管理、統計學兩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社會管理、城市管理兩個自主增設二級學科博士點,公共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統計學三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并有公共管理碩士(MPA)和圖書情報碩士(MLIS)兩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公共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為湖南唯一的公共管理類博士點。學院有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創新研究基地、信息資源管理與知識產權研究基地,湖南省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湖南省政府績效評估研究中心,湖南省社科科普基地——公共信息資源管理與開發利用基地,擁有湘潭大學公共管理研究基地、中印社會治理比較研究中心、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信息資源管理與數據工程實驗中心、生態文明建設績效評估中心等多個研究機構與學科平臺。根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聯合推出的《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7-2018)》,行政管理專業為五星級專業,全國排名第6位;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專業全國排名第9位。
學院師資隊伍實力雄厚、結構合理、高層次人才輩出。有教職工85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27人,講師18人,從海外引進優秀博士2人。擁有博士學位的教師58人,占教師比例89.7%。另從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復旦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聘請兼職教授、客座教授35名,從黨政機關以及圖書館、檔案館等事業單位聘有 “雙師型”教師、碩士生導師40余人。
學院有在校學生1700余人,其中本科生1275人,研究生480人(碩士研究生247人,博士研究生25人, MPA學生155人,MLIS學生63人)。
學院科研實力雄厚、科研成果豐碩。近五年,新增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3項,國家社(自)科基金一般(青年)項目21項,省部級項目50余項,科研經費800余萬元。在《中國社會科學》《政治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中國圖書館學報》《情報學報》和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Development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900余篇,其中CSSCI(含SSCI/EI)源刊350余篇,40余篇論文被《新華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以及人大復印資料等刊物轉載。在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出版學術著作30余部,向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國家公務員局、湖南省直等部門提供政策咨詢研究報告30余篇次。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1項,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三等獎2項,省級社科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3項。依托學科人才和智力成果優勢,注重學科資源開放、孵化平臺搭建、體制機制創新,在政府績效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災害應急管理、信息資源管理、行政體制改革等領域,逐漸成為立足長株潭和湖南、輻射中部地區、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特色新型智庫,產生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和管理效益。
共管理學院主要為政府及社會各部門、各行業培養掌握先進的管理科學理論知識及管理方法,具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及決策和組織能力的高級專門管理人才。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70人,其中教授19人(博士生導師10人),副教授30人。此外,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學者任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
學院設有湖南政府績效評估研究中心、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創新研究基地兩個省級研究機構和公共管理研究所、信息資源管理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學院教學設施齊全,有決策模擬、信息技術、電子政務、文獻保護技術等實驗室,資料室藏書豐富,并在省內外建立了一批穩定的學生實習基地。
學院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將公共管理學院建設成為培養和造就高層次、高素質的高級專門管理人才的基地,現已形成較完整的本科、碩士、博士和博士后人才培養教育體系。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00余人,碩士研究生400余人,博士生30余人,MPA學員300余人,學院培養的學生基礎扎實,綜合素質高,實踐能力強,深受社會各界的歡迎,許多畢業生已經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干力量。
圖書館學
培養具有圖書館學及其相關學科知識,掌握圖書館學基礎理論,擁有較高水平的文獻、信息與知識組織、管理和服務技能和研究能力,能在圖書情報機構、政府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的信息部門從事信息資源管理與服務的應用型、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高等數學、計算機基礎、信息資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原理及應用、計算機網絡、程序設計、管理學、圖書館學基礎、信息服務與用戶研究、信息計量學、知識管理、信息組織、信息描述、信息檢索原理與技術、計算機信息檢索、網絡信息檢索與利用、信息咨詢與決策、信息法學、圖書館自動化、數字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目錄學、文獻學等。
數字出版
培養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又熟諳數字出版規律,能適應新技術新媒體融合發展和出版產業轉型升級趨勢,具有分析和解決數字出版運營和管理中的實際問題的基本能力和創新精神,能在數字出版、媒體傳播、影視制作等文化創意相關行業從事創意策劃、多媒體信息表達、信息資源平臺集成定制服務、跨媒體運營管理、出版流程控制與質量分析、數字出版規劃與推廣、數字版權保護與交易等崗位工作的復合型高級應用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傳播學原理、出版學基礎、編輯理論與實務、數字出版導論、出版法律基礎、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基礎、網絡媒體策劃、數字出版物設計與制作、數字出版營銷、數字媒體運營、媒介經營管理、網頁設計與網站建設、平面設計與排版、電子商務概論、數字多媒體技術與應用、選題策劃、版權與版權貿易、出版經濟學等。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培養具備現代管理理論基礎、計算機科學技術知識及應用能力,掌握系統思想和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識技能,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事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從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統分析、設計、實施、管理和評價等方面的高級專業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應用統計學、運籌學、經濟學原理、會計學與財會軟件、財務管理、企業戰略管理、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軟件工程、C語言程序設計、Web系統設計、JAVA程序設計、高級數據庫技術、管理信息系統、信息組織學、信息調查與分析、市場營銷學、電子商務、決策支持系統等。
行政管理
培養具備政治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具有適應辦公自動化、應用管理信息系統所必須的定量分析和應用計算機的技能,熟悉我國有關的法律法規、方針政策及制度,具有較強的社會調查和寫作能力;具有規劃、協調、組織和決策的基本能力,能在黨政部門、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法學、經濟學、政治學等基礎課程,以及行政管理學、領導科學、人力資源管理、市政學、公共政策分析、政府經濟學、地方政府管理、政府績效評估、管理心理學、行政職業素養與能力等。
政治學與行政學
培養系統掌握政治學與行政學的基礎理論、了解各國政府體制結構與行政運作、理解政策分析方法、熟悉具體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政治分析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多學科知識交叉的復合型人才。畢業生適合到各級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公安、司法、企事業單位、調查咨詢機構以及其他公共部門或社會團體,從事組織人事、行政管理、外事交流、文秘宣傳、政策研究與分析、項目策劃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課程:政治學、法學、行政學、經濟學等基礎課程,以及政治學方法論、國際政治學、領導科學、中國社會政治分析、政治學經典著作導讀、行政管理學、公共政策理論與方法、政治倫理學、行政職業素養與能力等。
公共事業管理
培養系統掌握現代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等方面的知識,熟悉具體政策法規,理解公共政策學理論和政策分析方法,了解社區管理、文化管理、醫療管理、教育管理,具有較強的政策分析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和組織協調能力的多學科知識交叉的復合型人才。畢業生能在文教、體育、衛生、環保、社會保險等公共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工作。
開設的主要課程有管理學、經濟學、法學、社會學等基礎課程,以及土地資源管理,文化事業管理、醫療衛生事業管理、教育管理、公共部門項目管理、城市社區管理、農村社會組織和社區管理、電子政務與辦公自動化、行政職業素養與能力等。
檔案學
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系統的檔案學基礎理論知識,掌握現代信息技術與信息管理技能,在網絡環境下從事電子文件管理、文檔一體化管理、機關行政事務管理、企業知識管理、電子政務管理、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以及其他信息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知識管理導論、信息資源管理、公共危機管理、公共關系學、辦公室業務、文書學、秘書學概論、管理信息系統、電子政務基礎、信息網絡技術、電子文件管理、檔案學概論、檔案管理學、檔案文獻編纂學、文獻保護技術學、創新思維與科學研究方法等。